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生意难做 三难题拷问“共享”快递柜盈利
摘要快递柜行业的情况类似于共享单车,初期如火如荼。但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冷却和市场考验之后,流量、成本、维护费用等诸多问题也在热度退潮后逐渐显现。
近日,三泰控股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事项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多方分析认为,该子公司指的很可能就是智能快递柜企业速递易。根据三泰控股的财报显示,去年营收额为10.4亿元,同比下降27.12 %。营业利润为-12.4亿元,同比下降1428.69%。其中的亏损部分与速递易有很大的关系。
智能快递柜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行业,由于电子商务每年复合30%的高速发展,物流成为了影响发展速度的核心要素,尤其是“100米”的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催生了快递柜行业。在兴起初期,快递柜很好地解决了“100米”的痛点,使得电商和消费者双方都获益匪浅。
,快递柜行业的情况类似于共享单车,同样是“共享生意”,也同样在初期如火如荼。但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冷却和市场考验之后,流量、成本、维护费用等诸多问题也在热度退潮后逐渐显现。看起来美好的快递柜行业,在盈利模式上却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快递柜行业初期吸引力巨大,进入下半场问题渐显
谈起电商发展中物流显现的问题,人们总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一公里”,快递业的网点时常出现“爆仓”现象。随着近年来智能分拣技术的普及与电商自建物流的完善,“一公里”问题得以缓解,但“100米”又成为了新问题,限制了快递业的发展。
比如一件快递需要传递100公里,产生的快递成本是6元,其中会有30%集中在100米。智能快递柜的出现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可谓快递电商时代的“救世主”。
相对于社区店和人工驿站而言,智能快递柜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有保障,而且时间配置更加灵活,加之快递柜试水社区O2O业务,引发了更多想象空间。基于这些优势,快递柜行业在上半场吸引到了大量企业和资本的入局。
和许多新兴行业一样,快递柜行业的发展也是从“跑马圈地”开始的。
三泰控股于2013年涉足快递柜业务,随后两年分别募集到7.5亿元和7.12亿元进行深耕。到2015年1月,募集金额迅速上涨至29.4亿,同年11月又计划募集28.7亿。由一家小公司变为了该行业中的知名企业,甚至在中小板的市值达到400亿元。
大量的资金为发展铺平了道路,速递易抢滩登陆“100米”市场。2015年末,速递易业务已遍布全国79个城市,签署协议网点约为8.87万,布放网点4.87万。到2016年末,线下网点增至5.6万,在快递柜行业中处于地位。
与之相比,丰巢入局稍晚,但背靠快递业几大“巨头”并未显出势弱,甚至隐隐有“后来居上”之意。
2015年4月,中通、申通、顺丰、韵达及物流地产业巨头普洛斯联合注资5亿人民币创办丰巢,首创快递柜寄件功能,并于2016年6月按比例增资5亿元。到今年1月,丰巢科技宣布完成A轮融资,鼎晖投资等多家大型机构注资总额达8.7亿元,丰巢原始股东出资16.3亿元。
充足的资金使丰巢发展更为顺畅。仅仅两年,丰巢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递柜投放量就超出了4万,威胁到了速递易的龙头地位。,在快递柜行业还出现了日日顺、乐栈、鸟箱、格格货栈等多家企业,市场一时间如火如荼,备受瞩目。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在市场发展风头正劲之时,问题也悄然显现。快递柜行业圈地热潮逐渐退却,下半场进入“洗牌”模式,许多阻碍和困难也就自然显露出来。
明显的表现,是快递柜行业的几大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去年,速递易大举扩张雄心勃勃,希望以此应对更多挑战。进入2017年,速递易的口号却变为“保持5.6万套设备保有量”。相关数据显示,其母公司三泰控股去年亏损额达到13亿,与2015年的4000多万亏损相比,下滑了33倍多。
除了速递易,丰巢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截至去年9月,丰巢科技资产总额为11.3亿元,负债总额达3.2亿元,净资产8.1亿元。而这9个月期间,营收额仅有483.22万元,净利润为-1.6亿元。
“巨头”尚且如此,那么快递柜行业的整体状况也就不言自明。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亏损连连的现状之下,探索更多的盈利模式对快递柜行业而言也成了重中之重。
二、“共享”生意表面美好实难做,如何盈利有待探索
对于快递柜行业出现的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
,成本问题。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快递柜产量大于3.12万组。每个快递柜成本在5~6万元左右,寿命约2~3年。快递柜企业每年要向小区物业交纳2000元场地费,还要雇佣维护人员进行维修和问题处理。从生产到安装再到维护,产生了一笔不小的费用,此种商业模式如不依靠大量点位设置,则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及市场占有率。
