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驱动致超限超载屡**不止 专家:应综合施策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开展联动治超工作以来,公路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但部分运输行业超限超载现象仍很严重。多数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利益驱动是超限超载屡不绝的根本原因,应从源头入手,综合施策才是治本之策。
超限超载危害公共交通安全 利益驱动是主因
公路超限超载运输既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损害国家公路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也严重破坏运输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6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5年10年间,全国货车肇事导致重特大事故中,60%是因货车超限超载所致。
超限超载为何屡不止?“超载能拉低运价,如是私挖盗采的砂石,成本几乎是零,超载利润更大。”北京市密云区交通局副局长苏尚义一语道破玄机。
北京市交管局朝阳支队劲松大队的一线巡逻王泽地告诉记者,货车超载就想多拉快跑,多挣点钱,屡不止与执法条款力度不大有关。
“运输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不超载几乎赚不到钱。”湖南省浏阳市鼎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文对记者说。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赵建柱表示,利益驱动是主因,加之运输行业无序发展,还有法制不健全导致超限超载。
多部门联动治超 超载率由80%降至5%
据北京市治超办专职副主任张新介绍,我国治超大体经历三个阶段阶段是2004年以前,是路政部门路面单一执法阶段;阶段是2004年到2012年,是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超限超载治理方案,治超进入政府牵头、集中治理、部门联合、多种手段、注重长效阶段;第三阶段是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治超进入系统治超、廉洁治超的全新阶段,更注重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04年6月起,国家九部委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经过各方努力,公路联合治超机制逐步健全,源头治超工作有效推进,科技治超效能日益凸显,依法治超水平显著提升提升。
交通运输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全国干线公路平均超载超限率由集中治超前的80%以上降至5%左右。货运车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量明显下降,干线公路路况水平近五年提升1.88%,通行效率明显提升,路网平均使用寿命延长0.5年。
超限超载率下降与交通运输部不断调整治超举措有关。2016年9月,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将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统一为车辆生产标准,将六轴及以上车辆总重由55吨统一调为49吨,车辆管理和生产标准统一,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部门执法标准也统一。
2017年2月,交通运输部等36个部门联合签署备忘录,明确采取26项措施,对超限超载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货运车辆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等10种情形将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对失信当事人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进行限制或止,限制融资和消费,限制享受优惠政策。
经过治超人和全社会长期不懈努力,超限超载现象大为改观。“上世纪90年代公路运输一度‘逢车必超’,现在好多了。以北京为例,设有治超检查站的公路干线超载率都降至1%以下。”张新对记者说。
曾是超载重灾区的北京密云区,目前是北京市治超效果比较好的城区之一,超载率在0.5%以下。该区交通局副局长苏尚义告诉记者,标准统一后,认定简单了,流程简化了,利于治超。密云区治超成功经验是“政府真抓,借助‘电子警察’等科技手段,多部门联防联控,从源头治理,联合执法。”
该区对货车超载“人防盯守”,对超载车罚款,卸货,严打随意超限车,近还引入轴载动态称重监测系统(俗称“治超电子警察”)等科技手段治超。
“‘十三五’期间,北京将在远近郊10个区实现‘电子警察’全覆盖。”张新说,“这种设备能避免正面冲突、节省人力财力,实现24小时监控,全路网布控逢车必检。除北京外,浙江、广西、安徽、广东、江苏等10多个省市也安装试点这种轴载动态称重监测系统。”
治超治本之策从源头入手 综合施策
“目前公安执法部门对超载30%以上罚1800元,记6分。如果将罚分提至9分,或12分,甚至上升到刑法,超限超载情况会好很多。”王泽地说。
赵文建议从源头管控入手,细化各类运输车辆制造标准。“如某车核定载货为10吨,规定超载百分之二十即予处罚,那么此车从出厂制造时就从各类技术参数予以限制,车辆载重12吨时即无法启动或自动驻车。”
按运输货物类别或车辆类型实行分类管理。“凡用于生产经营的车辆必须到对口的部门登记许可,进入公司化管理方准参运。”这样安全管理和运输管理有保障。
赵文说,加强物流市场管理与引导,制定指导性运输价格标准。“让车辆在不超载的情况下依然有利可图,使运输行业有较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管理,打击非法拼装行为。
张新认为,坚持依法治超,尽快实现严重超限超载行为相关当事人入刑惩处,一般超限超载行为交管记分处理。要治本,还需综合施策。
“要坚持信用治超、源头治超,科学治超。实现治超手段由硬性经济处罚向运用信用约束方式转变,对严重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从车、货两个核心源头入手,努力将超限超载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优化运输结构,加快物流业供给侧改革,推进货运大数据监管平台建设,交通交管联合开展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张新对记者说。
本文转自中国网,并不代表中国物通网()观点,更多深度物流资讯,欢迎搜索关注“物流视界”(lsj56)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欢迎咨询。QQ2547636413
作者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