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乾陵博物馆回应文物长毛

社会热点 2025-03-16 16:25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近日,微博上一张陕西乾陵博物馆的文物照片引发了广泛关注。照片中,一件陶制人像文物似乎出现了长毛的现象,让许多网友疑惑不已,是保存温湿度不到位,还是其他原因呢?

这件事情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对文物的保护状况表示关切。据乾陵博物馆副馆长陈女士证实,确实有这样一件文物出现了异常情况,博物馆方面已经在6月12日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件文物之所以会出现长毛的视觉效果,据陈馆长介绍,是因为之前该文物遭遇天气变化和温度波动,导致表面出现盐析现象。在特定的光线照射下,给人一种文物上长出了绒毛的错觉。目前,该文物已经被移至文物修复室,正在进行专业的处理和养护。

博物馆已经联系到了相关的文物专家,将对这件文物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副研究员、微博大V“文物医院”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通过仔细分析图片后表示,这种现象可能是由盐类矿物结晶引起的,而不是真正的霉菌。

据“文物医院”研究员介绍,文物长毛有两种可能性。如果这种现象是在墓葬里就已经形成,那么就不需要特别修复;如果是博物馆在保存前没有进行脱盐处理导致的,那么可以进行去除。不过这种现象在文物修复领域确实比较罕见,因此专家并不建议过度修复,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标本进行研究。

乾陵博物馆的陈馆长还透露,博物馆在对一些陶制文物进行脱盐处理时,会特别注意控制文物的温、湿度变化,以防止出现盐析现象。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陶制文物可能没有经过脱盐处理,因此在特定环境下就会出现盐析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博物馆方面会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确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