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507.1亿件,业务量规模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快递包裹市场发展的动力源和稳定器。快递发展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快递发展做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连续6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快递业发展。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历史时期,快递业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行业企业本身创造的税收、就业等,更在于支撑和促进区域内各相关产业产生更多的税收和就业,有力推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因此,快递业需要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赋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新时期我国快递业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二五”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长了近13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5.5%,快递已经从满足“有没有”开始转向满足“好不好”。
推动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推动快递高质量发展适应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到快递业上,就是快递供给不能适应快递需求的变化,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实现产业的体系化、产品的结构化、服务的均衡化、质量的优选化,以不断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
推动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是保持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快递业发展大体上走过了外延扩张型阶段,在这一阶段,很多快递企业采取加盟方式迅速铺网,快速占领市场,伴随电商的发展我国快递业务量做到了全球第一,并牢牢稳居榜首。这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阶段,为全球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冷静观察后,发现这一阶段不可逾越,因为在做大以后必须做强。强在哪里?强在质效,强在供给能力、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供给效益上超越领先。这就要求在由大到强的进程中,不能再继续沿袭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而要以问题为导向,确保健康可持续,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置于重中之重,同时转向内涵质量型发展道路。
推动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任何行业发展都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快递业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当业务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转向质的提升。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网点有收入、员工有尊严,构建共赢共生的快递发展生态体系。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现我国快递业从“做大”到“做强”的新跨越,就必须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快递产业体系,这也集中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市场结构和增长动能转换的迫切需求。快递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须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基本实现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快递服务均等化,产业迈向中高端,明显提升现代供应链业务和国际业务占比,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成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快递强国基本实现。
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组织体系。加强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前沿技术在快递业的应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快递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沿着寄递环节创新业态和模式,推动互联网递送平台、独立收投平台等新模式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行业运行效率。
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准入改革,鼓励支持新主体、新技术、新模式进入行业形成集群发展,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竞相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快递企业发展,为市场主体和企业家创造良好环境。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价值分配体系。引导快递企业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建设科学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薪酬分配加大向一线快递员倾斜力度,提高快递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等区域快递业发展。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升级,推动农村地区自提网点、公共取送点、县级快件分拨中心共建共享共用,加速区域均等化进程。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完善绿色邮政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统计监测制度,实施绿色认证,健全约束激励机制。促进包装减量化,鼓励使用可循环包装材料,推动快递包装废弃物进入社会化回收体系。优化路由网络,优化运输结构,减少作业过程中的能耗。
要建设多方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打造更多的跨境寄递通道平台,鼓励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重点口岸大胆探索寄递物流、仓储运输新模式,构建面向全球的一体化、综合性跨境寄递网络,发展“跨境寄递+跨境贸易”模式。完善寄递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推动联合监管、联防联控,实现寄递安全共建、共治、共享。
要建设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资源配置体系。深化国有快递企业改革,打破行业准入壁垒,增强快递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行业发展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引导的重大抉择,是推动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发展的主线。国家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迫切需要提升快递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平衡,显著增强我国快递业质的优势。
从需求侧看,未来快递业的渗透性将更强,快递服务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服务领域呈现“泛在化”的趋势。从长远来看,与3D打印、新零售等新型制造和新兴流通模式相结合,还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快递”冲击着传统生产组织体系和产业边界,衍生出新的、多样化的快递服务需求。而且,流通领域对于寄递服务的需求会更加广泛,要求快递企业不仅提供单一的寄递服务,还应拓展金融、冷链、电商、仓储、报关报检等,转型升级成为内容丰富、平台共享、功能集成的综合服务供应商。
随着生产定制化和人工智能发展,快递还将更深地进入制造领域,智慧快递服务智能制造将成为标配,现代供应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快递将进入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只要有物品的流动,就会有寄递服务需求。
从供给侧看,快递业将实现“三大转型”和“六个升级”。三大转型就是以“快递+”推动行业从需求牵引的被动适应型向供给驱动的主动引领型转变,包括3个方面:一是更深层次的参与产业分工,从简单的寄递服务到提供仓储管理、库存优化、供应链管理等综合物流服务,延伸产业链条,获得更多价值分配;二是与更多产业进行联动协同,从服务网络零售到服务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金融设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三是从功能型向平台型转变,提供售前售后金融等更多增值服务、社区生活综合服务等。
六个升级就是以“科技+快递”推动行业从要素驱动的粗放发展向科技驱动的集约发展升级,包括6个内容:一是行业供给方式向智慧化绿色化升级;二是服务水平、质量向弹性和多层次升级;三是服务功能和产品类别向高端高值升级;四是服务对象和区域向农村和跨境升级;五是管理方式向现代企业升级,行业治理向大数据升级;六是劳动生产率向全要素和质量效益型升级。
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快递业既拉动消费也促进生产,提升快递业的发展质效是赋能中国经济、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继续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推动快递服务网络持续下沉,推广“寄递+农特产品”金牌项目,打造农特产品“直通车”,发展订单农业,对接特色产业小镇,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活力,赋能乡村振兴。鼓励寄递企业集成应用各类供应链技术,高效整合上下游资源要素,拓展质量管控、产品追溯、金融信息、库存管理等功能,深度嵌入产业链。发展“寄递+先进制造业”,创设制造业“移动仓”和“移动工厂”,支撑智能制造,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无缝衔接,赋能“中国制造2025”。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升企业能力,以军队后勤保障为切入点,挖掘新潜力,赋能军民融合发展。继续实施“城市群寄递服务大同城”行动计划,赋能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快递发展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尽管我国快递业增速下行压力较大,但是快递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没有变,增长动力足、空间广、要素资源活跃的基本特质没有变,行业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可谓“高速换挡势不变”。要把握这些大势,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做到发展不减速、量增质更优,推动我国快递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介绍:曾军山系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江系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指数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