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隐疾对症下药 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的食品大多依靠冷冻冷藏设备保鲜,而不少民众却表示,对于食品质量安全“防不胜防”。笔者认为,食品质量安全并非“防不胜防”,而需要对症下药,这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 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已高度重视,并陆续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市场。但食品物流安全仍是许多食品生产企业的短板,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冷链物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更是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市场开发的重要时期,冷链物流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保鲜是重点,也是难点。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市场,“十二五”期间,食品零售额、餐饮收入预计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新鲜冷冻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供需不平衡给冷链物流市场带来了无限商机,但能否把握机会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个保证食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供应链系统。一个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是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组成。冷链物流要求食品在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但由于我国食品冷链尚未形成完整体系,部分产品在流入市场后存在冷链中断的现象,冷链中断已成为食品保鲜最大的难题。2012年6月,《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的发布对冷链物流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志着我国冷链食品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严格的技术标准规范下,实现冷链产品的“无缝对接”指日可待,相信食品安全事件也会来越少。 中国冷链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完善法律法规,更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及企业带来的先进经验,,还需要食品物流各环节协调机制的建立、食品物流技术的提高等一系列条件的支持。唯有多方配合,冷链物流企业才能真正做到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