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变革进行时:上半场低价抢食,下半场高价

快递知识 2021-03-29 11:26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圆通在去年经历了净利润增速低掉队,市场竞争力劲度不足、股市蒸发近七成,信心受挫的股东减持股份等坎坷后,其终于用亮眼的财报数字,打破了困境。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和各家财报显示,圆通速递在2018年市占率为13.14%,高于7.6%的顺丰,10.1%的申通、10.8%的百世等。且圆通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都分别增长了37.45%、31.97%。

整体而言,圆通去年的疲软之态未干扰到各项指标的增长,并维持了稳中有进的生长姿态。这份会“说话”的业绩单既让市场重新审视企业价值,又让加盟商、股东们的信心重新得以修复。,圆通上行背后的修复力与运营模式,更是备受关注。

上半场低价抢食,下半场高价抢时

谈及圆通的运营布局,得从企业发展前期开始追溯。

成立于2000年5月的圆通,算得上是市场中的半个“后进生”。当时,国内快递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快递业务量只有1亿,但赛到上已有邮政EMS、顺丰、申通等老以及中通、天天、韵达等新。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刚入局的圆通在资金、规模等层面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前几年的发展都未见起色。

直到2005年,圆通以低票面价成功与电商巨头阿里完后业务的接轨后,圆通发生了新的裂变,业绩更是一路飙升。据圆通创始人喻渭蛟宣布,2015年双十一当天,圆通以全网53282550件订单量和30587985件揽收量,创下行业记录,现在更是占据了13.14%的市场份额。

“低价抢食”让圆通圈了不少地,尝到不少甜头。但随着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的企业们都纷纷陷入了困境,去年圆通、顺丰们股价大蒸发、状态疲软都是因企业布局畸形而产生后遗症的佐证。

而身处于已趋于稳定的三足鼎立市场格局里,圆通多年来培育出的低价运营模式,难以通过提价来缓解企业增长疲软之态。毕竟,用户消费习惯已养成,圆通单独提价的话,企业承受的市场反弹力大,显然短期内其难以采取提价策略。于是,圆通将重心从上半场的“低价抢食”迁至下半场的“高价抢时”中,以通过前期的高成本投入为后期的业务发展降本增效。

为抢时间优势,圆通在运力的布局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航空业务上。继与EMS、顺丰一同成为具有自建航空快递业务的主力军后,2018年7月30日,圆通花费重金122亿元在嘉兴机场建设全球航空物流枢纽;2018年9月3日,圆通出资2亿参与筹建西北国际货运;2018年9月11日,开通“郑州⇌东京”的国际航线;2019年4月15日,圆通与海航达成相关合作等一系列的航空布局。

强大航空运力的塑造,既为圆通扩展冷链业务奠定了殷实基础,也大大提升了企业快递运输时效,加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时效竞争力。据了解,凭借航空的时效和冷链优势,圆通的冷链业务现已实现日均高达150吨的业务量,大大提高了企业造血力。

基于企业的运营建设,圆通得以在去年股东减持股份之际,借助低价、的“基因”推出的高中端业务的“承诺达特快”品牌,打开了新的蓝海。

据相关资料易知,圆通“承诺达特快”在时效上,同城、经济圈内和跨省重点城市都可实现即日达、次日达;在价格上,性价比高,市场优势较明显。如从上海至武汉首重为18元,较同类企业低。而注入了新力量的圆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去年的焦虑。

薄利多销式喂养,肥了规模瘦了腰包

圆通通过以低价在上半场“抢食”,以高价在下半场“抢时”的策略,在2018年业务完成量以高达66.64亿件,成功拿下快递市场的13.14%市场份额,较去年增长0.5个百分点。但这种薄利多销的运营模式,在为企业圈地和开拓战场时,也让圆通陷入了“肥了规模,却瘦了腰包”的新困境。

