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迈入发展新征程

快递知识 2023-06-30 18:44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份《规划》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推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指引。

根据《规划》,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21年12月16日—17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21第十五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在深圳举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亚太物流联盟主席崔忠付,在2021第十五届中国冷链产业年会上的讲话上表示,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特别指出要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物流产业在“十四五”期间的产业先导和支撑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冷链物流。随着《规划》的出台,冷链物流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将会迎来新一轮历史发展机遇。

回顾过去一年,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特征。

市场需求不断攀升,生鲜电商的持续发展将稳定支撑冷链物流的扩张。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生鲜食品市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2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6.5%,中国食品供应链产业拥有万亿级别的市场体量。

随着生鲜电商这一巨大发展空间的开启,冷链物流的需求正在激增。生鲜产品的购买为高频次的即时性消费。随着消费者对于生鲜食品时效性和新鲜度提出高要求,并愿意为之付出合理溢价,倒逼冷链物流企业朝高标准、高时效方向发展,并进一步促使行业规范化发展。,生鲜电商物流规模增长推动了冷链需求总量的提升,持续为冷链物流企业带来大量订单,从而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据预测,2021年国内生鲜零售市场总额将超过5.4万亿元,同比涨幅将突破8%,呈稳步增长态势。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冷链物流的需求持续旺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2021年冷链物流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总量预计将突破2.7亿吨。

,冷链物流连接田间地头、百姓餐桌,守护着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生命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领域。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大为说,下一步将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冷链运输技术装备升级,创新冷链运输服务模式,健全冷链运输法规制度和标准。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物流重点环节和重要人员疫情防控要求。

商务部将在流通领域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着力增强三种能力。”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李刚说,一是抓产地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商品化处理能力;二是抓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建设,增强流通主渠道冷链服务能力;三是抓终端零售网络“冷环境”建设,增强冷链配送能力。

随着国家陆续出台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 包括冷藏车、冷库、骨干基地在内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冷链产业成为健全城乡双向流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预计2021年国内冷库总容量将突破1.95亿立方米,冷链车保有量将超过32万辆。

在“十四五”期间,冷链物流两端及流通环节的各类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关设施还需谨慎投建,避免出现过热现象,造成资源浪费。

搭建现代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提高冷链数智化水平

虽然我国冷链行业发展迅速,现阶段仍然存在着诸如政策和行业标准不够完善、冷链物流硬件设备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信息技术欠缺、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

而这次《规划》的出台,无疑是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一针“兴奋剂”。《规划》中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建设串接主产区、主销区的“四横四纵”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建设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支撑体系。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通过政策的引领,我国冷链物流也将向着健康、规范的方向不断发展。

我国果蔬产品在流通中的损耗率为20%-30%,肉类和水产品的流通损耗率分别为12%和15%,远高于西方国家的5%。也就是说,每年约有1.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损失。究其原因,是信息化水平不高的冷链运输让物流、商流与信息流无法连接、整合与交互。

冷链流通环节中信息的缺失与监管的疏漏,已成为压在冷链园区心头的隐形大山,倒逼着冷链行业进行信息化的升级变革。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冷链”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已现实可行,与此,已有园区开始探索智慧化的可能性,试图让这个传统行业走向数智化。

最早进入冷链物流领域的大多为民营企业,但他们各自为战,操作规程、数据格式和标准规范五花八门,这导致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普遍偏低,信息化水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而冷链物流监管需要覆盖从生产到消费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对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数据传输效率要求很高。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是冷链物流中信息采集传输能力的基础技术。掌握5G通信、定位导航和物联网技术等高精尖的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对路径、环境、车辆和货物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为监管和溯源提供数据资源。

推动冷链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不仅仅是一台冷链车,或者一个冷链园区的问题,而是要整合从“农田到餐桌”的流通全过程信息,前瞻性的洞察及冷链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机遇,二者缺一不可。

冷链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既要求企业掌握互联网、物联网与云计算等技术,对冷链物流流通中的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还要求打通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冷链物流的各环节的降本增效,冷链信息化建设难度可见一斑。

着力培养行业人才合理规划引领健康发展

行业要以人才为先,夯实冷链物流组织基础。“目前冷链物流行业人才缺口很大,一线操作员工、中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均存在缺口。”崔忠付指出,冷链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信息化、自动化等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对于冷链物流环节,由于受温差变化、技术环境、业务场景、操作主体等限制,国内冷链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应用,整体发展还是相对落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此方面专业人才的储备不足问题也逐步凸显。

从企业角度来看,要以技术为撑,助力冷链物流升维再造。冷链物流已经逐渐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转型升级,企业开始加大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资源投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将为冷链物流赋予更高价值。伴随着“新基建”等相关政策落地实施,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在物流专业领域逐步渗透,冷链物流全链条将进一步实现技术赋能,逐步构建智能化冷链物流体系。

,政策持续加码。“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通过“四横四纵”串接起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与此,我国将面向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大型消费市场等建设100个左右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一系列举措将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规划》中提到,国家每年都将投入50亿元资金补助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国家农村农业部也积极推动农村冷链物流建设,不仅推动冷链流通骨干企业“下乡”,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电商、邮政、快递企业建设产地仓、分拨仓,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培育新龙头。

据了解,商务部、中国银行联合发布《商务部中国银行关于支持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提出未来三年中国银行将提供1,000亿元的专项融资额度支持冷链物流发展。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加上巨大市场空间的吸引,将会引导不少企业加快布局冷链物流。食品消费升级大背景下,冷链行业正处于与新商流相互促进、螺旋上升的阶段。伴随消费模式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预测到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00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中国水运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