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钢铁市场面临的形势与钢铁物流发展模式

快递知识 2021-03-29 11:09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钢铁市场形势问题错综复杂,大脉络也看得很清楚。这几年钢铁市场本身的许多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只是表象。背后严峻和复杂的经济、改革形势才是影响钢铁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看清了经济、改革形势,了解了钢铁市场的供需要素条件,也就看清了钢材市场未来形势的演变趋势。

当前大家关心两个重点问题。

一是下半年,乃至明年钢铁市场的形势变化趋势。

二是形势出战略。如何在严峻形势下,实现钢铁企业的战略调整,实现钢铁市场流通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问题是对钢铁市场形势有重大影响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我国经济运行态势,钢铁供需关系这三大影响钢铁市场走势的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的变化。这些重大影响因素的变化不仅有其规律性特征,而且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下半年,乃至今后钢铁市场演变的大趋势。

一、当前钢铁市场走势正处在全球通胀和金融经济周期震荡的底部,这种经济疲软的形势还将继续下去,决定了全球钢铁市场的低迷也还将持续下去。

这几年钢材市场受国际通胀和金融经济危机周期性影响,经历了两次大的周期性震荡。这也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新的基本特征。只要国际货币结构体系不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个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就不会改变。以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和通胀泡沫反复不断震荡为特点的世界经济就不会安宁。

问题是2011年中期,次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通胀泡沫破灭。危机持续多年,世界经济已经没有动力和条件继续重复演绎2009年至2011年中期的通胀泡沫上升。

经济的持续疲软,演绎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不断走低。这里改变的不是金融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而是金融经济危机周期底部阶段的走势特性。

从这张钢材价格走势图中不难看出金融经济危机和通胀泡沫的周期性变化是如何影响叠加在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基础上的。这也增加了钢材市场走势的复杂性、机会、风险和规律。期间任何价格的涨、跌震荡都没有摆脱周期性大趋势,只具有短期的特征。

通胀周期性风险主要集中在周期曲线顶部的拐点和周期性价格震荡下跌大趋势。2011年中期全球通胀泡沫破灭。年底我在济南提出的“钢贸商成本经营求生存,模式创新求发展”就是针对这种经济市场下行周期大趋势风险提出来的。

后期的价格走势曲线证明,钢贸商与钢材价格下行压力博弈的结果,使钢材市场走出几次稳定、回落、稳定、再回落的价格曲线图形。它是以延缓钢材价格回落时间,换取减少了短期价格大跌,巨额亏损的经营效果。相反,一些钢贸商通过重复质押,获取贷款,炒作期货,房地产。正是在通胀回落期,炒作者逆市而行,造成严重亏损,甚至资金链断裂。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判断市场经营走势不能背离经济的大周期阶段性特征和风险。

问题是2013年四季度以来,除了石油以外的几乎所有大宗商品都跌到了价格的低谷。已经呈现价格底部震荡和经济深度调整的特征。,由于世界的动荡不安,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四万亿投资拉动刺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已经不复存在,相当程度上炒作中国的铁矿石、海运、有色矿产价格,如今也跌到了低谷。全球钢价目前处于自去年8月以来低位。

这就决定了世界经济的疲软趋势和大宗商品价格低谷震荡趋势都不是短期的。近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把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从3.7%调整到3.4%,似乎验证了这种全球疲软的经济演变趋势。即使几年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会引发用钢需求增加和全球通胀压力,失去了中国因素,其通胀压力都会大幅低于2008年以前。疲软世界经济的外部环境变化趋势对中国经济和钢铁市场的影响,对钢材市场价格和出口的制约影响,今、明两年不会有大的变化。

近铁矿石进口价格跌破100美元,散货轮海运价格指数跌破1000都在说明,世界经济疲软和震荡将会持续较长时期。这恰恰反映了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当前世界形势即影响着经济恢复,而经济疲软也是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我在2013年初和2014年初的分析文章中针对经济界防通胀观点明确提出了PPI连续走低,大宗商品价格通胀压力并不大的重要依据。

