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分别是什么意
今天奇闻网寄快递小编为大家带来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分别是什么意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中国人被很多人说“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这句话其实不完全正确。
虽然咱们国人鲜少像西方国家或徒一样,信奉类似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尽管和,在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却也很难说有多少虔诚的教徒。
有一种“信仰”,却是中国人所独有的,那就是所谓的“祖宗信仰”。
中国人对于祖先(父系)的崇拜程度,世所罕有。古代的开国(换届)帝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父系祖先。
比如开国李渊,就一连追封了好几位,甚至把春秋时期的(李耳)都给追封为唐圣祖。再比如,从堂兄那里承袭帝位后,为了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与群臣掀起了一场长达十几年的大礼之争。
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如此重视先祖逝世之后的名声,民间同样如是。不过平民没有条件进行声势浩大的追封,也无法将先祖载入史册。,人们对先祖的丧葬仪式的特别重视,由此也衍生出了种种墓葬习俗,以及关于墓葬的独特文化。
在丧葬礼仪中,墓穴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对选址、风水、下葬仪式、时辰都有很大的讲究。而墓碑,更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作为先祖日后长眠之地的门面,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面”和“身份证明”,上面的内容也都有固定的版式和讲究。
清明即将到来,已经回家祭祖或者正计划祭祖的朋友就会看到,每个墓碑上都会有“碑文”,虽然每个碑文都有不同,但大多都会出现“故、显、考、妣”几个大字。
现代很多人已经不理解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这其实蕴含着很多深意,也能从这些文字,大致看出先祖的身份和立碑者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一个字一个字来讲解一下。
“故、显、考、妣”每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正常情况下,墓碑都是后人为先人而立,碑文经常会以“故先考”或者“故先妣”开头,然后才是XX氏,再接下来才是墓主人真正的大名,加上“之墓”两个字。
其中“故”字应该是最好理解的,古今通用,“故”即“故去”“离世”的意思,其实就是“死”“亡”的意思,但中华文化中对这类字眼都比较忌讳,后人如此称呼先祖,有大不敬之意。所以用“故”替代,既表达了意思,又有尊重之意。现代也经常用“亡故”来表达逝者已逝。
“显”其实与“故”意思相近,不同的是,“显”除了表达生命终止的一种状态,还有一层逝者身份的象征。“显”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显赫、显贵、彰显”,通晓其意,“显”在碑文上,是达官显贵,家门显赫的人家,才能够在去世的亲人墓碑上使用这个字。如果年代久远的先祖墓碑上有“显”这个字,说明你先祖家室相当显赫,在当时是有一定地位的。
而普通百姓之家,由于不能用“显”,于是选择用谐音字“先”来称故去先人。意思是一样的,更多的是一种敬称。类似于古代对逝者称呼为“先父”一个意思。
“考、妣(bǐ)”应该是四个字当中,从字面意思最难解读的了,不过表达的意思却非常容易理解。
“考”代表的就是“父亲”,“妣”代表的是“母亲”,是对逝者的一种尊称。“先考”也就是后人为“先父”立的碑;“先妣”即后人为“先母”立的碑。
不过据资料显示,不同的地方有些不同的风俗,有些地方对于“显”和“先”的解释与上面的说法不同。比如有的地方认为,父母亲去了一个,还有一个尚在人士,则用“先考”或“先妣”,如果父母双亡的则用“显考”或“显妣”。
,不管风俗有何不同,“考和妣”这两个字只能是代表故去的父母,父母在世的情况下千万不能乱用这两个字。
不同的碑文蕴含着不同的意思
故、显、考、妣这几个字在墓碑上面非常重要,通常都是书写在墓碑中间的位置,我们称之为“中榜”。中榜的写法也很有讲究,不同的写法也有不同的意思。
比如,墓碑上常见的“考和妣”这两个字,上面已经讲过单独的意思。如果这两个字出现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墓碑上出现“考和妣”,即为夫妻合葬之墓。
这种合葬墓的碑文一般都是“考”在左,“妣”在右,下面对应加上父母的姓名,也是“男左女右”。这主要是受古人以“左”为尊的思想影响,有“男尊女卑”的意思。
也有少数墓碑,并不会出现“考”或者“妣”这样的字眼。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说明立碑人非墓主人的子女。
比如弟弟为亡兄立的碑,就不可以用考这个字。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用“先兄”或者“故兄”等这样的字眼。
碑文的字数也有很大的讲究和意义?
如果你清明祭扫时有留意先祖碑文上“中榜”的字数。就会发现,一般情况下都会是11,12,16,17,21,22这些字数。这不是巧合,而是立碑者刻意为之,这就是风水当中所讲究的“合生老”。
什么叫“合生老”呢?
风水中“生、老、病、死、苦”的对应数字排列为“1、2、3、4、5”。“生、老”(1、2)为吉,“病、死、苦”(3、4、5)为凶。
所以人们的墓碑中榜的字数都会取11,12,16,17,21,22这些数字。因为这些数字依"生、老、病、死、苦"五个字循环应用,都是排在“生”字和“老”字的位置上,是属于吉数。
例如故显考郭公厚芝老儒大人墓。就是12个字,这样算“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第12个字是“老”字,也就是在老位上,这就是“合生老”的意思了。
有些人在写碑文时为了“合生老”,就会刻意加字或者减字,以此来达到“合生老“的要求,比如说之墓,可以删掉“之”字。而前面也可以加上“皇、清、故、先”等字,或者再加上一些讳如“府、宫”等字来达到”合生老”的要求。
这一点用于送给长辈的字画提名字数同样适用。
再回望那句“中国人没有信仰”,不禁莞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熏陶便是最深的信仰。它融入到了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当中,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每一处都有讲究,每一言都有来处。只不过大多人在无形之中受影响太深,反而不觉得是信仰,便只道是寻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