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标准亟待细化完善
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又将迎来转型升级的新命运。
近日,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专家分析指出,现代物流业稳定发展,离不开通行环境的优化、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1.5%
作为物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规划》明确,行业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其中,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左右。
在此前几年,我国物流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据统计,201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97.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3.1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物流业增加值达3.9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1%。
伴随物流行业迅猛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3年的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4.8%。
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截至201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0.3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1万公里;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35.6万公里,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001个,全国民用运输机场193个。2012年,全国营业性库房面积约13亿平方米,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754个。
,技术装备条件的改善也为物流行业发展助力。大多数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专用物流装备和智能标签、跟踪追溯、路径优化等技术迅速推广。
“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规划指出,“十一五”特别是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社会物流统计制度日趋完善,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
我国物流费用占GDP比率达18%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规划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快递咨询网顾问徐勇表示,在全球范围来看,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四大产业共同创造GDP。其中,物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对于促进内贸消费、进出口贸易、电商行业发展都十分重要。
不过,徐勇还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对于这一“基础性、战略型”产业,物流行业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物流费用高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8%,高于美国、日本和德国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高于“金砖”国家印度和巴西5—6个百分点左右。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物流业的领军行业,我国快递业却仍在低价竞争,“这是很不正常的。”徐勇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快递企业服务产品单一,同质化极为严重,企业间只有通过降低价格进行竞争。
细化分工形成一批物流标准
按照《规划》,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由2013年的18%下降到16%左右。
为达成上述目标,《规划》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减少行政干预,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
高企的路桥费、罚款等是物流行业的一大负担。徐勇向记者介绍,虽然没有明确数字表明过路过桥费、各项罚款在物流费用中的占比,但这个数字不会小。对此,规划要求,加强和规范收费公路管理,切实加大对公路乱收费、乱罚款的清理整顿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收费点,全面推进全国主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
《规划》还提出,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提升物流体系综合能力。
徐勇认为,提高物流行业的集约度和专业化,也有赖于相关标准的制定。比如从时限的角度,设定当日达、次日达、三日达、四日达、五日达的标准,便于物流企业提供更加层次分明、细化专业分工的产品。
《规划》对上述期待做出要求,完善国家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加强通用基础类、公共类、服务类及专业类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形成一批对全国物流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物流标准。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