今年以来中国钢材出口有所增加。2014年6月我国出口钢材707万吨,较上月减少100万吨。1~6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101万吨,同比增长33.6%。从1-6月,全球粗钢产量总计8.21亿吨,同比上升2.5%。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4.12亿吨,同比增长3%。占全球产量的50.18%。实际国际粗钢产量增长不到2%。远没有进入较快增长阶段。这表明我国上半年钢材出口增加是由价格和需求双重因素影响的。需要重视的是,随着我国企业经济的国际化布局和今年对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工程建设出口钢材也出现较快增长的趋势。

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出现了经济运行态势的重大变化。从影响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的视角看主要是经济和投资增速放缓。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回落压力与稳定措施的博弈是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基本特征。

本世纪初到2013年,我国经济总规模处在快速增长阶段,用钢消费也从1亿吨猛增到7亿多吨。特别是伴随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增加了国际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上涨。刺激了全球通胀,这个重要因素叠加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钢材市场供需关系不断变化的基础上。虽然产能增长仍快于需求增长,毕竟给了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变化的许多机会。

问题是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已经基本完成城镇化和工业化,特别是4万亿投资拉动和通胀上升的刺激,加快了工业产能过剩的积累。实际上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几乎所有的原材料生产和制造业都进入了过剩经济形态。加工业投资增速回落。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经济态势。过剩经济形态的出现即了制造业投资。增加了经济下行的风险。也了价格上涨机会。

实际上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一直面临下行的压力。政府为保持经济稳定和改革的协调发展,虽然从2012年四季度开始已经两次扩大铁路交通等基本建设投资拉动经济,但由于低估了经济下行压力的长期性,又受到不要搞投资拉动的干扰,使实际拉动力度不足和改革不到位,经济仍然没有改变下行的趋势。不过这两次投资拉动,虽然需求变化不大,都给了钢材市场价格回升的机会,只是时间都不长。这就相当程度缓解了贸易商亏损的风险。

进入去年四季度以后,钢材价格已经跌入钢厂成本线的低谷。这是钢铁市场价格走势的重大变化趋势。虽然经济下行趋势和市场继续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受成本支撑,钢材市场终于显示了价格小幅震荡的大趋势。这种价格走势,对钢贸行业来讲已经整体脱离了亏损险境。正是钢厂的亏损和市场的长期疲软,让钢贸商经营艰难,挣钱很难,只能微利。

应对这种大趋势,我在去年底的文章中说钢贸商需要与市场下行压力博弈。如果放任价格下跌,必将陷入经营亏损的陷阱。钢厂期待钢材涨价摆脱亏损也是不现实的,而要把控制铁矿石成本作为经营的重点。国际经济疲软和铁矿石市场资源过剩使铁矿石进口价格已经面临比钢材市场更大的价格下行压力。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下降幅度为什么超过钢材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钢铁企业亏损状况好于一季度的重要原因。

我国正面临败、深化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艰巨任务。但这些任务都是一个渐进过程。都需要经济稳定的支撑。衡量GDP增幅的合理性需要看如果许多行业企业陷入较长期的经营困境;如果改革释放潜在需求和改善民生安居上进展缓慢,明摆着的潜在需求因改革不到位而释放不出来;如果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利于农业人口向城镇就业转移;如果环境污染继续严重。就说明中国经济调控和运行质量仍存在问题。而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稳定增长就必须保持对释放潜在需求要有一定的投资政策拉动力。正是针对中国经济连续两年多的下行压力,前一个阶段写了“警惕经济下行压力的长期化”“房地产市场震荡中的曙光”等许多关于保持合理投资拉动、确保经济稳定与改革协调关系的文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不论事业多么艰难,道路是否曲折,期间多么长久,中府都必须解决它。如果解决不好只能延缓中国社会经济的进程。

实际上,败、深化改革和在经济面临长期下行压力的不利条件下,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的稳定运行是今年党中央和政府的三大任务。其深远的影响意义都将写入中华名族崛起的史册。当前难度的恰恰是实现经济的稳定运行。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长期化,决定了政府调控政策与经济下行压力博弈,保持经济合理范围稳定增长将是长期的任务。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国目前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运行态势都是前所没有的。政府调控思路在同经济下行压力博弈中终于摆脱了所谓“|不搞投资拉动”这种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干扰。一方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开放对民营企业投资区的限制,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减少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盲目扩大投资,导致投资收益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和继续增加产能过剩的压力。另一方面,面对产能过剩压力和加快潜在需求释放的客观要求,需要适当增加开发潜在需求的投资力度,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政府的调控政策正是把握住了这些合理的辩证法,在高铁、交通建设,百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力,合理加大社会投资建设力度。预计今年仅高铁建设就突破8000亿元,全年完成公路投资14700亿元。百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也将超过1万亿元。正是政府经济调控政策的日趋成熟,才使近期中国经济终于显示了止落回稳的良好变化趋势。

