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模式——物流行业的必然未来
有人说O2O不就是“线验线上购买”吗?照这样的说法淘宝京东苏宁国美老早就实现O2O了?如果不是简单的线下到线上,体验到购买,那么O2O到底是什么呢?
用户到淘宝和京东买东西,和商家不必见面,就得到了想要的商品。对于他,几乎所有的动作是在网上完成的,包括了支付和评价,甚至退货和投诉。至于用户先到国美苏宁去体验,然后到京东淘宝去购买,这其实就看成是一种互联网时代的嘲讽罢了。
物流行业就不行,客户从物流B2B信息网上得到了相关的信息需求,从发货一直到收货,都必须在线下面对面实实在在的进行。服务行业的问题是人的因素大,再加上没有确切的行业标准,用户就不可能在线上找A商家购买,线下找B商家体验,也不可能不跟物流业者见面就完成你想得到的服务,即体验和购买无法分离。
根据O2O的属性,服务业是天然适合O2O模式的。比如餐饮,就算你在网上团购了,仍然要到店里去消费和体验服务,这个过程谁也替代不了,因为这类型的服务必须是面对面才能完成的。笔者认为强烈的线下属性是大部分O2O的本质属性。
既然说物流必须在线下完成,那客户用户为什么要到网上来呢?
从90年代起,物流就有供需的信息服务,从BP机到客户端,后来到信息发布网站(BS),交易大厅,再到现在的移动互联应用,物流行业一直在解决的问题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因为物流链条长、参与环节多,且具有跨区域、跨产业等特点,交易、服务的一方永远都在动态中,而且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同一交易和服务的地区,客观上形成了信息获取的难题,且很多交易都是偶发交易。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有强烈的降低信息获取成本的需求,很长时间物流行业的B2B网站遍地开花,如海运网、锦程网、航运在线、环球运费网等。
,目前物流B2B信息网站也带来相应的问题一方面货主的货物没办法保障,出现大量的丢货和骗货;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运费收取得不到保障。主要的问题是传统的物流B2B网站缺乏信用和支付体系来支撑,单纯的线上,而服务无法延伸到物流线下。
传统的物流B2B信息网站解决了部分信息不对称问题,当成交和交接货物后,物流公司和货运代理就在线上和线下消失了,货主失去了控制,有时候发个货就跟也差不到哪里去。即使目前的部分物流信息网和交易大厅也推出了很多诚信产品,仍然无法根本解决客户想解决的安全保障问题。就像某些餐饮点评的软件,你上线来看到饭店倒是不少,但看别人点评有好有差,决策全凭自己判断,非常的纠结。这个如果就算可以叫O2O的话,应该也是一个开环的O2O,交易双方不一定会再回到网上来。那为什么客户要再回到网上来呢?
上面说,点评是有问题的,因为所有评价都是依据评价者的感觉,自然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如淘宝的策略一样,你针对每一笔交易进行评价,这个诚信度的可信度就非常高了。,如果客户在收到货物后才付款,风险也大大的降低。这就是客户为什么还要回到网上来的意义,那就是信用。
一个真正闭环的交易,一定是从订单到付款的全部过程,物流交易是以客户与物流公司交接货物完成开始的,如果你先付了运费,你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货物和运费的双重风险),你后付运费没人敢给你垫资(即使垫资也有货物风险),货主服务缺少担保,因为这种交易的偶发性的成本是信用成本。一般的物流信息网跟团购点评网一样,没有积累交易行为评价,这样就很难形成信用,加上不能做交易的担保,那么客户确实没有必要再回到网上来。比如,国内运输,很多货主客户都是因为在物流信息网上找车吃过亏,终放弃了物流信息网的信息获取渠道。
所以说,客户回到网上完成当次交易是次闭环,客户不断持续的在网上完成交易就形成了不断的闭环循环,这才是闭环的可持续的O2O,也是有价值的O2O。
就像找饭店一样,交易双方到网上来是为了快速找到对方(甚至可以进行比价),成交。,就像网上买货一样,陌生的双方应该有相互控制的手段,货主客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物流公司甚至是现场操作环节的所有信息,物流公司在完成服务后能快速的收到相应的费用。对于一次服务,双方都可以相互的评价,甚至可以跨区域的进行争议的仲裁和处理。这样不但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也可以让讲诚信的交易方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生意,真正把交易双方“粘到”互联网上。这不单单是一种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应该是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必然结果。
综上,O2O不仅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也可以解决交易不对称和信用不对称,这样才是未来有价值的模式。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