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仓储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5月中旬~6月下旬,山东省商务厅与山东省仓储协会对全省17个市进行了仓储业发展情况调研。实地考察了45家企业,召开了17场座谈会,145家企业介绍了发展情况。对目前仓储业资源、发展中涉及到的政策环境以及影响仓储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
山东省仓储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2.01.20)发布,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 (包括自用和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国家发改委[2012]39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1月试点《营改增方案》,山东2013年8月试点。为了促进仓储业快速健康发展、加强仓储行业管理,商务部(2012年)发布《关于促进仓储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山东省物流仓储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得到优化与改善,需求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对山东省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随着山东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之政府开始对仓储物流的重视,现代仓储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对全省调研的189家企业;仓储面积1390万平方米 (其中冷库154万平方米/储存能力400万吨、货场536万平方米);拥有立体库企业43家;冷链仓储54家;10家企业储罐容积122.1万立方米;铁路专用线44条/93714米;2013年收入利润率10.3%、资产利润率9.5%。从行业发展状态看,有以下特点
市场需求增加,仓储企业快速增长,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仓储业转型升级,运行模式不断出现新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不断释放物流资源,并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服务功能,以企业集团内部服务为主,逐步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分离分设物流中心、合资合作物流公司和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配套等不同形式的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商贸物流加快发展,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电商在各地设立仓储中心等,带来较大的仓储物流需求,推动了仓储企业的快速增长。例如分离的物流企业23家;有加工包装的企业49家;市内配送的81家;质押监管企业30家;分拣拆零的企业26家;为电商服务的企业39家、占电商业务量的41%;为商贸流通提供配送的企业65家、占本企业业务量的38.7%、占商贸流通业务量的40%。企业向规范经营和专化服务延伸,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仓储物流企业群体。
供应链一体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得到快速发展和不断提升。
近几年来,全省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纺织、医药及农产品等行业不断整合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关系,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东营市、烟台市、日照市、青岛市、威海市依托港口、石油、水产品等资源为基础,加快推动产品的储存、配送运输等供应链管理。临沂市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建立了产品的加工、存储、配送的供应链系统。淄博建设危险化学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体系,加强危化品行业物流的推动和管理。工农商贸企业资源整合,专业化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模式逐步形成,出现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如以危险化学品物流为主的淄博正本物流,以水产品物流为主的德邦物流,以自营超市物流为主的威海家家悦物流,潍坊海王银河医药物流等。物流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如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有88家、供应链金融的17家、分销配送的56家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广运用。
机械化标准化设备、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
从调研情况看,全省现有物流园区329个,在建园区42个,物流园区资源逐步整合,信息化水平和园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园区内注入了大量物流企业,拉动了社会就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山东盖世物流、临沂天源国际物流园、威海国际物流园、淄博新星集团、滕州嘉誉干杂海货市场、菏泽交通集团等一批重点园区显示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调研的企业机械化作业率69.4%、140家企业叉车1316台、53家企业吊车283台、52家企业堆垛机281台、28家企业有分拣设备292套、自动化立体库巷道式19个/284组、144家有防火报警系统、164家警系统、99家企业拥有托盘67万个。机械化、标准化发展与应用,提升了企业的作业水平和竞争力。
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中有9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92家应用了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应用59家、客户对接系统87家;针对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应用开始普及,RFID、GPS等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监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动识别分拣、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开始应用,出现了网上交易、金融、检测、配送等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平台、电子报关等一批先进适应的信息化项目,为仓储业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电子商务、城市配送促进了仓储业发展。
山东省制造业剥离物流服务环节,推进了制造企业释放物流需求,从调研情况看,实施意见的出台推动了供应链一体化运作,80%以上的制造企业、95%以上的商超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施流程再造,并在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多个环节实施了物流剥离、合作和服务外包,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物流运行效率明显提高。胜利油田、银座超市、家家悦超市、新星集团等制造、商贸流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开展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实施城市配送和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明显下降;烟台齐畅物流、潍坊中百物流、青岛交运集团等39家企业为电商提供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服务;滕州三兴物流、夏津县福聚仓储贸易有限公司、滨州银河国际物流、莱芜市十八乐物流、淄博众生医药等65家企业为零售企业提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实现了零公里配送模式。城市配送中心55家、电子商务配送中心37家。电子商务、城市配送促进了仓储业的发展。
服务区域、定位及发展方向多元化。
从调研情况看,物流需求量及被服务对象的不断增加,服务区域、定位及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的空间不断扩大。特别是《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城市共同配送试点的通知》 (财办建 〔2013〕21号),推动了城市共同配送的发展,为企业的开拓创新、增值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调研的189家企业中,服务本市的68家、本省的36家、全国的70家、跨国的11家;区域配送中心50家、供应链一体化物流55家。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提高对现代仓储业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物流调整振兴规划及推动仓储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和意见的出台,仓储业的作用、地位和社会认知度显著提高。但从调研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和部门,对现代仓储组织形式和技术,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生产资料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包装、金融服务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念不甚了解,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代仓储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转型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在规划园区方面存在着随意性,缺乏整体统一规划、监管和引导,普遍存在散、乱、差现象,制约了仓储资源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仓储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仓储业的推进和发展。
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税赋不甚合理。
一是运营成本加大。随着人力、土地、燃料等成本不断升高,影响企业运营的各要素价格逐渐攀升,加上市场竞争加剧,服务效益难以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据调查,目前运输成本约占总费用的50%以上。仓储成本90%以上,仓储投入的收益率较低。一些企业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润状态下运行,缺乏发展后劲。
二是物流业税收管理、税赋不甚合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均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税目,现行的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 (包括运输、装卸、搬运)与服务 (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在实际经营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互相重叠,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收入,现今实行的“营改增”,税负不但未降反而增加,例如企业“营改增”前,营业税为5%或8%,“营改增”后为6%或11%,由于税收政策不同步,造成了无进项税抵扣,造成了税负增加。如车辆过路过桥费无增值税不能抵扣。,存在重复纳税现象。如,物流园区出租仓库,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缴纳营业税,还要缴纳房产税,除此之外还要缴纳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约占收入的近30%,过高和不甚合理的税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是一些企业的税收及扶持补助的政策得不到落实,据有些企业反映,比如“大型仓储用地税收减半”,由于企业名称不是某某物流公司,就不算是物流企业即享受不到此政策。
四是地方税源流失严重。由于存在散、小、乱,这些企业由于没有税务的资质,开据困难,有关政策尚未配套、落实不到位,造成税源流失。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