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制定降低物流成本政策措施
现代物流是培育产业生态、提升产业能级的关键要素,是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进出受限、要素流动不畅,依然是制约成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的瓶颈。今年7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产业新政50条”),明确了“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的具体举措。其中,明确提出的“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内容是成都现代物流服务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内在要求。
成都作为国家定位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全国性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向西向南开放的区位优势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为确保“产业新政50条”中物流有关政策措施落地,立足于更大力度支持国际物流通道、国际物流枢纽、口岸服务体系、物流现代化、物流模式创新等方面建设,降低企业在物流、口岸等方面运行成本,提高物流组织运作效率和供应链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成都市配套出台《关于创新要素供给培育产业生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产业能级物流政策措施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物流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力度,增强产业发展要素聚集能力,降低要素交易成本,优化产业投资环境。
作为西部内陆城市,成都在经济外向度、产业集中度等方面与沿海先发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广阔的市场腹地优势难以转化为城市竞争优势。如何做到物流“降本增效”?
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全面“提质降本增效”,除了《实施细则》提到的通过构建集“通道、枢纽、口岸”于一体的全物流体系之外,他们还将从创新物流供给、降低企业口岸和场站操作成本和提高物流组织效率三方面,进一步推动企业物流成本不断降低。
“主要是优化市域物流节点设施布局,加快形成与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相适应的物流空间格局。支持物流企业向专业化、定制化方向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的物流服务。大力推动传统物流企业延伸产业链上下游服务链条,向供应链管理、第四方物流等高端方向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等“多业联动”融合发展。”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府购买航空、铁路和公路口岸公共服务,降低企业货物在口岸的操作成本。对标国内先进枢纽机场标准,降低机场货站经营性收费。通过推行口岸“7×24小时”通关,实行口岸“单一窗口”服务,创新口岸通关监管模式等措施,提升货物贸易便利化水平。,还将推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支持城配专车、托盘循环共用等创新型物流公共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引进培育集成服务商并组建企业联盟,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构建便捷的城乡共同配送体系,大力推行“仓配一体化”运作模式,提升城市配送效率。支持推广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输方式运用,提升物流组织运作现代化水平。
城市配送是物流体系末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都市于2015年全面启动了国家商务部开展的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共确定家乐福、人人乐、沃尔玛、红旗连锁等三批次共108家试点企业,涵盖超市卖场、快递物流、专业市场、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等五类企业;纳入试点的标准化集中配送车辆达2000余辆(其中新能源纯电动货车超过600辆);设立新都、龙泉、双流等3个集中(共同)配送示范区,累计投入标准化仓储设施超过100万平方米;城市共同配送监管服务平台和监控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开通了面向试点企业的服务热线。两年来,城市共同配送发展模式渐趋成熟,相关规范和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配送效率显著提升。
为促进城市共同配送发展,在财政资金扶持方面,成都对试点企业在配送模式改造、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标准化仓库租赁、标准化配送车辆标识涂装、城乡配送末端公共服务站点建设等方面给予补助。在试点车辆通行政策方面,积极协调市公安交管部门,给予冷链配送试点车辆城区道路全时段通行权;优先保障试点车辆入城需求;允许纯电动货运汽车城区全时段通行和不受尾号限行。
据悉,下一步,成都将启动实施城乡配送末端公共服务站点试点工作,引导商贸、供销、邮政、电商、快递、物流等各类企业或社会组织等各类市场主体整合城乡配送末端服务资源,建设城乡配送末端公共服务站点。计划用3年时间,力争全市试点企业集中(共同)配送率达到80%以上,综合物流成本降低20%,初步形成“大型共同配送中心+城乡末端配送公共站点”两级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大幅削减非标载具,显著提升末端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有效解决城乡“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本文转自人民网,并不代表中国物通网()观点,更多有关发货技巧知识、骗术等资讯,欢迎搜索关注“物流单号查询”(快递单号查询)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询物通网小编快递查询
作者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