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专线“被平台”?
专线是公路货运生态中的一个庞大群体,也是目前面临发展困惑最多的一个群体。前端获客能力弱,末端配送难是大多数专线企业面临的痛点。
往常在淡季里,全网型快运企业会通过价格杠杆,补充大票货填仓;而到了旺季,这些大票货又会回到专线的手中。在2020年,快运切走专线的大票货的现象尤其明显。疫情期间,淡季被拉长,专线产能恢复率远远不及全网快运,大批量专线大票货流入快运网络。
与此,今年起,快运集中进入IPO阶段,多家快运巨头把日均货量目标定位于10万吨,随着快运网络货量的增加,分拣成本和“一公里”成本进一步下降,快运网络与专线的票均重量经济拐点会继续往上走,未来达到500公斤或者1吨都是很正常的,而且这个现象未来会成为常态。
在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以及专线的内生痛点影响之下,专线企业的命运无外乎以下几种要么是独立成长壮大,要么是拥抱平台走向整合,要么是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或转行)。
独立长大更需要勇气和内功
面对这个市场剧变的时代,经营困难的专线不计其数,有很多小专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消失。,也有很多积极寻求自身突破的专线企业目前活得还不错。
专线的市场规模大,但分散。由于没有网络支撑,很难建立时效稳定的全网服务能力,货源、资金、人才的稀缺都在严重制约着专线前进的脚步。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儿,每个专线企业都有自己思忖的答案。,能在重压之下独立长大的专线一定是真正的勇士。
正如福建兴干线物流董事长林春兴所说,现在专线的路越走越窄,只有具有特色的专线才能够生存。未来,除了专业性非常强的专线会留下,大部分专线会被平台和车队取代。
不谋而合,云南滇配通董事长庄苍松也认为,未来的一部分专线可以聚焦自己线路的专业化和个性化,这样也许会走得更远。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选择独立长大的专线企业,他们对自己的能力长短都十分明晰,往往选择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内精耕细作。运力有优势的就转型做车队;有货源资源的转型做三方服务。
还有很多夫妻老婆店式的小专线,他们生命力顽强,专注于低成本的运作和个性化的服务,也能活下去。这样的物流人一批批的层出不穷,满足了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即使在面对专线末端配送痛点的时候,在一些企业看来,这些困难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克服。
“末端成本高是专线的短板,但我不认为是坏处,因为专线的发展主要是货物结构来决定的。专线的货物结构需要转型,做你最有优势的货物,做大体量,做精专线。”福建金宏宇物流董事长孙春阳说到。
在广东佳杰物流销售总监张道海看来,专线的末端收派成本,相对于小票快运来说成本较高,所以工业、工程才是专线的优势。
选择独立成长的专线更需要勇气。细分市场的精准切分、组织能力的成长突破,都是高难度的关卡。,更多的专线“走向”平台,并相信这是更好的选择。
平台很多,分清类型很重要
专线的整合探索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十多年来,各种模式的专线联盟或平台层出不穷,为专线实现集约化进行了很多探索。目前,这些类型的平台主要围绕干线实体业务、货源端、末端配送等全链条业务场景展开。近两年,又出现了很多跨界整合平台,例如控货型平台和区域网+专线共建平台。
其中,三志、德坤、聚盟都是较为典型的新零担物流平台,虽然整合方式、合作紧密度不尽相同,但大家的目的都类似,即形成一张实质的网络,持续提升专线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大票零担这样一个细分市场,也因为这些平台的努力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以快兔、乐卡车联和物流宝为代表,大票零担货源端和三方物流的整合,针对多点交货痛点,实现一站式交货;,也通过优化服务,积极帮助专线拓展货源。
针对专线末端配送成本问题,以拼车宝为代表,专注于打造专线配送场景的新型数字化平台,致力于通过数据和科技的力量为专线末端配送做好拼车服务。
除此之外,以京东物流、苏宁物流、国美安迅物流,以及安得物流和日日顺物流为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控着物流订单的分配权,与专线的直接协同,如果探索出成熟的运营模型,同样有着巨大的降本空间。
近期涌现的以蚁链、青藤快运和中融泰隆为代表的“区域网+专线”共建平台模式,则通过聚合区域物流企业,凭借点点直达和无盲区配送的优势,为专线提供全国性落货、共配服务,通过平台对接各家已有资源,持续加密和下沉网络。
可以发现,能与专线产生协同的平台类型有很多。专线拥抱平台,可以享受到更多的IT能力、金融、场地、运力等全部或部分要素资源,也可以在前端为专线揽到更多的货源,为专线带来更多增量。在末端共配端,则可以通过货量集聚,实现成本的降低。
无论是前端货源整合、末端配送,还是新兴的整合平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从不同维度去实现整体的降本增效。
志同才能道和,判断和坚持是关键
不同的平台适合不同的专线,只有适合自己的平台才会为企业提供肥沃的土壤,让大家更好的生长。专线拥抱平台不仅需要“选得对”,更需要在做出选择之后“做得对”。
,专线需要的是清晰的自我诊断,明确自身的特点,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资源;第二,专线要做好知彼的准备,了解不同的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哪些不同的帮助;,一旦做出选择,专线要沉下心来,坚定信念,因为所有的平台公司都是在不断地尝试探索和创新,而创新难免试错。如果专线企业盲目选择平台,又患得患失,拥抱平台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其实,专线和平台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无论专线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重要的是,企业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去迎接市场变局,固步自封不可取。就像武汉艾信物流董事长艾华东所说,“就当前国内的物流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单打独斗,最终会走向灭亡,整合资源做大做强,使行业平台化、流程化、集约化是未来的一个必然趋势。”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运联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