今年6月6日提出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下半场”要勇夺佳绩。从保证下限不越过7.5%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政府会在下半年全力实现经济稳定的调控目标。特别是从7月29日中央政治局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传递了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信息。会议提出了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很显然稳定合理投资增长是稳定经济的关键。

这就为钢铁市场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性条件。我们有理由预测,下半年经济形势和钢铁市场形势会好于上半年,就是基于上述认识。其基本区别在于上半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下半年经济会改变下行趋势,与上半年7.4%相比甚至会出现经济增幅小幅回升的趋势。

在经历了钢材市场长期后,确保下半年经济增长7.5%的讲话,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和信心。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于回升到50%以上。中国股市更是从中国经济终于走向稳定、向好的趋势中受益。今年下半年股市涨幅可以达到30%。让市场感到了经济将步入合理稳定增长态势的信号,以及带来市场信心的恢复。

今年下半年中国以铁路、交通、水力、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区域新型经济带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投资建设发力构成了经济稳定运行的新亮点。也为这一领域的工程结构用钢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机遇。

问题是即使下半年经济形势好于上半年,经济拉动钢材总需求也不会有很大的变化。毕竟政府调控的目标是经济稳定,毕竟已经庞大的总量规模使钢材消费低增长,甚至不增长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下半年经济的利好给钢铁行业市场带来的价格回会是有限的。只是希望钢贸商把握好这种有限空间的机会,改善自己不赚钱、或微利的经营条件。

下半年中国经济运行中也存在风险。主要是对房地产市场震荡的担忧。2.69亿城市农民工和6400万留守儿童,以及毕业多年的大学生中许多人仍然无家可居。中国这个近百万亿的巨大民生潜在需求长期以来,并没有在实践上成为居者有其屋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房价下行地方政府承受压力。这就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畸形。这也是为什么说解决百姓安居问题是房地产市场改革的真正目标。也是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今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2019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继续回落。政府定向发力,出台了一万亿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近银行将提供6000亿元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明显地提速。从北京市2015年将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100万套,住房保障覆盖面将达到45%,以及从加快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中可以看出,百姓安居问题已经提到了政府社会发展目标规划中。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政府的千秋功业。只要房地产建筑材料市场供需关系基本稳定,市场高房价回落这种软着陆就不会对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产生大的冲击。政府部门的政策仍是稳定房地产市场,意在稳定经济。更何况拥有多套住房的人大都是有经济实力的人。,今年商品房价格回落是大趋势,但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崩盘的局面。这种趋势有利于钢铁市场的稳定。

三、伴随经济增速放缓,钢铁市场需求的高消费,低增长,甚至不增长时期已经悄然到来。这就预示着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制约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 钢铁、物流企业只有调整发展战略和创新市场经营模式才会赢得经营发展机会。

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长无疑缓解了国内市场资源压力。并不能改变国内产能过剩,高库存的严峻现实。虽然受长期市场价格回落影响,钢材社会库存不断回落,钢铁企业的库存仍在增长。6月上旬重点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452.94万吨,比5月下旬增加67.74万吨,增幅4.89%。

不过按上半年粗钢产量41191万吨,平均日产226万吨的水平计算,我国今年粗钢生产将接近8亿吨。目前统计钢铁产能已经超过10亿吨。毕竟产能过剩将伴随钢铁市场的未来演变大趋势。钢铁企业设备利用率接近80%。仍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考虑到近期出口增加趋势和钢材成材率,实际钢材消费已经接近7亿吨。城镇人口人均年度消费强度远远超过800公斤钢材。这就决定了实际钢材高需求、低增长甚至不增长时期已经悄至。这不仅决定了钢铁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更重要的是钢铁流通总量不增长甚至将要出现回落压力正推动着钢铁物流模式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严重的问题在于,到2013年底,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升至70%,负债额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每年千亿元的银行利息,在产能过剩,企业微利和亏损条件下,很多企业无法减少自己的债务负担,只能为银行打工。这些不利因素集中体现在钢铁行业中,特别是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将伴随钢铁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使钢铁行业短期没有可能走出微利的困境。而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经营难题出路确实需要从长计议,深化改革、加快企业战略和结构调整,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创新经营发展模式。

