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华:乌江铁路大桥上一颗不松动的螺栓

快递知识 2021-03-29 18:54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每天笔直地站在川黔线乌江铁路大桥沿线,目送一辆辆列车安全驶过,是谢小华最高兴的事情。

  10月11日,记者一行驱车1个小时左右,从遵义市区赶往川黔线乌江铁路大桥。记者刚下车,谢小华便急匆匆地从铁路干线上赶了过来。要不是身着“黄马甲”工服,记者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位个子不高、瘦黑瘦黑的中年人就是此行要采访的主人公。

  推开乌江桥路检查工区住所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右侧墙上的红色大字“做乌江大桥上的一颗螺丝,不懈怠,不松动!”

  正如这些文字所表达,21年来谢小华一直扎根在乌江桥路检查工区上几十年如一日,苦练业务技能,主动担当作为,守护着列车的安全通行。

  带头干要查桥墩先开路

  1966年,谢小华出生在四川省射洪县,1982年举家搬到遵义。1988年,22岁的谢小华考进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分局息烽工务段工作。1995年,谢小华调到乌江桥路检查工区任班长。刚到工区住所时,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石头砌的房子,厕所则是用几张席子围成的。

  11日,刚吃过午饭,谢小华便头戴黄色保险帽、肩挎工具包、手持长柄镰刀,赶往1965年通车的大麻水铁路大桥检查桥墩的安全情况。记者也一路同行。

  想去给桥墩做“体检”,得先找到路。“这就是通往桥墩的路。今天也恰好该割草了,我们平均一年至少得割四次。”顺着谢小华所指方向,记者看到桥墩旁边大约60公分宽的水泥路,已被过膝的野草遮盖得严严实实。

  说干就干,四个人竖着一字排开,谢小华在前方挥动镰刀“开路”,其他人紧随其后。经过15分钟的忙碌,100来米长的水泥路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到达桥底后,谢小华拿锤子,从与河水接触的部位开始,由上而下每处都细细敲击,认真查看情况。

  这便是谢小华每天日常工作的缩影。在41.5公里路基沿线上,哪里有危岩,哪里有防牛桩,什么时候该除草砍树,谢小华都一清二楚。

  担使命危急时刻冲在前

  想要真正干好这份工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多年来,谢小华时刻都用“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好。”这句话鞭策自己,2003年的一件事现在还记忆犹新。

  2003年7月5日凌晨3点左右,乌江镇下起了瓢泼大雨。谢小华带领另一名职工赶往防洪重点区段K321+030查看情况。

  “那个时候没有配备雨量器,感觉雨大了就出去巡查。”到达现场后,谢小华发现由于路面滑坡,铁路沿线已被大约200立方的土石掩埋。而对讲机里,谢小华清晰地听到K1328次列车已经从董家坪站开过来了。此时,离事故现场只有2公里左右。

  情况紧急,2人决定采取两边拦车的策略进行应对。不过,谢小华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了自己。他一边使劲晃动着手电筒,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往K1328驶来的方向奔跑。而另一同事则往相反方向赶。天黑雨大,视线极差,谢小华多次跌倒,仍一路狂奔……5分钟后,谢小华终于将列车紧急拦停在故障地点前方50米处。

  紧接着,谢小华组织了几十个人,在缺乏大型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人工作业,仅4个小左右就抢通了线路。

  “那趟客车有14节车厢,车上都是人。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阻拦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谢小华说。

  守初心坚守岗位传帮带

  在谢小华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斜挎在身上的墨绿色工具包。

  “这里面都是我的宝贝!”谢小华轻拍身上的包说。抵挡不住记者的多次“盘问”,谢小华缓缓放下并打开包,然后一一拿出摆在地上向记者介绍了起来,“这是防护背心、信号旗、卷尺、锤子、驱蛇药……”

  正是靠着这些“法宝”,再加上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谢小华带领着乌江桥路检查工区的所有职工,很好地完成了41.5公里路基、18座桥梁,27座隧道、103座涵洞等的检查和养护任务。

  谢小华在乌江桥路检查工区坚守岗位,一干就是20多年,自己也从青年干到了中年。今年25岁的工区职工陈健告诉记者,在工区上班两年多,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例如如何检查桥梁、如何检查隧道、如何预防险情等等。但班长在乌江铁路大桥20多年的坚守,才是工区里年轻人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潘晓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