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研究迈入新阶段:五部门联手加强“从0到1”原创性研究
为了深化科技领域的源头创新,针对我国基础研究在“从0到1”原创性成果方面的缺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日前联合发布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这一方案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方案明确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基础研究所孕育的重大突破有望催生新的科学思想和理论,并产生颠覆性技术。“从0到1”的基础研究,即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所在。
该方案以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为面向,旨在围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方案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强化基础研究的原创导向,提出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评价制度。
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改革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形成机制,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的原创导向,突出支持重要原创方向和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加强科研手段自主研发与创新。
方案还强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旨在强化其原始创新能力,并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加大投入。方案要求加强管理服务,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的投入,改进管理部门的工作作风。
这个方案的实施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原创性研究,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我们期待着这一方案带来的积极成果,共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