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看湖北 | 建好“祖国立交桥”
湖北位于祖国中部、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具有得“中”独厚、得水独优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近年来,湖北交通按照国家交通强国建设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战略布局,奋力加快“祖国立交桥”建设,扎实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
据初步分析,湖北综合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0%左右,占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左右,对全省“六稳”作出了积极贡献,湖北立体、畅通、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2019年,湖北交通投资有强度,投资增幅居中部第一、全国第三;进位有速度,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居全国第一;“撤站”有力度,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工作圆满完成;克难有深度,开展“三个行动”、谋划“两个工程”。统计显示,湖北省累计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165.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29.5%,新改建农村公路33210公里,占年度目标20000公里的166.1%,开展了交通运输建设项目投融资“春风行动”,12个市州引进社会主体投资524.3亿元,开展了全省交通运输质量安全服务专项整治“亮剑行动”,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运输服务、重点专项工作等4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谋划了全省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用三年的时间(2020—2022年),完成全省6108座危桥加固改造任务,谋划了智慧交通“四通”工程,着力提升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水平和行业治理智慧决策水平,谋划了全省国省干线公路达标工程,弥补湖北国省道扩容后部分路段技术等级不达标的短板。
下一步,湖北交通将按照“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战略定位,加快构建“3239”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布局。三枢纽打造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襄阳、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强化湖北在国际和国内的集散服务水平和支撑带动能力。两走廊打造长江、汉江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支撑和引导优势资源和产业向“两走廊”集聚。三区域打造鄂西交通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交通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交通转型发展示范区,适应三个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化发展需求。九通道优化和完善南北方向京九、京广、随岳、襄荆、十宜恩和东西方向福银、沪汉蓉、沪汉渝、杭瑞等“五纵四横”九条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形成与城镇发展轴、重要产业带有机衔接、沟通周边城市群和各大经济区、联通国际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
构建大枢纽,打造客货集散支撑体系。着力加强现代港口集群建设,加快建成民用机场新格局,重点建设综合客货运枢纽。
畅通大通道,打造九省通衢主骨架体系。着力优化干线铁路布局,畅通水运主通道,优化高速公路网。
完善大路网,打造广覆盖的通行体系。着力推进普通公路提档升级,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支线铁路、支流航道网建设。
发展大运输,打造高效快捷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国际运输体系,调整运输结构,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建设大平台,打造智慧交通创新体系。启动智慧交通“四通”工程,实现交通运输信息行业通、部门通、区域通、社会通,着力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提升交通物流智能组织水平,提升行业治理智慧决策水平。
共抓大保护,打造绿色交通发展体系。着力抓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开展交通强国试点示范
明确方向。建设好交通强国试点,使湖北省交通由“大”变“强”,基本方向是高速公路突出“提质扩容、内外互通”;国省干线公路突出“建养并重、提质联通”;农村公路突出“补短提升、便捷畅通”;水运突出“南北打通、水网贯通”;铁路突出“路网中心、米字成形”;航空突出“客货双驱、多点起飞”;邮政突出“高效安全、普惠民生”;城市交通突出“公交优先、服务优化”;管道突出“完善网络、保障供应”。
把握重点。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开展现代内河航运建设试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着眼交通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开展智能交通试点。着眼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开展以信用交通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试点。着眼缓解资金要素制约,开展交通运输投融资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湖北综合交通整体优势,建设国家多式联运创新示范区。
开展示范。以“一主两副”为重点,切实推进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全面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区;以绿色发展为根本,突出发展绿色公路、绿色水运、绿色出行、绿色配送,打造鄂西交通绿色发展示范区;以乡村为基础,突出“四好农村路”示范建设,打造江汉平原交通振兴发展示范区;以转型发展为动力,突出综合交通,打造鄂东交通转型发展示范区。
谋划综合交通“十大工程”
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工程。重点推进长江航道“645”工程,解决中游“肠梗阻”问题,实现10000吨级江海船直达武汉,5000吨级船舶直达重庆。积极推进三峡枢纽联运转运体系建设,推动水运新通道的实施,提升三峡综合通过能力。
推进中部水运南北大通道工程。会同河南、湖南加快推进唐白河、松虎澧资航线等省际高等级航道的建设,结合加快建设汉江、湘江等航道提升工程,推动形成唐白河-汉江-江汉运河-松虎澧资航线-湘江的中部水运南北大通道。
推进高速公路主通道和长江过江通道能力提升工程。分段实施京港澳、沪渝、福银等国家高速公路约600公里拥堵路段改扩建,优化城镇、产业集聚地区高速公路布局,提升路网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在2020年4月国家发布实施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中,湖北境内共规划过江通道77座、占全线的27.9%,其中2025年前重点推动实施25座、占全线的31.6%。加快推进赤壁等过江通道的建设,新建黄鄂第二、武汉新港、荆州李埠等过江通道,缓解过江通行能力不足问题。
推进普通公路扩能提质工程。高标准建设G318、G316等沿江、沿城镇和产业发展轴带支撑性通道,推进二级以下低等级路段、不达标路段的提质改造,加强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提升路网整体标准和质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区域经济干线联网工程,推进行政村双车道公路改造,完善农村骨干公路网。
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武汉、宜昌等5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项目,积极培育襄阳等一批多式联运项目,打造国家多式联运创新示范区。积极推进铁路进园区、进港区,依托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家公路货运枢纽、重要港口、内陆无水港、城市物流枢纽等,建设一批多式联运专业站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
推进智慧交通“四通”工程。逐步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实现交通运输信息行业通、部门通、区域通、社会通。积极推动智慧航空枢纽、智慧高速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地铁、智慧公交等建设。
推进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沿江高铁、武西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京九高铁等主骨架,抓紧推进武汉至南昌高铁的启动实施,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铁“米”字形骨干网。加快建设荆荆铁路,积极推进呼南高铁等项目的实施,优化“一主两副”主要城市城际铁路网。
推进民航双枢纽双百亿工程。建成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加快推进天河机场三跑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配套交通、客货运枢纽项目实施,着力提升航空中部门户地位,加快构建集海关、仓储、物流一体的现代航空货运体系。
推进油气管网覆盖连通工程。重点推进油气主干管网、区域性支线管网建设,加强管道互联互通互保,重点推进西气东输三线和川气东送二线湖北段、三峡成品油管道工程等重点项目,提升全省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推进交通邮政快递融合工程。完善县乡村三级节点网络,重点推进“邮政在乡”“快递下乡”“电商驻村”,推动运输站场资源的集约利用,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和整体水平。按照武汉、襄阳、宜昌自贸区建设要求,推动快递跨境服务能力提升。支持邮政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包裹快递和农村电商等业务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