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进军电商是转型还是退路?
快递知识 2018-10-23 12:46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似乎在一夜之间,跨界不再是一个新现象。在电商企业大举进行物流自建后,国内的快递业也开始宣称要涉足电商,六月一日和七月初,顺丰速运和申通快递旗下的电商网站将会陆续上线,这甚至比周鸿祎从宣称要做手机到推出手机的时间还要更短一些。
顺丰和申通的新举措没有引来其他快递企业的戒备与慌张,相比较外界的议论纷纷,他们保持着一贯的““静观其变”,就像以往其中一家涨价时,其余的快递企业习惯先围观,再根据市场反应决定是否跟进。但从平静的表层下仍旧能看出几丝端倪,“价格战”已经让快递企业吃不消,随着联邦快递等国际快递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民营快递企业将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四面危机的眼下,每一个新尝试都意味着杀出重围的机会。
“早在去年4月,圆通、申通、韵达、中通四大民营快递公司的负责人都曾公开表示,要建设各自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虽然只有圆通新龙网正在试运行,但其他几家从来没有中断过建设电商平台的想法。”一位多年从事快递行业研究、目前就职国内某大型快递企业的高管向速途网这样表示。颇具意味的是,5月28日,圆通速递总裁喻渭蛟却呼吁国家邮政局制止电商、快递双方的跨界行为,原因是可能导致中国快递和电子商务市场的混乱。
尴尬遭遇盈利模式单一 海量业务下的单薄利润
比起可能会面临的行业混乱,快递企业更加关心眼前的尴尬境地,电子商务带来了快递业暴利的辉煌时代,也带它走向了今天的落寞与慌乱,站在被客户、同盟、对手夹击的十字路口,还有很多快递高管甚至不明白,怎么突然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了?
早期涉足电子商务的快递企业都曾经历过“挖金矿”的时期,2010年前后,中国快递市场估计规模达640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仍然增长20%以上,是全球快递业增长最快的黄金市场。“跑腿”的快递公司充当着电子商务的掘金工具。韵达快运总裁周柏根在那时就表示,电商业务已占到公司总业务量的一半,其中淘宝业务增长超过了80%。巨大的市场份额给所有做电商业务的快递带来了丰厚利润,但也带来了同类企业的急速扩张。
《新邮政法》将快递公司注册资本的下限提高到50万元,进入门槛依然很低。竞争企业太多,电子商务开始有了很大的选择范围,“淘宝网上一些大卖家,一次性发货很多,给的运费都很低。而韵达快运接单后,很多单子会转由加盟商去运送,主要运费是让加盟商赚走,利润之微薄可想而知。”面对行业的悄然变化,周柏根感受很深切。
“电商企业正常收邮费,他们给我们的没有那么多,他们收买家十块,几个快递一竞争,利润可能就到四、五块了,压压就没了。”一位从事多年快递业务的业内人士表示,快递盈利的模式非常单一,就是靠劳力卖钱,中间经历程序太多或者各方面成本上涨,就无法赚到差价,但如果不做电商业务,市场份额就会缩小一大半。
两难处境条件差招工难 成本高还得留客户
每逢节假日网购大促销,也许没有哪一个身影比快递员的出现更让网友们感到愉悦。有很长一段时间,快递员的吃香程度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甚至在今年1月份,快递业有点逐渐落寞的意味,物流企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同比增长仍高达20.7%。几乎随便一个快递员,都能拿到3000以上的工资。即便如此,民营快递企业的快递员们,还是像走马观花一样来来去去。
六点起床,七点拣货,九点多配好货出门送件,一直到下午五点再收件,晚上八点半才能下班。这是韵达快递员陈州的一天。“每天送件60份左右,爬楼最累,最高的楼层要爬十楼,不同楼层都有,不能坐电梯。”陈州说,最辛苦的是冬天,不管刮风下雨都得准时送件,“服务业本来就不好做,以前迟到了被用户骂,现在又有了新政策,迟到了要罚款,还不是与我们的工资挂钩,每天这么累,忙的时候连午饭都没时间吃,谁干久了都会烦。”
申通快递一位市场运营经理向速途网表示表示,人工成本是快递企业最大的成本,占到了35%—40%,是运输成本,占据25%—40%。今年以来,要求快递面检的呼吁越来越强烈,从五月一日起,邮政新规开始全面实行,提高了快递企业的人力、物力成本;另一方面,今年油价也出现两次大幅上调,在成本剧增的情况下,快递公司的利润大幅减少。“如今很多同类企业都在盈亏线徘徊,如果不涨价就难以存活,涨价又会流失用户。”
价格战争不涨价难生存 先涨价活不了
“谁不涨价谁等死,谁先涨价谁先死。”从事快递行业多年的刘经理描述了快递行业这样一个尴尬现象,也正是这个现象,让很多快递企业不敢轻易上调价格。刘经理表示,快递业的门槛很低,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也兴起一批良莠不齐的快递公司,多年来形成了市场的无序竞争,“个别快递公司为了赢得用户把价格压到很低,导致其他快递公司跟着打‘价格战’,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循环圈。”
“快递行业已经到了提价的临界点,但每次稍有动静就遭来用户一片骂声。”刘经理指出,网购的蛋糕虽大,但分蛋糕的快递公司也不少,在无法涨价的前提下,为了分得更多的利润,有的快递公司就降低服务质量,从而也导致整个快递业名声受损。
