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入局无人货架,倒闭裁员传闻下还敢来“暖
快递知识 2019-10-24 09:40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第一物流全媒体2月13日讯(微信156nes 记者 温瑞连) 近日,中通旗下的中通商业与无人货架平台考拉便利达成战略合作,这是继顺丰之后,又一传统物流巨头入局无人货架。,对于无人货架市场来说,中通可谓是姗姗来迟。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可谓是无人货架元年,玩家入局和布局都呈现了难以想象的速度,巨额资本推动下的疯狂扩张和点位之争,一度将其推向了高潮。 但对于缺少互联网基因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似乎还在观望,即使是顺丰也只是在深圳小范围试点。那么,中通的此次入局要如何做?传统物流入局新零售会有怎样的优势? ▌无人货架是传统物流搭上新零售的最佳切入点? 事实上,传统快递公司想搭新零售的顺风车已经很久了。从此前传统快递公司多次尝试电商就可以看出,顺丰优选、中通优选、圆通妈妈商城、韵达“优递爱”等,传统物流已经不满足于商品一公里的“搬运工”,期望深入商品的产、销、供、配等各个领域,用商流带动物流,掌握用户数据。 近年来,随着无人零售风口的崛起,无人货架的用户定位、供应链需求与传统物流有很大的契合点,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无人货架将是传统快递涉足新零售的最佳切入点。 顺丰推出的“丰e足食”无人货架项目 (图片来源顺丰集团新浪微博) 2017年,顺丰推出了“丰e足食”无人货架项目,切入办公室零售市场。2018年初中通开始入局,而其第一步则是选择与考拉便利合作。 据了解,考拉便利是以办公室为消费场景,专注于重构用户即时消费体验的互联网零售公司,研发及运营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便利店CRM管理系统的“无人值守便利架”。其优势在于有丰富的零售品类和强大的系统支撑。 显然,考拉便利无人货架管理将与中通快递的配送供应链形成互补优势。中通将通过自身的仓储配送全力赋能无人货架项目实施。 ▌一二线城市优势点位已被占,中通机遇挑战并存 在无人货架领域,点位之争被认为是致胜的关键,企业需以最快的速度入局,以最多的点位占有才能实现规模盈利,建立行业壁垒形成竞争优势,这成为部分玩家的共识。 据报道,截至2017年年末,成立半年的猩便利已经铺设点位3万余个;果小美总裁殷志华则表示,2018年将铺设100万货架。无人货架理论上的低成本、低门槛,让不少玩家趋之若鹜。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核心点位已经被激进的行业玩家收入囊中,相对来说,此时中通的入局显得姗姗来迟。 ,无人货架在经过2017年行业高潮过后,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不久前,猩便利传出在三四线城市业务收缩,大幅裁撤三四线城市部分BD的消息,而另一玩家七只考拉也被爆裁员。 猩便利在近日表示逐步放缓之前快递扩张的脚步,开始进入调整期,并称在下半场中进入从人群、场景、商品、供应链四大维度的精细化运营。 点位铺设越多,覆盖范围越大,对供应链的要求越高,供应链难以跟上,造成很多无效点位。从这个层面来看,中通、顺丰等传统快递企业入场虽然有些晚,力度比较小,躲过了行业相对比较激进的时刻,能够聚焦行业本身,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机遇。而拥有传统仓储配送供应链优势的中通或许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最烧钱的是供应链,传统物流入局有何优势? 在互联网大战中,烧钱是不可少的。长期混战于互联网公司的企业深谙其道理。2017年,无人货架领域也经历了巨额的资本浇筑,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数十家无人货架公司的融资金额合计超过30亿人民币。 猩便利解决了白领群体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的痛点 (图片来源猩便利) 以猩便利为例,虽然在过去的半年铺设了数万的点位,烧钱最主要却不是点位的铺设,而是在供应链的建设上。无人货架在表面资本竞争下,本质上则是供应链的竞争。在这方面,传统物流企业有一定的优势。 顺丰推出“丰e足食”无人货架,规划以各个网点划分的区域来将写字楼进行分割,依靠顺丰小哥固定的配送区域,分管片区,负责每天商品的铺货补充,由系统来进行计算,智能化的为各个货架设置货物补充。 传统物流在做无人货架时,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配送和网点资源。对于长期深耕社区和写字楼主打熟人经济的快递来说,入驻写字楼能够减少开发点位的成本,降低BD开发难度。 ,传统物流企业遍布全国的快递网点和仓储网,以及混迹于社区的配送人员,能够实现及时补货、上新,提高用户的粘度。据了解,中通服务网点超2.89万,网络合作伙伴逾9400家。 ▌忧虑缺乏新零售运营经验 与长期混战于电商的企业相比,传统物流企业发展新零售还显得比较稚嫩,搭上新零售快车,能够充分利用网点人力和配送网络资源,盘活资源,也能收集用户数据。 但从另一方面,传统快递固化的运营模式和仓储中转模式,对于城市一公里配送的多样化,显得“尾大不掉”,如果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和调整,势必存在风险。,传统物流在尝试新零售项目时,多了一份谨慎。 就顺丰而言,在其宣布推出无人货架时,也只是在深圳布局数百个点,并没有大肆投入抢占市场的潮流中。 除此之外,虽然很多传统物流公司,此前也多次进行互联网的尝试和转型,但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在向新零售电商靠近时,在用户数据以及新零售商品运营和技术开发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