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两项重要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社会热点 2025-03-16 22:23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柔性电子研究院传来喜讯,两项重大成果双双登上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的子刊,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

黄维院士领衔的团队,联手陈永华教授团队及吉林大学集成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张立军教授,在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创新性地引入含硫原子的有机胺,有效调控了层间相互作用,成功制备出了高性能的二维Ruddlesden-Popper(2DRP)层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不仅效率高达18.06%,而且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在持续的标准太阳光下照射1000小时,效率衰减不到15%。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太阳能电池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黄维院士团队还与帝国理工学院、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Thomas Anthopoulos教授合作,在有机-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针对当前溶液法制备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合作团队成功制备了一种有机-金属氧化物混合薄膜晶体管,其沟道由多层超薄薄膜组成。经过特殊处理,该晶体管实现了高电子迁移率及超高的工作稳定性,为解决当前行业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钙钛矿材料因其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稳定性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商业化应用的一大难题。此次黄维院士团队的成果,不仅提高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更在稳定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另一项关于薄膜晶体管的研究成果,则有助于推动显示领域的技术进步。

这两项成果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黄维院士团队的杰出贡献,无疑将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柔性电子领域向前发展,期待他们未来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