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与快递 若即若离的“中国合伙人”
刚刚过去的“双11”,阿里巴巴拿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350.19亿的支付宝交易额、超过1.5亿件包裹,占据了中国当天80%以上的快递订单。
这也让参与淘宝和天猫递送的快递公司们赚得盆满钵满,很多快递公司在“双11”当天接到的订单量,超过了平时的一倍。
而在今年的“双11”,自今年上半年成立后一直低调前行的“菜鸟网络”也高调亮相,“双11”期间相关数据共享,与全国快递公司的协同配合,均由“菜鸟网络”承担。
对以“三通一达”为首的国内快递企业来说,没人愿意放弃在以淘宝领衔所创造的电子商务递送市场上分一杯羹,这也是几家快递公司参与投资“菜鸟网络”的重要原因,,不管是此前的合作还是对“菜鸟网络”未来建成后的设想,作为阿里巴巴“地网”重要一环的快递公司们,与之的关系一直是若即若离。
统一调配难实现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物流递送效率,早在2011年,阿里巴巴及其金融合作伙伴就曾宣布一项物流战略,承诺一期投资200亿至300亿元人民币,逐渐在全国建立一个立体式的仓储网络体系。2012年5月,天猫又宣布与包括邮政在内的九大物流商结盟,希望通过汇集物流服务商的服务信息,将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各环节合作伙伴整合起来,并从上而下打通。
这其实也正是“菜鸟网络”的雏形。
“三通一达”快递公司中其中一家的管理层就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原来在淘宝和天猫的物流团队,现在已经基本切换到了“菜鸟”去工作,目前,“菜鸟网络”与相关快递公司的系统进行了对接,双方实现了信息互换,“菜鸟”提供订单信息和预测,快递公司则提供配送进程状态。
在今年的“双11”,“菜鸟网络”又将上述数据信息向商家开放,并推出了物流数据雷达服务,对商家的备货、消费者购买行为、物流服务能力进行预测,并与国家气象局、交通部实时发布的天气、道路情况进行同步运算,把未来半天至七天的预测结果反馈给快递公司,以帮助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做决策。
这样的合作模式,其实已经在过去两年的“双11”期间进行了两次尝试。“这两次"双11"的尝试,我们明确了阿里集团不做物流,也就是我们不介入物流运营。”阿里巴巴集团参谋长曾鸣曾公开对媒体表示,“我们也下了一个决心,中国需要一个仓储的全国网络,中心仓的全国网络,这件事我们不牵头做,大概也没人能够牵头去做,所以我们还是下决心牵头去做。”
于是在2013年1月22日,中国智能骨干网(即“菜鸟”)的诸位股东与部分金融组织在系列闭门会议之后,确立了通过千亿级投资基础设施,以建立支撑日均300亿元的销售额,并确保全国范围24小时内送达的网络。
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全国几百个城市通过“自建+合作”的方式建设物理层面的仓储设施;二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立基于这些仓储设施的数据应用平台,并共享给电商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供应链服务商。
在马云的设想中,“菜鸟网络”的平台应是共通的,依靠社会化分工,通过统一调配,将一个货物的配送分解成各个环节,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交由多家快递公司共同完成。
但问题是,快递公司是否愿意被纳入这张大网中,接受“菜鸟网络”的统一调配,从一个全流程的独立参与者,变成一个局部环节的平台参与者,彻底转变成阿里平台的一个“附庸”?
“现在各个快递公司都有自己完整的仓储、分拨中心和信息网络,要联合快递公司就并非易事。”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物流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信息化专家黄刚指出。
据记者了解,目前,占据淘宝递送主力的“三通一达”等快递公司,都在加大仓储、分拨中心、车辆、信息网络等的布局,而且布点有很大幅度的重合,东部密、西部稀,一二线城市密、四五线城市稀。在同一个城市,“三通一达”都有分网点,每个网点都有自己的仓库、接驳车、收派员、信息系统。而且各家都是直接与淘宝或者天猫的卖家接触,各自为战抢生意。
“"双11"那几天只能算是特例,而且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统一调配,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怎么可能听从一家的指挥?统一调配后,利益又怎么分配?”“三通一达”快递公司中其中一家的管理层对本报记者坦陈,目前,电商递送的服务标准还主要是由快递企业来主导,谁能承受更低的价格、谁的网络铺得更广,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而对很多卖家来说,对时效的要求也并不是很高,反而对递送价格更加敏感。
若即若离
尽管并不看好“菜鸟网络”未来的模式设想,但包括顺丰、“三通一达”在内的民营快递老板们,并没有游离在“菜鸟”之外,而是通过股权投资,选择与马云绑在一起。
按照已公布的股东结构,“菜鸟网络”的注册资金50亿元,天猫出资21.5亿元,占股43%,为最大股东;银泰出资16亿元,占股32%;复星集团与富春物流各投资5亿元;顺丰、圆通、中通、韵达、申通各出资5000万元,分别占股1%。
据记者了解,在“菜鸟网络”成立后的具体运营中,顺丰和“三通一达”并不参与决策,不仅没有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定的席位,“菜鸟网络”到各地寻找合适的土地和仓储资源,也不会与已经拥有部分土地和仓储资源的快递公司商量,而对于未来具体的合作模式,几家也并没有进行过细化的商讨。
“未来菜鸟网络能做成怎样,谁也说不好,也没人看得清,但至少它连接的是巨大的电商市场,这是任何一家快递公司都不想放弃的,现在投资入股,也只是为了防止自己被边缘化。”上述民营快递管理层告诉本报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三通一达”的领军企业申通速递董事长陈德军,此前也在不同场合表示过,申通投资菜鸟网络主要是“给面子”,而且未来申通还是会继续打造自己的网络和平台,而与菜鸟网络共享仓储的可能性也不大。
事实上,此前主要负责门到门递送的“三通一达”,自2012年开始也陆续启动了“电商仓配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各地租用和购买仓储资源,为B2C的电商提供仓储+配送服务。
圆通速递的一位高层就告诉本报记者,公司已经成立了专门负责“仓配一体化”的事业部,今年计划大规模推进。
“未来可能会出现各方资源都在核心节点城市争建仓储资源的情形,最终谁的资金实力强、圈地范围广,谁才可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一位行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预计,也不排除阿里通过修改相关标准(比如让消费者下单时选择一天送到还是两天送到还是三天送到,或者选择“时效最快”,“成本最低”,“最安全”,“服务最好”等),让快递公司在阿里的标准下通过平台来竞标电商递送业务,不过,这样的转变,也需要得到卖家和买家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