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的全程冷链竟是空头支票
快递知识 2019-11-07 08:47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第一物流全媒体报道 兴致勃勃从网上订购蔬果、海鲜等生鲜食品,收到后却发现冰袋已化,水果、海鲜坏了一大半——相信类似的情景很多消费者都遭遇过。 生鲜食品电商眼下是资本追逐的重点行业,以本来生活、天天果园、中粮我买网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平台正逐步加大扩张步伐。,网购生鲜逐渐成为一种消费趋势后,背后的送却成为最大的掣肘因素。 在网上想买到新鲜的蔬果,到底有多难?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两地走访调查发现,目前主流生鲜电商平台分为自建冷链配送队伍和外包第三方物流两种模式,但一些平台的专业度和配送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在从仓库-配送站点-消费者的配送环节中,存在着“断链”、超出保鲜温度等问题。 各大生鲜电商喊出的“全程冷链”,到的配送环节却成为了“冰块冷链”。出于成本考虑,部分配送站点甚至舍弃了加冰块保温的环节,直接使用泡沫箱在高温下配送冷鲜食品。 探因“冰块冷链”意在压低成本 虽然各生鲜电商都喊出“全程冷链”口号,但在落地配送环节却大相径庭,这背后是有出于成本的考虑。 据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在微特派的核心业务冷链配送中,有本来生活、东方CJ、1号店、易鲜坊、唐朝农庄等8家合作客户,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其冷链配送服务费用16~20元/单,首重1公斤。 在这些生鲜电商网站的对外介绍中,均称使用严格的全程。不过,在实际递送环节中,配送入宅时“泡沫箱+保温冰袋”开始成为通用模式,甚至在常温下进行。 据北京一家冷链设备厂商负责人徐先生透露,目前针对全程冷链已有成熟产品,如专业冷藏车上搭载的品质劣变监测装置、品质信息预警设备等。如电商平台要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全程冷链标准来执行,采用专业冷藏物流车配送入户,成本太高昂,平均价格约在300元/单左右。 相比之下,更多企业愿意寻求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低成本的冷链运输方案“目前保温泡沫箱价格在2~3元、降温冰袋价格在0.5~1元左右,配送设备成本较低,而且还可循环回收使用。”徐先生说。 曾为本来生活网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的北京某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主要采用的还是“二段式”半程冷链,即依托城市间干线冷链运输,以城市冷库做节点,配合保温措施完成配送上门。 “借助第三方承运商冷链配送,虽然可节约成本并快速复制到全国范围,但一件货物从生产基地到消费者手中,要辗转经多家物流商,在中间的流通承运环节一旦发生脱离冷链,电商平台很难进行实质性管理,这会很容易影响产品和服务品质。”该人士表示。 还有不少电商平台选择了自建物流。截至目前,顺丰优选、中粮我买网等都纷纷建设自主全程,实现全程运输环节的温度控制,来保证物流配送速度,这也带来高昂的前期投入。 “自建冷链配送的重资产模式,对中小电商的成本太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北京一地为例,冷库平均租金约在2元/平方米/天,即便是5000平方米的中型仓库,也意味着每年要付出近400万租金成本,再加上硬件设施、人力等因素,每单生鲜品类的配送成本要占比30%以上,“价格较低的水果等产品,几乎不赚钱”。 隐患温度变化大 “伪冷链”难满足保鲜需求 ,在生鲜冷链物流的配送中,各类蔬果、冷鲜肉等不同品类货物,对保鲜所需的储藏和温度也都不尽相同,使用简单的冰块物理降温手段,很难全部满足保鲜需求。 以冷鲜肉为例,据《鲜、冻肉运输条件》(GB/T20799)规定,将冷却肉(冷鲜肉)从一个保鲜库运送到另一个保鲜库,或从保鲜库到零售商的过程中,运输时间少于4小时的,可采用保温车(船)运输,但应加冰块以保持车厢温度;时间长于4小时的,运输设备应能使产品保持在0至-4℃。 据了解,假如冷鲜肉始终处于0至-4℃的低温中,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繁殖都能被抑制,肉毒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毒素的速度也会大大降低。但一旦冷链断裂,环境温度上升,细菌将会加速繁殖。 据中国制冷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由冷链物流运送的水果、蔬菜等易腐食品应全程冷链配送,但由于缺乏低温保障,在从分销点到消费者家中这一段配送路程,最容易出现“断链”。 “严格意义来说,国内食品电商所推行的冷链配送,许多只能称之为‘伪冷链’。”阿里巴巴研究院物流专家粟日指出,生鲜冷链是指在货物从仓库-配送-消费者等各个环节中,始终要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全程的温度监测、控制要达到一定水平,“简易的冰块配送,很难将温度维持在稳定状态下,波动段较大,尤其是在高温中,冰块很容易升温融化,导致产品不新鲜甚至腐败。” 痛点冷链资源稀缺 缺乏统一标准 中国物流联盟的一组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冷库容量共20469713吨,冷藏车辆仅有2.9万辆。早在2010年推出的国家农产品冷链规划中,提出目标也只是到2015年果蔬冷链流通率达20%、冷藏运输率提高到30%,这远远低于发达国家90%的标准要求。 粟日认为,目前国内冷链资源太过稀少,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生鲜电商的市场需求。据《阿里巴巴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仅2013年生鲜品类销售额同比超194%,是食品中增长最快的品类。但对应的冷链配送由于缺乏资源和统一标准,导致物流成本与生鲜产品平均销售额呈现倒挂状态,也催生了市场上常见的“冰块冷链”。 针对生鲜冷链配送的标准不一,业内也即将出台系统化的统一标准,有望解决“一公里”环节的“冰块冷链”。 7月1日,《天津市冷链物流储运销地方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部发布的针对冷链物流的系统化标准。其参考美国、日本等国家模式,对果蔬、水产、畜禽肉等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做出标准化规定,涉及车辆、保鲜容器、服务平台等多项标准。 天津模式之前,国家也曾多次针对生鲜冷链推出过相关标准与政策,2010年国家发改委推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4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和标准委也有水产品冷链等标准。 ,全链条的生鲜标准要推向电商平台,须先解决渠道分散难题。其根本问题在于,生鲜冷链市场覆盖肉食、水产品、果蔬等,流通渠道、生产基地高度分散,不仅一直缺乏系统性的标准规范,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很难推动。,真正的生鲜,一定要贯穿生产、采购、储运、销售的全链条,标准也要贯穿始终。否则半路标准、环节标准再好,也难以保证全程不断链。 本文同期刊载于7月10日《现代物流报》第A11版 |
上一篇:“互联网+”释放冷链物流活力
下一篇:宋汝祥:让冷链生鲜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