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外夹击下的专线,怎样扛过了这一年?
专线物流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成本越来越高,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大批专线物流老板坚守阵地,“绞尽脑汁”活下去。
站在年末回望,专线人会怎样概括自己的2021?面对困难,支撑他们前行的是什么?对于2022年,专线人又有怎样的期待?
1、今年挣到钱了吗?
“你今年挣到钱了吗?”
这个问题听上去是不是十分扎心?没错,这是笔者在走访西南专线市场期间,顶着“被打”的风险问及专线老板们最多的一个问题。有挣到的,利润还算可观;,多数都是零盈利甚至面临倒闭的状态。
事实上,今年整个专线发展大环境并不乐观,“活着”一词,被专线企业屡屡提起。如果说2020年最热的关键词是“疫情”,那么受疫情的传导影响,2021年的关键词就是“活着”。在他们看来,今年能活下去,就已经算是完成年度目标了。
“专线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除了源源不断的新进入者,主要还是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了。”重庆迪丰物流副总经理王平说道。
物流老板们每每提及生意难做时,同质化竞争以及“自相残杀”引起的利润下滑,是最让他们无奈的。比如在省际拉一批货物,有人出价一万,就有人出九千,另一家还能给出八千。但其实大家压价压到,根本赚不到钱。但就目前环境来看,原本货源就少得可怜,如果你不拉,客户也就没了。与其让车子、员工闲着无事可干,就算这一趟不赚钱,也会有人挣着抢着去压价拉货。
“目前,除了受到经济发展下行等大背景的影响,物流的‘三座大山’压的人实在喘不过气第一个是油耗和过路费;第二个是人工成本;第三个就是场地租金。”成都新都物流园一家专线老板分析称。
这是不少专线老板们的共鸣。
除了内部竞争因素主导外,运派正盟总经理郑弟华表示,外部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于专线公司来说,货量越充足配载用的货车越大,盈利能力就越强。但快递企业一直在上调公斤段,园区内大件快递业务越来越多;一些汽车物流或者工厂的零部件发运都是整车拉走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异形的、不好分拣和装卸、配载难度较大的散货。
与此,国内交通越来越便利,短线越来越发达,很多货物小的专线公司靠个人资源就可以做。“我们的业务近期也开始压缩了,今年也没盈利。我倒是觉得会有一部分夫妻店将来会活得很好。相比于全平台型企业的标准化服务模式,他们可以在区域内为客户针对某一条线路提供定制化服务。”郑弟华说道。
内外夹击下的专线,有的选择缩小规模关闭网点,有的选择背靠平台获得支持,还有的则主动砍掉部分业务,反而实现了盈利。
比如,成都川浙物流就是其中一个决策大胆,目标明确的专线公司。疫情期间,其不光开通了成都直达广东的多条线路,并且大刀一挥,把占比较大的家居市场业务砍掉,只做大票。这一举措不仅让川浙物流获得盈利,而且市场定位更清晰。
,从今年能赚到钱的专线公司特点来看,他们在客户体验、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化配置上一直在不停进行优化。
2、明年还会继续做专线嘛?
“如果今年没实现盈利,明年还会接着干吗?”这是笔者向专线老板们抛出的第二个问题。
专线物流目前正处于集约性不强、资源散乱、总体运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内部白热化竞争没有休止,你永远无法预料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是什么。
即便今年盈利甚微甚至没有盈利,但受访者们给出的答案出奇一致会继续干。为什么即使面临倒闭的风险,大家也要继续干下去?
有人说“我干物流二十多年了,现在都五十多岁即将六十了,如果某一天突然不让我干物流,我还真不知道还能从事什么。”
还有的人说“我公司百十来号人,一旦公司明年不做物流了,他们也将面临着失业,都是跟我干了很多年的老员工,我也实在不忍心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让大家没饭吃。”
对于有些从事物流行业几十年的老一辈物流人来说,盈利与否似乎不是特别重要。在物流市场摸爬滚打的这些年里,他们早已将自己的生活和热爱都给了物流行业。
对于中小型的专线企业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依然很艰巨。那些选择明年继续干的专线,虽然当前还没有建立十分明确的目标,但他们已经开始了行动。
比如顺泰物流总经理江兵向笔者说到,虽然今年专线市场整体不是很乐观,自己今年反而小有盈利,在新增的业务合作上也有了不错的进展。2022年,公司计划在信息化方面进行布局,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飞毛腿物流总经理张登伦也表示,竞争这么激烈,如果决定选择进入这个市场就要做好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长远发展。而且,公司选择聚焦在自己擅长的某几款产品,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专线目前正处于整合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对于那些目前还困于泥沼中的专线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 运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