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交通水路货运前三季度逆势增长全线“飘
今年以来,海宁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紧紧围绕“水运复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水运基础建设和航道、港口布局,全力实现水路货运逆势增长全线“飘红”。1-9月份,海宁全市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27万吨,同比增长26.2%;海河联运238万吨,同比增长14.4%;完成集装箱10680标箱,同比增加6287标箱;货运量517万吨,同比增长4.6%;水路货物发送量195万吨,同比增长46.9%。
整体规划,航道升级显张力
完成海宁首条三级航道--杭平申线海宁段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3.2亿元,实现海宁航区“通江达海”。改造提升杭平申线复线(辛江塘)、硖尖线航道等,全力打通海河联运瓶颈,目前杭平申线复线(辛江塘)被列入省级重要支线航道,纳入海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民主桥等沿线农村桥梁均按准三级通航标准进行改建提升。加快推进京杭运河二通道海宁段重点水运项目建设,目前,航道护岸搅拌桩、前进服务区桩基、世纪大道桥下部结构及团结桥桩基正在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完成17%,其中航道工程完成7.6%,桥梁工程完成24%,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为总投资的42%,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优化布局,港区整合强实力
加快“五区十四码头”建设,港口码头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提升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截至目前已建成作业区2个、公用码头5个。吸引中粮面业(海宁)分公司、浙江万凯有限公司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与浙江宝隆米业有限公司、海宁上运物流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合力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构建“一环、三带、三区、多特色”的沿河产业总体布局。即打造高等级航道水运产业环,形成以粮食产业为主的长山河产业环,以新能源产业为主的六平申线产业带,以集装箱出口产业为主的杭平申线产业带以及以煤炭、建材等大宗物资为主的杭海线产业带。推动海宁市首个集装箱专用码头海昌作业区的开工建设,促成海宁尖山码头与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经营协议,截止9月底,共计完成7771标箱/泊位吞吐量,基本实现2-3班/天船时和60-90标箱/天工时效率。通过“公转水”形式为腹地企业提供规模化、集约化、效率化的集疏运解决方案,有效为企业降低运输单位成本。目前,已有10家腹地企业加入集装箱海河联运队伍中来,还有更多意向企业前来接洽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立足水运,物流平台优服务
引入国内首家“智慧水运”专业物流服务平台——新船帮系统平台,将传统的航运物流、港口码头、公路短驳与互联网相结合,广泛链接水运物流企业、港口码头、船主、车主等行业资源,实现水运物流产业链的整合,推动大宗货物水路运输辐射全国。截至目前,新船帮系统平台共有注册认证船舶64142艘,总载重吨位约8803万吨,船主用户共计62157人,货主用户19971人,码头用户6785人,开辟航线3233条,覆盖21个省区,117个市平台,发货总量达9440多万吨。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作者中国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