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全面通关!微众银行区块链助力粤澳健康码
9月23日起,内地全面恢复办理赴澳门旅游签注,持有效出入境证件的旅客持7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并申领“粤康码”,凭“粤康码”绿码即可自由通关。这意味着澳门旅游全面恢复开放。
实际上,今年5月起,“粤康码”与“澳门健康码”互认系统便正式启用。自7月15日起,两地居民通关可免除14天医学观察期,持粤康码通关凭证以及有效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正常通关。系统启用以来,持健康码通关凭证通关人员累计超900万人次。通关人员领码、转码到生成通关凭证,全过程平均时长约1分40秒,通关时获取通关凭证不超过3秒即可完成,实现“快速转码、亮码通关”。而这背后,微众银行区块链为粤澳健康码跨境互认提供了开源技术支持,助力粤澳两地“健康码互认”。
区块链技术为健康码互认和居民隐私保护提供解决方案
“粤康码”与“澳门健康码”跨境互认的过程中,涉及两大难题。,是健康码生成、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其安全隐私标准应符合两地各自用户隐私保护的相关法规要求;,由于居民的个人信息及核酸检测信息等只有本地权威机构有能力验证,而澳门和内地相关机构需在用户数据不直接传输和交换的前提下,验证用户提交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搭建跨地区的数据真实性核验通道。
此次粤澳两地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优势,解决了这个难题。据了解,此项目基于国产开源区块链底层框架FISCO BCOS研发,并采用微众银行区块链开源的实体身份标识及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WeIdentity,将健康码相关信息转化为加密的可验证数字凭证,两地机构在后台不互联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验证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当用户需要跨境验证健康码时,不需要在多个平台重复填写信息,系统在获得授权后将自动为用户转码。
举例来说,澳门居民持“澳门健康码”前往珠海,在系统申请转码,由用户自行操作提交至“粤康码”,系统将按照防疫工作的规则自动为其生成“粤康码”。“粤康码”收到用户自行提交的信息,结合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特性及密码学方法,可快速验证用户提交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未经篡改。整个过程,“澳门健康码”与“粤康码”的后台不存在任何用户数据的直接传输,确保澳门健康码在生成、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符合两地法规的相关要求。
区块链技术为数据要素流通提供安全保障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取代劳动力和工业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生产要素。数字身份管理和可信数据交换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据了解,此次粤澳健康码互转互认及粤康码“通关凭证”的应用,实现了粤澳防疫数据互信互认,这种由用户自行驱动的数据提交和核验机制,有效促进数据要素在用户知情、授权和主导下的跨地区流通。
微众银行区块链负责人范瑞彬认为,除了健康码所属的医疗卫生领域,在出入境管理、金融、贸易、服务业等多个业务领域中,都存在跨机构的身份认证和可信数据流通需求。
比如,在跨境金融领域,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字身份和可信数据交换解决方案,可通过链上摘要信息及数字签名验真、增信、溯源,验证数据的来源及对象,数据只有在用户授权时才会被解密使用,选择性披露给数据使用方,隐私保护性强,这些特性都使得区块链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助力跨境业务的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所有人都终将从数据中受益,数据的价值一定是通过交换、分享才能发挥出来,而数据孤岛与数据滥用仍然是掣肘行业发展的最大因素。”范瑞彬就目前数据治理的痛点坦言,随着数据作为新一代关键生产要素的巨大价值被逐步释放,人们对数据所有权的意识觉醒,市场对隐私保护的需求也日益增强。而区块链技术融合零知识证明、同态算法、安全多方计算、选择性披露等数据隐私保护前沿成果,是推动数据要素安全流通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微众银行区块链探索产业应用 取得显著成绩
微众银行自2015年开始区块链探索,在产业应用方面,微众银行结合自身的业务场景,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在对账、供应链金融、司法存证和仲裁等方面落地了自身技术应用,开展区块链行业合作及政府合作,目前已经在电子政务、监管科技、版权保护、社会治理等众多场景中落地了具体应用。
2020年6月5日,微众银行联合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普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首个区块链+绿色出行项目“绿色出行普惠平台”,通过量化个人绿色减排行为,对绿色减排用户进行奖励。2019年7月,微众银行与人民网共同推出“人民版权”平台,通过引入国家监管机构、权威媒体机构、仲裁机构、公证机构、互联网法院等多个节点,共建版权保护联盟链,实现版权认证、交易、取证、维权、诉讼全流程线上化。2019年上半年,微众银行支持深圳率先全国推出网贷机构良性清退投票表决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网贷机构清退流程中的互不信任问题。
生态建设方面,微众银行区块链以开源链接多方,共建最大最活跃的国产开源联盟链生态圈。截至2020年上半年,FISCO BCOS成功助力生态内众多合作伙伴数百个应用项目的研发,在生产环境落地的应用超80个,生态圈内聚集了超1000家企业与机构、上万名个人开发者参与生态共建。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