快递业的价格战并非今日才上演。早在2010年,广州DDS快递公司仓促破产引发债务危机,震惊了快递业界。促使这匹行业黑马倒闭的正是它的“低价围剿”策略,同行开价6元起的同城快递,DDS只开价2元。“低价”策略确实为DDS带来了不少生意,,由于价格太低,成本却在节节高升,DDS不断亏损,半年后就开始资金不继,后续乏力,并于2009年底全面停止各网点业务。
DDS的悲剧并非个别案例,如今看来,这正是中国民营快递行业的生动写照,为了快速抢夺市场,一次又一次打出“低价”策略,最终不得不面对一旦失败就血本无归的事实。事实证明,DDS只是一个开始。
前后威胁国际快递插足 电商自建物流
如果不出意外,5月31日一天的公示期结束后,联邦快递和UPS(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将正式获颁国内快递业务牌照,从此进入中国市场从事国内快递业务。作为国内最有运营资质且运营利润最高的快递企业,中邮速递近期正以中国快递第一股的积极姿态进行IPO,数据显示2011年中邮速递的营业利润为4.71%,而据UPS一季报数据,UPS 2012年第一季度的营业利润为15.7亿美元,其中国际快递收入为29.7亿美元,营业利润4.08亿美元,利润率达13.8%。
过去几年,由于政策限制外资快递巨头在国内的扩张,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曾迎来一段黄金期,随着黄金期的落幕,两大国际巨头的进入无疑将会给基础本就薄弱的国内快递带来巨大威胁。即便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快递市场格局混乱,外资很难有实力参与到“价格战”,但长期下去,两大巨头布局稳定后,国内快递很难有实力与之抗衡。
威胁绝不仅仅只有这一个。电商巨头纷纷涉足物流快递业,也让传统的物流快递公司感到担忧。在韵达快递一位高管看来,电商大佬近几年颇有点咄咄逼人的架势。“从2010年开始,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企业就开始高调宣布自建物流,现在京东、凡客都有自己的物流配送团队,国内快递主要业务就是网购,如果电商都自建物流,快递企业怎么活?”
对于电商企业来说,自建物流也是基于市场需求。作为目前拥有全国最大自建物流团队的电商企业,京东商城表示在未来三年还会继续投资100亿元建设物流环节,原因就在于国内的物流配送服务跟不上,从而导致了国内电商发展瓶颈。
在5月29日的中国快递论坛上,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王丰就指出,服务质量差是快递行业的主要问题,去年有关此类的投诉就达到5万件。无法忽视的是,长久以来快递业存在物品延误、损坏、被调换、丢失等各种诟病,正因如此,电商企业在面临巨大资金压力下也决心做自己的物流。
寻找出路进军电商 是为杀出大佬重围
前有国际虎,后有本地狼,国内民营快递不知不觉中似乎走到了山穷水尽。“电商和物流之间没有界限,即使有也只是思想上的‘三八线’,只要敢越过去就有可能。电商能做物流,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做电商?”顺丰速递一位不愿具名的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电子商务持续增长,仍给快递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寻求多元化,尝试多种形态延伸业务。
事实上,“顺丰优先”并不是顺丰快递的第一个电商项目。早在两年前,顺丰就尝试推出了“顺丰E商圈”,主打“健康生活网上购物”。上文提到的从事多年物流研究的快递企业高管也指出,圆通、申通、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也试水了电商之路。而就在顺丰与申通爆出进军电商的消息后,圆通速递总裁喻渭蛟最早喊出了抵制电商、快递的跨界行为,但很快又做出了改变,表示圆通自建的电子商务平台全联网目前已在测试中,两个月后推向市场。
喻渭蛟担忧的是电商企业与快递公司的双方跨界,会导致整个国内零售渠道陷入混乱的竞争状态,而他另一个担忧是,如果自己不做电商,很可能被凶猛的同行挤下快递舞台。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折衷模式,“以往大家都一股风学阿里巴巴模式,这样不对,电子商务有很多模式,我们选择用差异化的服务来开拓中国市场。”喻渭蛟并没有细说新的电商平台是怎样的形式,两个月,可拭目以待。
“电商企业自建物流是不得已的选择,快递去做电商却是在找的出路,是在自救。”一位知名民营快递业的高管向速途网表示。几乎无一例外的,对于快递涉足电商现象,这些快递企业高层们都保持着一致的低调,按照这位高管所言,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情况下,任何质疑、猜测,以及争议都不会阻碍快递业进军电商的战略部署。
高管的话似乎也呼应了韵达快递一位中层听到快递进军电商后的表现,他在话语中透出支持“无论如何,这是个好消息。”他甚至衷心希望,顺丰电商平台能够运营成功,这样,至少能为快递业集体杀出电商大佬重围树立几丝信心。
来源速途网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的作品,均系转载其他媒体或机构,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上一篇:内资无惧外资快递巨头 称其毫无优势
下一篇:电商进军快递业被阻击 背后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