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新政”能否保障行业安全?

快递知识 2018-10-23 12:46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快递实名制要理清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理清效率与安全的关系,否则可能造成社会及快递企业的不便及效率的降低。
就在业界揣测快递实名制何时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之时,2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快递企业收寄验视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快递企业加强收寄环节的验视工作,对用户交寄的物品,必须全部检查,用户拒绝开拆、拒绝验视的,不予收寄。对收寄验视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必须依法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依法吊销快递经营许可证。
这并不是邮政局第一次对快递企业收寄环节作出要求。早在2011年8月,国家邮政局就颁布了《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其中就明确提出,快递企业要建立并执行快件收寄验视制度。但是,这一制度的执行状况很不理想。
再次出台《通知》,国家邮政局的解释是,强化验视制度是为防止危险品流入快递渠道。不过,面对快递行业存在的诸多操作不规范,在与之配套的政策和相关法律层面并不健全的情况下,一纸通知,对快递企业能产生多大的约束力?
阻力重重
国家邮政局的“新政”,让快递企业在收寄时,要求客户开箱验货的底气更足了。但是其在执行“新政”时,依然有些“畏首畏尾”。尽管收寄环节“面检”的出发点是好的,不仅有利于保证收件人、寄件人和快递公司三者的权益,还有利于规范快递市场。但是推行的难度依然很大。“一旦开包验视,会引发客户的不配合甚至反感。”负责北京海淀区西北旺附近4个小区的快递员小张抱怨说,“有些客户一听说要验货,就当着我的面直接给其他快递公司打电话。”
小杨对“新政”的不满,除了因客户的不配合外,更主要的还是收寄快件效率的降低,影响了他的收入。“以前,我收一个快件也就需要3分钟的时间。现在要求开包验货,就算是经验丰富的人,时间可能也要翻一倍甚至数倍。收货数量少了,提成自然随之减少。”
对“新政”抱怨的不单单是一线的快递员,还有网店的经营者。周先生在淘宝网上经营着一家服装店。“我每天要发100多件,平均一件包裹的打包时间就需要10分钟。每件都需要开包检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快递员不可能等着你重新打包。”周先生说。
虽然在推行“新政”时面临诸多困难,不过,多家快递公司还是积极地执行着“开箱验视”的制度。申通快递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申通北京区各个网点已经执行收件包裹当面查验,并要求快递员对自己所负责的投递物品签名盖验视章。一旦出现问题,便可直接寻查到所负责的快递员。宅急送方面也表示,对于在3月1日开始实行的“面检”和加盖验视章,宅急送总部以及各分公司已经和每位快递员都签订了安全责任状。
尽管部分快递企业很配合,但是“开箱验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然棘手。
有些货物的属性不是通过肉眼就可以分辨的;有的物品是多层包装的,不可能要求全部打开;有的一些涉及到商业机密的文件,快递员是不是也必须“面检”……
在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看来,开包验视的规定并不具备可操作性,其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起到震慑作用的抑制措施。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等到完善才开始执行。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会加快制度完善的进程。
如何落实
2008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暴发式增长,也带动了我国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数据显示,国内快递行业每年正以50%的速度增长,2011年中国快递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元。不过,在快递行业欣欣向荣的背后,也同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与行业规范的缓慢出台形成了矛盾。其中快件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开包验视”有助于防范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快递安全系数。这是该项制度在快递行业推广的最主要原因。
对于“开包验视”制度,有业界人士认为,这是推行实名制的先兆。而在徐勇看来,快递实名制要理清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理清效率与安全的关系,否则可能造成社会及快递企业的不便及效率的降低。
在国际上,没有要求所有寄件人提供身份信息的惯例。以美国为例,应对邮包炸弹等风险邮件主要是靠技术手段。要求快递公司所有转运中心配置先进的X光机查验包裹,重点嫌疑地区则由安全部门检查。有专家指出,技术手段是防范风险邮件的关键。应该加大投入,在所有快递转运站强制安装安检设备,无需转运的同城快递,则有针对性地推行开箱验证。
徐勇认为,对于商业客户,应签订有效合同,以防商业泄密;对于个人客户,在办公室、住宅区等固定场所程序可以适当简化,只需进行身份验证,以防侵犯隐私。
上海市快递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麟骅认为,政府可以投入资金、技术和设备,在物流中转站或者分拣中心集中定点进行X光机安检,不开封即可对快件进行安全检查。
而且,为了保障快递安全,仅仅实名制还远远不够,还需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储雪俭建议,建立诚信档案,将寄送快件不诚信行为记录在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关人物进入“黑名单”,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重点监控。
来源:现代物流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