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不掉链,才能真正保质保鲜
据统计,至2015年,我国的冷链市场规模已达1583亿元,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也在逐渐显现。但目前我国的冷链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主要是由于食品腐损率过高。根据15年统计我国的果蔬、肉类、水产品腐损率为15%,8%和1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为5%。
冷链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是主要原因。冷链主要基础设施包括冷库和冷藏车,其中冷库发展相对较快,2014年末我国冷库存储容量已经达到7600万立方。我国人均冷库面积仍比较小,14年人均冷库面积是0.058立方米/人,同期美国是0.357立方米/人。2015年ITA对亚洲多个国家冷链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我国综合得分是4.5分,低于日本的5.3分和新加坡的5.6分。
相对于常温物流来说,冷链行业对时效性与组织协调性的要求会更高。所以冷链物流最重要的并不是仓储中心与中转站的密集度,而是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冷链技术与设备的升级。以搬运设备为例,相对于通常工况,冷库搬运的作业环境更为苛刻,对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物料搬运设备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在如此低温的环境当中工作,对叉车操作员的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要使用高效可靠的冷库专用叉车。
很多外资叉车品牌已具备丰富的冷库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其中林德的优势较为突出前移式叉车全封闭驾驶室——保证司机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中也能舒适工作,双向对讲系统使沟通畅通无阻; 电动平衡重叉车防砸落保护选项——减少掉落货物对车体和人员的损害,有效提高了车体的坚固性和安全性;霍尔效应手柄——保证了在进出库操作中也能够正常操作门架动作,避免冷凝水带来的故障失效;还有自动驻车制动系统、能够实现水平与垂直调整的扶手、悬浮式舒适座椅与低噪音设计理念等,使林德叉车在设计和制造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为冷链食品安全与员工的人身安全上了双保险。
高额成本投入是冷链发展主要客观障碍。冷链初期投入和后续运营成本都高于普通仓库。根据第一物流网数据,普通仓库造价为400元/平方米,冷库由于需要配臵保温系统,所以造价高于2000元/平方米,建一座中型冷库成本至少2000万元。,冷库运营耗电量巨大,1平方米冷库月耗电至少为20元。除冷库建设和运营,冷链运输成本也比普通车辆高出40%-60%。受制于高额冷链成本,以冷链为核心竞争力的生鲜电商难以盈利。
事实上,物流运营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对设备的充分利用,企业关心的应该是如何以高性价比获得高效、先进设备的使用权,而不是简单地拥有设备。物料搬运设备的租赁的模式无疑为企业的成本困扰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包括林德在内的一些外资叉车企业已经开展冷链融资租赁业务。由于他们拥有不断改进的适合冷库使用的叉车产品以及完备的解决方案,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而成为冷链租赁(包括融资租赁)市场的主导者。林德在全国45个分公司全面开展租赁业务,拥有近6000台租赁车队的规模,是中国市场最大、最专业的叉车租赁业务服务商。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林德提供短至1天、长至5年的租赁模式,还在原有经营性租赁(长租和短租)的基础上,扩展了叉车融资租赁的新领域,可分别满足客户长期或临时性、季节性搬运需要,在确保客户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叉车的,切实解决了用户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
据悉,国家预计到2025年冷链食品的需求将会从现在的2亿吨增长到4.5亿吨。与此,未来10年内,我国冷藏车、低温冷库、铁路冷藏箱等设备的年运量也将保持大幅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需求和发展空间,冷链企业需要切实从技术和成本这两个方面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