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客与顺丰家遇阻 智能快递柜能否破局
虽然在快递领域已经相对稳固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地位,但对于国内的民营快递企业顺丰速运集团(下称顺丰)而言,在“一公里”布局方面做出的尝试却仍在持续。
不管是投入巨资建立的线下多功能门店“嘿客”,还是牵头组建的智能快递柜平台深圳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丰巢),与在快递领域一路顺风顺水相比,寻求一个为合理的终端节点的功能定位恐怕将会是其能否建立起一个“帝国”需要攻克的一座堡垒。
嘿客生死悬疑
“并不是说放弃这种形式的落地,而是根据目前的运营情况进行了一些功能和定位上的升级,线下门店还会继续扩张下去,”一位接近顺丰的人士在8月11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嘿客也好、顺丰家也好,都是一种尝试,寻找到一种适合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与业务网络以及电商业务一起搭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对于嘿客线下门店的争议来自于近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其中提道,“嘿客店低调关闭,对外宣称转型升级为顺丰家。”该文称之为“一次耗费了10亿元的O2O试验已经宣告落败。”
相比于去年5月全国超过500家门店齐上线时的声势,顺丰家的上线确实低调很多。顺风方面对本报记者透露,顺丰家目前只在上海和深圳两个地方有开设,但与嘿客相比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对于终将以单一品牌运营还是双品牌并存,该人士表示暂时会按照目前的模式,未来需要根据市场变化以及运营的状况再作出进一步的调整。
事实上,作为国内民营快递的领军企业,在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利润下降的情况下,顺丰很早就开始考虑转型,一方面以自身物流配送网络为基础拓展电商业务,另一方面通过线下多功能门店布局降低配送成本增加收入来源。通过线上订单、线下门店配送与提货并提供售后等服务实现O2O领域的闭环模式,这也是诸如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企业一直以来希望构筑的模式。
按照顺丰当时公布的嘿客功能定位,主要提供食品、家电等各种商品预购服务、线下二维码网购服务、充值、订票、缴费等便民服务以及快件自寄自取服务这些业务。
但在此前断言嘿客店失败的文章中,作者认为“快递收发站+社区便利店+线验店”的三位一体模式并没有实现一个良好的互动,反而让用户觉得不知所云,商业逻辑背离了用户逻辑。
一位参与了嘿客项目的顺丰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顺丰将线下商业按照社区、写字楼以及形象店进行分类,其中社区店是主力。从提供的功能定位服务来看是合理的,但目前的问题在于一步从快递业向电商乃至零售业务进行转变,在经验和人力资源方面都显得非常匮乏,“扩张速度太快,人员素质和管理都跟不上”,并且“门店提供合作的商家数量增长也不如预期,还有一些定位相似的竞争对手在参与线下资源的争夺,也造成了成本的居高不下。”
“总要尝试进行改变,特别是在快递业本身面临着增长放缓、竞争对手增加以及既有优势渐渐被追赶的情况下,这样的转型是必要的。”前述人士表示。
另一种路径
尽管嘿客看起来出师不利,但顺丰显然对于线上与线下资源的结合有着更多的考虑,并且也得到了诸多业内外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的支持,丰巢项目得以迅速在智能速递柜领域攻城略地。
就在7月31日,丰巢宣布了即将收购国内另一家社区智能快递柜企业速递易30%-40%股份的消息。
根据速递易母公司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泰控股)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已经与丰巢、顺丰投资有限公司、苏州普洛斯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成都签订了协议。
根据目前披露的资料显示,到今年上半年为止速递易在全国72个城市实现覆盖,已经签约网店5.7万家,布局网点达到2.8万个,覆盖3000万户家庭,累计投递快件超过1.5亿件。
速递易不仅仅在智能快递柜方面进行扩张,更将附加业务增加至生鲜、洗衣等领域,这在某种程度上与顺丰在嘿客的布局思路非常相似。
不同于自建社区门店等“较重”资产扩张模式,智能快递柜在承载快递乃至电商行业“一公里”的功能上并没有太大差别,但在成本上显然要更具有优势。
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在2015年6月6日联合发布公告称,其将共同投资创建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运营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电商物流使用的24小时自助开放平台——“丰巢”智能快递柜,以提供体验的平台化快递收寄交互业务。丰巢股份结构为顺丰35%、普洛斯5%、申通、中通、韵达各20%。
与全新开始网络布局相比,投资目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显然更具有战略意义。这恐怕也是丰巢入股速递易的直接原因。而借助丰巢背后强大的物流网络、仓储乃至资金等资源,速递易也从一家“前端”企业变身为具有全业务链布局的O2O服务提供商,而这几方合作显然是将目标对准了一个潜在中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菜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