那么这笔费用从哪来?在快递柜行业的盈利模式中,收费成了一种比较重要的盈利方法。目前一般快递柜可供用户免费存放24小时,超期按时收费,也有一些快递公司投放也要收0.2元,这样的模式从笔者自身的角度来说是不大能接受的,估计许多用户也不太乐意。
在这种模式下,甚至还出现了“双向收费”的现象。
去年6月,四川省某小区的速递易快递柜开始“双向收费”,即快递员需根据柜子体积缴纳0.4~0.6元不等的费用,若存放超时,则取件人要缴纳“存包费”,速递易也由此成为了快递柜企业中个敢于“双向收费”的企业。
如此“双向收费”引发了“双向不满”。业主认为,快递柜本就占了小区资源,而且属政府推行的民生工程,应统一标准。许多快递员未经业主同意就将快件放入快递柜,明明家里有人也不送货到家。快递员则对此充满着纠结,一方面要自己缴纳费用,公司不给负担,但另一方面快递柜确实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快递柜究竟应不应该收费?消费者、工作人员和业内专家对此众说纷纭。不过,没有统一的标准,恰恰反映出快递柜行业的不成熟。如何通过盈利弥补成本,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空间利用率和便捷度问题。
一般快递柜的格子空间都不是很大,许多小区的所有快递公司加起来平均每天投放100个包裹,可格子只有30个左右。对于一些网购频繁的消费者而言,习惯于所有快递都到了一起去拿。但对快递小哥来说,就只能抢柜子了。在深圳某小区,许多快递员甚至会向付费请他们帮忙“占柜”,颇有催生出“占柜黄牛”的势头。
对于“爆仓”变成了“爆柜”的现象,速递易、丰巢等快递柜企业表示铺设成本太高,与小区物业之间在许多方面难以达成一致,因而只能做到“有”,而难以在数量上做到“足”。随着投递习惯的养成和快递柜发展的局限性,“抢柜大战”还会继续蔓延。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快递柜也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好用。虽然快递柜解决了安全、时效问题,但也存在漏洞。如今快递包裹体积增加,有的包裹与快递柜体积不符,强塞进去取出来很费力。快递柜取件需快递员短信,如果号码输入错误收不到通知,客户就要自己去问,浪费时间成本。重要的是许多快递需要当面验货,快递柜投递无法验货,易增加纠纷风险。
第三,权责界定问题。
对于快递服务行业而言,终收取货物并支付全部物流成本的是消费者,所以消费者的话语权理应。既然支付了相关费用,就应该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快递柜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消费者实现权益的障碍,还增加了其中的风险。若是货物出现了丢失、破损等情况,责任到底该由谁来负?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则,而这些问题终都会增加消费者的困扰,亦不利于快递柜行业的良性发展。
想要解决上述问题,资金是极为重要的,因而盈利方式亟待探索。
在如今流行的日剧中,经常可以看到送快递的情节。笔者印象深的是一个日本片中,快递员三番五次地跑到某家去送快递,即使每次都没人也坚持不懈。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快递业发展水平极高,参照这些国家的经验,会发现快递柜的盈利点其实并不在于业务本身,而在于该业务带来的网络效应与数据,可对这些因素加以利用使渠道多元化。
例如速递易的“快递员付费+用户超期费”模式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来自各方的不满及速递易的亏损都表明了此种模式并非长久之计。但有分析表明,速递易的核心盈利点并非表面上的“双付费”,而是广告业务。
虽不知消息是否确切,但广告对于快递柜行业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盈利方向。在快递柜中,广告的形式并不于图片,有声宣传报、屏保广告以及新品试用等形式均为不错的拓展方向。
,上文提到的“社区O2O”也是值得探究的盈利模式。将智能快递柜作为社区O2O业务的主要入口,也就是通过快递柜进入社区,让快递柜成为集家政、医疗、电商等领域为一体的社区服务入口。
如今新零售模式逐渐普及,电商也呈现下沉趋势,小业态模式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快递柜可通过社区O2O模式集结社区资源,为商业的布局与进一步盈利做充足的准备。
不过,不管是怎样的盈利模式,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效果。虽然快递柜行业已进入下半场,但“烧钱”现象依然严重。共享生意表面风光,但出现的问题也着实不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强化服务质量,才可能开启良性循环,为“100米”的快递柜服务找到盈利突破点,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转自钛媒体,并不代表中国物通网()观点,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骗术等资讯,欢迎搜索关注“物流视界”(lsj56)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询。QQ2547636413
作者东方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