不过随着铁矿石供给过剩压力的出现,价格已经跌破100美元,而且价格持续在低谷中震荡,钢铁行业终于暂时夯实了成本底线。特别是工信部公布了2014年44家炼铁和30家炼钢企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企业名单。钢铁业共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达4686.1万吨。这无疑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

当前钢材市场价格低谷震荡走势也许与上个世纪90年代没有大的区别。现在的问题是需求不增长,试图依靠传统经营模式扩大规模经营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就让十几万钢贸商面临经营模式创新求发展的历史时期。这实际上也是下半年中国钢铁市场的形势演变的重要内容。

三大基本动力推动中国钢铁物流改革和钢贸商经营模式创新已经是时代的潮流。

一是降低包括钢铁物流在内的中国物流高成本是物流改革的长期动力,也是钢铁电子商务和物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据统计2012年我国物流费用总额为9.4万亿,占GDP比重为18%,比世界当年水平还要高6.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差距更大一些。

二是与2002年以前的钢材市场的区别在于那时钢贸商还可以借助于社会钢材需求的快速增长来扩大企业经营。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钢铁高消费、低增长,甚至不增长时代到来后,常态化的市场疲软,竞争激烈,迫使钢铁物流企业不创新物流发展模式就难以实现经营发展。钢贸商试图依靠传统经营模式扩大规模经营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就让十几万钢贸商面临经营模式创新求发展的历史时期。

三是整合市场资源要素是建立现代钢铁产业链服务大物流必须解决的课题。在传统市场经营模式下,钢铁市场资源流动的区域性决定了不仅难以产生具有全国市场影响力的大钢贸商,也制约了市场资源要素的整合,更难以形成钢铁物流产业链优质服务功能。不利于大钢铁物流的建设。

这几年一些钢贸企业试图走出去,到外地市场设立销售公司和剪切加工配送服务。但难以同当地钢贸商的传统市场营销渠道、客户联系和影响力竞争。而且投入成本高,重复建设,收效也不大。这也是为什么难以产生对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全国市场意义上的大钢铁贸易商的市场原因。

特别是物流环节多、许多钢贸商单一经营的小渠道密布、剪切加工配送和物流服务市场由于多家分散经营,难以形成市场产业链的整体服务优势。经营管理运行模式落后、成本高,物流产业集中度太低、物流服务等多方面都存在与发达国家不小的差距。整合市场要素资源,优化要素结构,增强要素整体服务功能,其实就是中国物流改革和钢铁物流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很显然不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打破钢贸商局限于区域市场经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而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又制约钢铁市场资源要素的整合和现代钢铁大物流的建设。

目前,网上钢铁电子商务交易量已经超过了市场钢材销售量的10%。而且交易数量还在快速增长中。钢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分流了传统钢材销售渠道,降低了钢铁物流成本。特别是越来越多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购,可以降低企业库存,降低采购资金成本,一些大的客户企业内部采购、销售的电子商务管理使消费者逐步适应了钢铁电子商务的采购模式。

钢铁市场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为钢铁物流模式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钢贸企业走出区域市场,以合理库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资本融合,实现同当地仓储、加工企业战略合作或资源要素整合,实现以电子商务模式,低成本、跨区域市场钢材经营。

2013年国内钢结构加工产品总量突破4000万吨,其中热轧H型钢使用比率占10—15%。很显然H型钢和钢结构的市场形势是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形势和布局息息相关。更显示了结构用钢跨区域经营的未来趋势。

钢铁电子商务作为钢铁市场交易的重要模式已经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态势。现货市场交易和网上电子现货交易存在。任何钢铁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发展只能是把握大趋势中,着眼于整体市场流通深层次关系的不断调整,才能积累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钢贸企业兴衰并不仅仅看企业目前经营规模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看能否在市场经营模式创新中不断创造新的优势。西游记中“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一句主题歌会印证未来成功钢铁贸易商的经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