财报显示,圆通2015年至2018年的全年快递业务量分别为30.3亿件 、44.60亿件、50.64亿件及66.64亿件。而圆通2015年至2018年的快递业务单票收入分别为3.82元/票、3.75元/票、3.68元/票及3.44元/票。

以上者两组数据可看到,圆通的业务规模在逐年上涨,但单票收入却逐年下降,并未向“量越多,赚越多”的走势发展,反而呈现出量越大,赚越少的走势。

尽管单票收入下滑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圆通近年来借助科技之力,用电子票面、结构优化等方式降低了销售单价成本所导致的。很显然,圆通盈利能力在下滑,盈利与规模现有的走势与其打造的“薄利多销”模式下的走势,正渐行渐远。

值得注意的是,圆通“薄利”的被稀释,现已影响到企业运送端、派送端等环节的利益,各大环节的积极性,运营效率下滑等人力管理难题,层出不穷。据多家媒体报道,圆通经常发生,快递积压、滞留无人派送的问题。

,在这两年身处于市值大缩水期间,圆通还将主战线押在高投入的航空业务上,仅去年7月到9月这两个月期间,圆通在航空快递业务中的布局新动作就超过5个,这免不了让“薄利多销”的圆通,在资金上吃不消。

从市场地位的角度看,圆通在航空路线、飞机数量的增加,的确可以开辟高端商务市场、国际市场等新蓝海,也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发挥高质量、高速度等优势,强化内功。身处困境的圆通并没有畏畏缩缩而是大胆布局,此举可以说是具有魄力,又具有胆识。

但航空业务是一项高成本、回报周期长的烧钱项目投入,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高、资金压力也很大,圆通可以说是站在“高空中跳舞”,喜忧参半。例如,圆通在去年11月公开行365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36.50亿元资金;12月28日,圆通又向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转让其持有的公司2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这些融资事件很大层面上,都释放出圆通“缺”资金的信号。

综合看来,圆通的一低一高策略,让企业规模、市场地位等都得到了不错的反馈。但正所谓成也何萧,败也何萧,此策略也徒增了圆通内部的资金焦虑。

管理层大变,圆通增肥有望?

“业绩是人做出来的”,圆通似乎已意识到这定律。为提升营收效率,缓解资金压力和解决管理上的矛盾,其近来在内部人事管理上的动作频频。继2018年的A、B、G网三大人事调整不久,圆通今年4月17日,又发布了原总裁渝渭蛟卸任,潘水苗挂帅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新帅潘水苗的很大层面上代表了云锋基金,且其也是圆通在2015年获得云锋基金与阿里巴巴投资的重要促成人。而此次管理层的调整意味着股东云锋基金、阿里进一步向圆通内部管理层渗透,从幕后走到幕前。

严格意义上来讲,圆通“新力量的注入”以及“元老的回归”,既有利于企业加固和加厚企业管理团队壁垒,又有利于企业更加清晰地审视内部管理问题,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进而让企业从容地面竞争者的挑战。

而从股东渗透的层面上来说,有阿里、云峰基金这两座大靠山支持,对于正急需大量资金将烧钱的航空业务“喂养长大成人”的圆通而言,或是得到了一个“粮仓”,运营资金压力得到了缓解。

且阿里现已加大下沉市场的布局力度,业务输出量会进一步加大,而阿里的渗透能更好得为圆通赋能业务、流量等资源。这样一来,圆通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发展新业务,更好、更快地开拓新阵地,一举多得。

不过话说回来,新老势力的交汇也正考验着圆通的协调力与制衡能力,其能否成功完成过渡,实现两大势力的强强联合,还有待市场检验。但股东走向前台,意味着圆通的话语权被削弱,企业对外部力量的依赖也越来越大,而外部对圆通的侵蚀范围也在扩大。

总的看来,管理层大变对于圆通“增肥”带来了很多可能,这盘降本增效的运营大棋都已相继落子。而伴随着圆通管理层的相继就位,新模式运营下的业务都相继起步,新的一轮市场厮杀已在进行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