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惊现孙悟空“白衣秀才”神像

社会热点 2025-03-18 18:18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日前,在福建省顺昌县岚下乡黄墩村的一项考古发掘中,意外发现了一尊稀有的木雕神像——孙悟空的前身“白衣秀才”。

这一重大发现由顺昌县博物馆馆长王益民副研究员亲自揭晓。这尊木雕神像坐落于黄墩村海拔695米的歧头山冈上的“通天亭”内。这座古老的神亭建于明清时期,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51平方米。神像供奉在神龛之中,高度达到1.03米,形象生动展现了一位头戴纶巾帽、眉清目秀的文人风采。令人惊奇的是,神像的造型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有所关联,被认为是其前身“白衣秀才”的具象表现。

据王益民介绍,《西游记》的故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唐代的唐僧阶段,到宋代的白衣秀才、猴行者阶段,再到元代的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等名号不定阶段,最终到明代中期孙悟空被确定为齐天大圣阶段。“白衣秀才”这一形象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有所记载,当时孙悟空曾化身为白衣秀才,助玄奘一行取经。虽然这尊木雕神像的雕制年代尚待进一步考证,但其作为“白衣秀才”的早期原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它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与文献记载相一致的实物证据。

顺昌境内目前已经发现了40多处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神坛和庙宇,但其中的孙行者神像大多为猴形。唯独这尊“白衣秀才”木雕神像展现了孙悟空早期的形象,为深入研究《西游记》及其相关文化现象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此次发现无疑将为学术界对《西游记》的研究揭开新的篇章,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更多探寻这一经典故事背后神秘面纱的机会。

这尊木雕神像的发现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揭示了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形象的演变历程。它的发现意义重大,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深入研究的契机。这尊稀有的木雕神像将继续见证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