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养鸭记

社会热点 2025-03-18 23:37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盛夏时节,四川雅安市芦山县龙门镇红星村的“好农夫家庭农场”内,清凉袭人。葡萄架上的藤蔓奋力向上攀爬,猕猴桃树枝繁叶茂,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这里,有一位名叫张元超的汉子,他皮肤黝黑,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的农场拥有50亩葡萄和240亩猕猴桃,采用“禽—沼—果(菜)”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他的带领下,农场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和村民的关注。

张元超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在外地打工谋生,但只能勉强维持生计。2007年,他了解到雅安养鸭竞争小,还提供鸭苗和技术培训支持,于是决定返乡办鸭场。在当地党委的协调帮助下,他顺利建成了鸭场,并与养鸭专家结成了“发展联盟”,逐渐成为了邻里乡亲口中的“张万元”。

2013年芦山强烈地震给张元超的鸭场带来了巨大损失,鸭舍倒塌,鸭子全死,他心灰意冷。就在他准备外出打工偿还债务之时,镇村又为他送来了温暖。通过建厂房、申请贷款、拓宽销路等一系列帮助,鸭场起死回生、转亏为盈。

随着鸭子数量的不断增加,张元超面临了新的挑战:每天成堆的鸭粪处理成了难题。这时,他听说鼓励发展种植业,于是将鸭场附近的土地流转过来,种植了葡萄和猕猴桃。这才有了现在的生态友好型“好农夫家庭农场”。他通过“观光+品尝+销售”的模式,投产当年就收入30多万元。而后,“张万元”也成功晋级为“张百万”。

张元超的致富之路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他成为了村委委员后,拟定系统的帮扶计划,通过扩大规模,农场为村里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收入高达2万余元。其中贫困户就有30多名,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他的事迹让人感叹不已,展现了创业者的勇气和智慧,也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报道来自《》2020年7月13日第13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