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双11成社会共识 长三角快递包装减塑潜力达

快递知识 2021-03-28 13:13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在2020年双11快递业务量高速增长的背后,快递包装处理受到各方关注。日前,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团队发布《循环包装“屡战绿胜”:2020年快递业绿色包装节约潜力研究报告(长三角)》(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长三角的“江浙沪包邮区”应用循环快递包装的最大减塑量可达一次性快递包装塑料消耗量的39% ,一年的节约潜力将达10.35万吨,相当2019年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温州市的一次性快递包装塑料消耗总量。

但与此同时,要发挥出这一潜力需打通循环快递包装的“回收+处置”环节,形成闭路循环,比如将快递驿站、末端处理等纳入社会基础设施实现快递包装物的回收利用。

快递包装废塑料问题引起国内外重视

根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1月1日-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39.65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75亿件,同比增长26.16%,再创历史新高。近三个月以来,快递业务量实现从500亿件到600亿件再到700亿件的“三连跳”。根据预测,2020年全年快递业务量有望超过800亿件。

在业务量高速增长的背后,快递包装处理受到各方关注。2020年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说,一些新出现的生活方式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压力。日前,生态环境部正会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研究编制“十四五”时期美丽中国建设相关行动计划,以推动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中国政府接连修订了固废管理法律法规,出台了“新固废法”和2.0版“限塑令”,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塑料污染治理被提上关键日程。新固废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并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2.0版“限塑令”要求,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须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和快递行业近年来积极倡导绿色“双11”,推动快递包装物绿色化、可循环化,阿里巴巴、菜鸟和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等成为行业积极探索者。2020年双11期间,快递企业纷纷推出电子面单、可替代塑料包装、避免电商件二次包装、循环集包袋、在快递最后100米集中回收包装物等绿色物流举措,“绿色双11”成为全社会的新共识。

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20年双十一已经有超过1亿个快递包装物(含塑料填充物),在全社会快递代收点被回收利用,直接进入到快递包装二次循环。

长三角“江浙沪包邮区”循环快递包装最大减塑潜力为10.35万吨

报告指出,“江浙沪”二省一市作为传统包邮区,以不到全国1/40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超过全国1/3的快递总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快速、高效推动循环快递包装在江浙沪地区的探索应用至关重要。

报告采用“物质流”分析模型估算了长三角地区塑料包装消耗现状,系循环快递包装领域的第一份系统研究,为塑料循环包装推广应用提供了相关的环境核算依据。

据悉,长三角传统“包邮区”一共25个城市,2019年的塑料类包装消耗总量达26.7万吨,其中传统一次性塑料袋消耗量最多,达23.39万吨,接下来依次是传统一次性编织袋2.39万吨,珠光袋4836.23吨,泡沫箱4818.62吨。按地域分析,义乌所在的金华市消耗量最高,为7.15万吨;上海市位列其次,为3.79万吨;杭州市排在第三位,为3.21万吨。苏州市和温州市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位,消耗量分别为2.09万吨和1.31万吨。

报告数据显示:

若长三角“包邮区”能够在同城快递中100%应用循环快递包装,则总节约量可达4.69万吨,减塑量比2019年上海市一次性快递包装塑料消耗量(3.79万吨)还要高出0.9万吨。

若能够在同省快递中100%应用循环快递包装,则可减塑5.93万吨,相当于2019年杭州市+苏州市的一次性快递包装塑料消耗。

若能在整个长三角“包邮区”都采用循环包装,100%应用循环快递包装,则可减塑10.35万吨,相当2019年上海市+杭州市+苏州市+温州市的一次性快递包装塑料消耗总和 。

纵观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在同城和同省应用循环快递包装的资源节约潜力数据差别较小(1.24万吨),但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应用循环快递包装的资源节约潜力却达10.35万吨,这一发现从侧面说明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只有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背景下全面推行循环快递包装试点,才能够达到较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效果。

(本研究的范围、品种和应用场景为:在C端用循环编织袋替代一次性编织袋、循环塑料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和珠光袋、冷链循环箱替代泡沫塑料箱。根据企业提供数据和快递网点实地采访数据,报告假设冷链箱平均循环120次/个,而循环塑料袋/编织袋平均循环40次/个。)

循环快递包装C端应用尚存三方面问题

报告课题组通过大范围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循环快递包装在C端的推广应用目前存在三方面问题:

首先,从顶层设计来看,循环快递包装的大规模应用缺乏制度上的支持。谁来负责回收?怎么回收?产生的成本谁来付?政府、生产商、电商、快递公司、消费者在这个快递包装链条中都要承担哪些责任?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不明确,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其次,从执行模式来讲,循环快递包装协同和共享机制等领域缺乏在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范式。目前各个快递公司都在积极进行循环快递包装的探索,但是在探索过程中缺少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公共环境卫生标准更加严格的情况下,亟需制定循环箱/袋使用后清洗消毒规则等标准。

最后,从管理和消费理念来说,目前循环快递包装的推广还是缺乏相关激励性和惩处性政策,利益相关者参与积极性不高。C端的常温循环快递包装在应用最为广泛的快递企业之中也仅占其快递业务量的不到1%。

解决方案围绕“如何回收”和“如何处理”展开

报告总负责人、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表示,循环快递包装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产业链和生态链,使各个利益相关方达到协调和平衡。循环快递包装问题应和垃圾分类、减塑限塑政策结合起来整体进行考虑。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主体就像珍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就像项链,政府部门应该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将珍珠串在一起,分品种、分场景地推出细化实施方案,鼓励上海等地先行开展试点。

首先,应当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消费者责任延伸制。生产企业、商家、快递物流企业和消费者,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成本。在消费者端推行一次性包装收费政策+循环包装押金制,如:快递包装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袋向消费者收费1元钱,但是如果消费者选用循环包装,押金3~10元不等,消费者取出快递内件后,把循环包装送到家附近的快递包装回收网点或驿站网点,押金再进行退还。押金制还可以与个人信用积分等体系挂钩,如以个人信用积分作为担保免押金租借循环快递包装等。

其次,政府应牵头做各方的连接“中枢”。快递包装废弃物属于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应纳入地方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的建设体系中来进行治理。因此应由地方政府来牵头作为产业链各方的链接“中枢”,进行协同治理。

第三,长三角应先行“试点”。“限塑令”指出,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须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因此,长三角的“江浙沪”要在相应时间节点之前推行循环快递包装的示范试点,为未来全国的规模化应用进行有益的探索。

最后,利用新业态形成快递塑料包装循环闭环。如:快递驿站综合服务点,能够较好地实现绿色配送、绿色回箱;大型石化企业加油站,可以成为废塑料循环回收体系的服务网点……可将上述网点纳入城市公共建设配套设施,在资金、用地上予以支持,推进快递服务便民利民。

报告表示,上述循环体系的实现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如何回收”,二是“如何处理”,打通循环快递包装的“回收+处置”环节,形成塑料包装的系统性闭路循环,将对生活垃圾减量和减少海洋垃圾污染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中国发展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