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递格局正重构 中国快递要争一席之地
快递知识 2019-10-26 09:26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数据显示,2016年,亚马逊FBA为全球卖家配送超过20亿件商品。 2016年的国际快递市场可谓风起云涌。前有史上最大快递企业收购案—FedEx成功收购TNT,后有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宣布进军快递物流市场。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快递企业布局海外,国际快递市场格局的变化也将对中国快递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4-1=3,对手更强了 5月25日,成立于1946年的TNT在创立70年后成为历史。在中国被称为“四大国际快递企业”(以下简称“四大”)中成立最晚的FedEx以44亿欧元成功并购同为“四大”之一的TNT。尽管近年来大型跨国企业间的同业收购屡见不鲜,但这宗收购案的规模和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在快递发展史上均属首位。 发轫于欧美的“四大”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把握先发优势,长期占据国际快递市场领先地位和产业链顶层,代表着快递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即使在中国稳坐“快递第一大国”宝座的今天,中国快递企业仍一直视“四大”为对标的对象。 “四大”成为“三大”,对国际快递市场最直接的影响是FedEx携TNT欧洲与东南亚网络和自身全球最大航空货运网络之威,提升其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虽然旧的市场秩序已被打破,但在新的市场秩序中,近年来强势崛起的中国快递企业将面临更高的产业壁垒和更强劲的对手。 特别是那些以欧洲和东南亚地区为跳板布局全球市场的中国快递企业,将承受更大的竞争压力。作为全程全网的现代服务业,快递业向来是“赢者通吃”—领先者一旦坐稳领先地位,后来者反超需要耗费极大的资源和成本。 但中国快递企业并非毫无机会。对FedEx而言,吃下TNT并非易事。业内人士预计,双方彻底完成并购后的融合过程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这宗现象级的并购在增强FedEx实力的,也在考验它的能力。不管并购会为中国快递企业带来更大的机遇还是更严峻的挑战,刚刚形成的市场秩序都远不如旧秩序稳固。强大对手立足未稳之时,正是后来者打破市场秩序最佳的时间窗口。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中国快递企业掀起一股“出海”的热潮。除中邮速递依托万国邮联体系和邮关合作的资源优势、顺丰在海外自建货运网络外,其他快递企业在“向外”发展时依然保持加盟制的“出厂设置”,主要客户也多以海外华人华侨为主。 那么,这些快递企业在2017年以及更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需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快递市场如鱼得水的加盟制,是否能让欧美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消费者买账?仅从中通赴美上市的过程来看,加盟制作为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确实获得了美国资本市场的认可,但这与获得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要打开全球市场,美国是重中之重。,在“出海”的航程中,中国快递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1+1>2,模式更多了 2016年,能与FedEx收购案相提并论的国际快递市场大事件,还有FedEx的大客户亚马逊宣布进军快递物流市场。尽管在此之前亚马逊实际上已涉足快递物流领域多年,但其将“自建快递物流网络”作为企业发展目标正式对外公开,依然给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 受这一变化影响最大的当属FedEx和UPS。亚马逊的举措实际上已经宣告,即使是世界上最出色的两家快递企业,也无法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快递物流服务需求。尽管亚马逊、FedEx和UPS一直宣称彼此间不受此举措影响,并将一如既往地发展多年来所保持的良好合作关系,但亚马逊所建立的快递物流网络与FedEx和UPS之间事实上已经形成同业竞争。 让亚马逊如此有底气的是其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亚马逊快递业务量约为10亿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FedEx在2016财年的快递业务量约为30亿件。这意味着亚马逊的快递业务量已达FedEx的三分之一。即使在全球范围内,能达到这种业务规模的快递企业也寥寥无几。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看,亚马逊拥有不输于阿里巴巴的云计算技术水平和不输于京东的自建快递物流服务体系。与走社会化协同物流路线的阿里巴巴和走自建物流路线的京东相比,亚马逊目前的快递物流战略也像是两大中国竞争者的折衷版本。其目的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开放的平台属性决定了亚马逊乐于成为快递企业的大客户;另一方面,当亚马逊发现自己可以凭借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从自建快递物流网络中获益(特别是与会员服务相结合)时,它也不可能放过这个商机。 对中国电商企业而言,亚马逊无疑是国际电子商务市场的领导者和样板,其快递物流模式一直备受关注。尽管起点不同,但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快递物流模式正在逐渐向亚马逊的“折中版”靠拢—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逐步扩大自建仓储网络;京东自建快递物流网络正式对外开放。究其原因,激烈竞争多年后,双方都意识到电商快递物流领域的复杂程度之高,是一道需要考量企业发展成本、资源、效率、质量和方向的综合题,单纯地依靠社会化协同或自建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2017年的“大”和“小”“长”和“短” 基于上述国际快递市场的格局变化,“大的越来越大”和“小的越来越小”的格局分化,与“长的越来越长”和“短的越来越短”的链路分化,都极有可能发生在2017年的中国快递市场。 “大的越来越大”,是由于国际快递市场领先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中国快递企业欲与之竞争,必然也要不断扩大自身规模。特别是在资本更多地介入后,中国快递市场有望在数年内从目前的多头竞争格局调整为服务价格和质量更稳定的寡头竞争格局。依托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潜力,规模扩张将是中国快递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主旋律。而如何在规模扩张的,提升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有效发挥规模扩张的优势,将成为中国快递企业赶超国际同业领先者的关键。 “小的越来越小”,是由于国际快递市场精细的社会化分工经验正在逐步传导至中国。在领先企业已经树立行业壁垒的前提下,后来者基本不可能再建立起拥有全球或全境流通能力的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切入市场中的某一个细分领域,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以菜鸟网络为例,其服务供应商多为心怡科技(负责仓储管理)、万象物流(负责落地配)和理物分拨(负责分拨规划)等专攻某一细分市场领域的中小企业。 “长的越来越长”,是由于国际快递市场领先企业多为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并非仅仅局限于快递业务,这也将成为未来中国快递企业普遍的转型方向。与只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相比,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为多个行业提供供应链一站式解决方案,并能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地位更高,不可替代性更强。 “短的越来越短”,是由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在国际快递市场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传统快件处理流程的链路。实际上,今年“双11”期间,部分集中发货的快件已可实现从发件地不经过任何分拣中心,直达派件网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快递业的信息传播链路越来越短。快递员通过手持终端设备可随时联系企业总部与消费者两端,信息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2017年,中国快递企业将更多地参与到全球流通领域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快递业在探索建立真正拥有国际竞争力的“快递航母”之路上,将考验政府和市场主体是否拥有足够的远见和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