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对快递业产生的影响
快递知识 2019-10-24 09:40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中国人在春节有着阖家团聚的传统,由此出现了全球第一规模人员流动——春运,而快递行业作为以人为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春节期的人员流动对快递业都产生了什么影响? 春节期人员流动对快递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量、员工待遇、价格、服务水平四个方面,根据变化的急剧性,春节期整体(小年-元宵)可分为前期(小年-除夕)、中期(除夕-初六)、后期(初六-元宵)三个阶段。为此,快递企业均根据往年三个阶段的人员、业务量的波动变化,着重对价格、员工待遇做出了不同的预期调整动作。 春节期间快递行业变化 01、业务量 根据下图历年春节期的业务量走势可以看出,快递整体业务量在春节期呈现以中期为波谷的“U字型”变化。 春节期间业务量变化 前期人员开始逐渐返乡,在岗人员数量的下滑,致使企业开始逐渐停止对部分区域的发件揽收,整体业务量开始进入下滑阶段。 中期部分企业采用轮岗值班制度,只揽不发,由此对电商业务量产生巨大影响,此时业务量基本处于谷底,2018年春节中期全行业共完成业务量6822万件,日均975万件,每日业务量从亿件的等级陡降至到千万级,还不及2017年日均业务量的十分之一。 后期业务量受到人员返岗及中期的巨大影响,开始急剧上升。由于中期快递价格的高升,电商中存在“先接单,年后发”的“憋单”现象,在业务量正常恢复的基础上,再加中期的“憋单”和只揽不发的待清积压件,在后期开始“爆发泄洪”,使得业务量走势陡然攀升。 02、员工待遇 快递业员工待遇在中、后期出现了大幅提升。 在“春节期”之前,电商普遍集中推出“年货节”等促销活动,提前大力消化市场的年货物流需求。当春节期真正到临时,即使劳动力呈下滑趋势,但前期的压力并不大,企业在此时也并未作出大幅的员工待遇调整。 中期在岗员工数降至谷底远远不及市场运力需求,以致快递企业普遍存在“用工荒”压力,为此做出员工待遇优化调整。 某快递企业业务员于春节中期底薪上涨为三倍,派件费上涨,公司每天发放120元现金红包,开工有300元开门红包,菜鸟发放团圆基金3000元,在中期的七天此快递员就可获得五千元左右收入。 后期快递企业为稳定老员工,均推出返岗奖励、报销车票等福利措施,为补充流失劳动力,在招聘上也提升了一定的酬劳待遇,在北京不乏包住供车等诱人条件,降低入职门槛。 03、价格 春节期的价格以中期为波峰呈现“Λ字型”变化。 中期正常运作的企业出现价格大幅上涨,以顺丰为例,不足50kg收取10元服务费,超过50kg收取50元服务费。前后期均为正常水平,春节期价格变化的原因主要为两点 一为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为保障中期的运力,快递企业均使用大量福利补贴在岗人员,由此带来巨大的人力成本负担,价格的调整势在必行。 二为快递价格与客户业务量的循环。快递人员的返乡导致快递企业单票操作成本上升,由此的带来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电商企业的发件量,而电商发件量减少又使快递企业规模效应减弱并使其单票成本进一步上升,形成了快递价涨、电商量跌的“负循环旋涡”。人员的返乡就像抽走了水池底的塞子,引发了这个“负循环旋涡”。 04、服务水平 在服务水平上,数据显示2018年中期的72小时妥投率均高于2017年,消费者申诉保持稳定,快递业运转平稳有序,保障了节日寄递需求。在中期加盟系快递企业和直营系快递企业存在着较大差异。 在春节期前,大部分加盟系企业均做出“不打烊”承诺,但不打烊≠正常发货、配送,部分企业采取轮岗值班的制度只揽不发,屯件于库,以至于与宣传形成的落差让部分顾客大呼失望。 而承担了中期85%业务量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EMS)、顺丰、京邦达(京东)、品骏(唯品会)四家企业,贯彻了服务承诺,保障了快递行业的运转。为什么两派企业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 事实上早在2013年国家邮政局提出“全年无休”的倡导时,顺丰就花费巨额成本进行了落实,虽然在春节期间处于亏损状态,但顺丰这个品牌在民众、媒体舆论中的信赖度都有了大幅提升,由此带来的品牌效益让顺丰吃到了“甜头”,所以将“全年无休”一直贯彻到底。 春节的启示 从春节期的变化可以看出,每一次人员波动都对快递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即使目前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迅速,在不短的预期内,风雨无阻的快递人员仍是行业的第一中坚力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死穴。 即使在后期部分企业开出诱人的招聘条件,仍面临着劳动力紧缺的问题,由此应激发快递企业的警觉意识。快递从业者一年到头几乎可以说只有春节可以休息下来陪家人,春节期间快递业的正常运作不能视之为理所,而更应理解基层的艰辛。 快递员2018年春节后招聘 对于春节期所体现的人员重要程度,双壹认为,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反之亦然,解决人的问题就是在解决一切问题。2018年的重点之一,是要支持国家推出的重大利好政策,落实“提高基层待遇”的高涨呼声,提升人员职业素养、福利待遇、劳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