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零售看最后一公里交付
第一次,物流交付有机会成为重构消费链路的关键因素。在过去,物流只是在完全前端所有的生产、销售环节之后的一环;或者说在商品稀缺的年代,好的产品自然垄断市场,其实体交付是被剥离的,自然地发生。现在去到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时代,物流交付就成为了产品组成的一部分你在盒马鲜生 APP 上预约订购海外生鲜或水果时,消费者可以清楚看到运抵航班号,货物到港时间,交付送货时间。从购买下单后的事后跟踪变为体验前置,实际上这也就管理了消费者的体验预期从而直接影响到消费购买的决策,物流交付也就融入成为产品标准的一部分。
而消费端物流中和消费者离得最近的城市物流,一公里交付尤其受到新零售的深刻影响。 如果从物流形态细分,把城市物流打开可分为小件的收派调拨和重物配送
A. 在小件收派的物流网络融合越来约明显,无论你是送外卖的,送鲜花的,送蛋糕的,送礼品的,送商务快件的,送报纸的…..很有可能一拨人,用的也是同样一张网。传统快递拓扑结构的分拨模式去到一公里的取送就被拆解成外卖式的点对点模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快递在和外卖配送、跑腿公司的合作、交融越来越多,因为末端地面冗余随着峰值业务量的增加也会明显上升而边际成本却无法有效控制,故而穿透不同品类的小件物品,在单边取送场景中共享一张网络将会是一个趋势。,如果当我们看到蜂鸟、达达跳出外卖去做其它品类的即时取送,甚至是受理快递外包取送业务就都不会奇怪了
B. 对重物城配又可以再细分为计划性的企业级配送和面对中小商家及个人的非计划性的零散业务。目前,纯粹的非计划型城配业务也只占到城配总量的极少部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们也可以看到 58 速运在几乎完成同城 C 端搬家服务的市场垄断之后开始转向企业级市场并分拆搬家业务。企业级城配是“星辰大海”但要输出持续稳定的,并且可以满足企业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操作标准、结算及风险管控要求,这与服务 C 端或批发商贸小 B 的运输业务模型有着一条难以轻易就逾越的鸿沟,作为云鸟这一类面向计划型 to B 的城配平台已经建立起壁垒,先发优势很难在一夜间被突破但回归到根本,只要“价钱”到位,履约都不是问题,这里的核心能力变为如何提升效率,或者数学化的表达就是如何通过更少的人员投入,可以支撑更海量的运输订单体量,可以管理协同更庞大的车辆司机资源。显然这种生产效率的改进需要依赖技术支撑和更创新的工作流重构优化。同城配送从跨城市复制的角度看虽然没有网络效应,但分别在每个城市区域内(包括像围绕北上这样的超级城市群)的普货运输会逐渐走向整合,形成一张共享的大网,在城市群区域内形成非常明显网络效应。因为在城市网格内有足够的密度,让整体市场货量流向效率最优(履约成本最优)的那张网,无论是通过配载,循环取货,线路规划等方式以形成相对的最优分布。上面说到类似云鸟这类借助科技力量迅速建立起规模交付能力的城配服务商,都有机会成为这“一张网”。那城市网格内是否一定要设前置仓放库存呢?笔者认为不一定通过城市内干线车的循环取送,在网格内的接驳点就可完成相应的货物交接、分拨。
新零售是怎么让在上面提到的在两个细分物流形态发生的变化加速迭代的呢?
1. 末端需要更敏捷和柔性的响应、交付
因为新兴零售形态使得原有零售场所的坪效得到有效提升。盒马、树懒、永辉等本质上是更高频地辐射了相对更远的可触及的半径原来你在楼下小卖部、普通便利店随便买买的现在可以通过 APP下单半小时就收货了,懒人癌的连楼下不用下了。和单纯做外卖不同,大而全而精的品类设置基本可以让你一次购齐,方便!客单价上来了这点送货成本能有多少呢? 送货时间的预期在这里会成为影响消费体验的重要因素;而且特变是针对生鲜果蔬,对品相完好程度的严格要求就需要更高频次,更为迅捷的末端交付来确保货物产品按质按量供给
2. 更高频次、更碎片化
显然坪效提升后带来更快的库存消耗,对补货策略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保证避免缺货的消费体验则需要更高频次和更小批量的货物补充。更加碎片化的订单,精细的交付时间窗口,对装载率的追求,这三者构成的三角平衡需要更强大的排线及装载优化能力来控制成本。云鸟推出的订单封装,通过 API 对接实现更快速高效的订单传递,并通过排线引擎来进行订单计划、派车优化从而降低订单票订单的交付成本。以往通过人工方式、基于经验的调度在多频次,小批量的交付模式下,无论在效率还是交付成本上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而这也正是像云鸟这类科技型物流公司可以形成差异化并“挑战”市场的驱动力。
3. 数据驱动、更“智能”的城配
购买行为,交付过程的数字化,除了可以利用数据更好地指导品类经营策略,还通过物流交付时效、完好度情况与销售数据关联度分析,从而辅助制定最佳的交付模型,以相对较低的交付成本促进销售。我们看到城配领域的云鸟,在利用百灵引擎系统有效提升调度、派单效率的,正在逐渐形成货运数据的积累,以形成配置优化,智能交付的基础。消费物流就要对消费更敏感、更贴近,让物流“感知”消费。你是否敢想象,新零售的终局,做成的却是一家掌控一公里的物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