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谁会想不开去当快递员呢?
快递知识 2019-10-25 13:53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假设你拥有这样一份工作露天作业,长期睡眠不足,没空吃饭,全年无休,大概率不上社保公积金,随时面临罚款,被贼惦记。 交通工具只有3个轱辘,但要在1年时间里跑满绕地球1圈的行程。每天穿行70公里,把至少80个盒子在3小时内完好交到更多陌生人手里。 一年酬劳至多能买下北京4环~5环间的1平米住地。如果靠光合作用活着。 …… 你可能马上就会控诉。但在目前,国内至少有200万人从事这份工作。平均5人中,就有4人来自农村,且月薪低于6000元。“富士康都比快递公司有人性。”这是其中一人对雇主的评价。 有关快递员的公众议题日渐增多,企业主也在表态。他们有人带快递员上市敲钟,有人提供高于县长的收入。但很多迹象表明,快递员境遇正加速滑落——原因在于业务暴增带来的消化不良,以及撇开基层员工,源源不断涌向那些未来设施的资本。 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过去十年间,国内快递业务量以40%的复合增长率突进,2015年已增长24倍,2017年又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倍。紧随而来的是——爆仓。 在浏览器输入“快递爆仓”,有3万多条相关新闻趴在那。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讽刺的是,2011年“被倒闭”的圆通,去年初又成了受害者,连谣言都一样。这些谣言还卷入了其它加盟制快递公司。事实上,倾泻的包裹每年都要冲垮它们的部分网点几次。 一个多月前,圆通在上海的一家网点被曝老板跑路,原因是经营不善。这里的包裹就像大萧条时期被倒入河中的牛奶,宁愿丢在路边,也没人派送。这是因为派送产生的利润根本不足以抵消营业成本。延误一件的罚款,就能吞噬派送数百件包裹的经济效益。 面对成千上万的包裹,不产生延误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手严重不足。过去十年,快递从业人员的增速只有业务增速的一半。高强度劳动和低薪吓跑了从业者,近一半的人会在一年内离职。 留下来的要改变身体构造。“我不喝水。”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这样就不用上厕所。”而这在医学上被归入引发肾结石的诱因之一。 尽管如此,包裹还是无休止地被运来。包裹激增的那几天,有人还动员亲戚派送,但从任何角度看,这些人都称不上快递员。 图片来源网络 羊毛出在快递员身上? 仔细读读快递公司的财务报表,便知道一线员工身上正发生什么。就拿申通快递和圆通速递来说吧前者在2015年、2016年,支付给8153名员工,用于管理、销售的平均费用分别是1232元、1545元(非月薪)。圆通速递还不如申通,同样统计标准的计算结果只有896元、987元。 两组数据的涨幅是25%和10%,但都不及内部快递服务营收的增速。公司在其它领域的收入还在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公司营收增长很大程度上寄托在基层员工,以及那些数量庞大的加盟商身上。但大部分人压根儿就没得到令人满意的回报。 另一些月薪负增长的快递公司则如下韵达速递2015年、2016年为5082元、3746元,涨幅-26%;顺丰速运2015年、2016年为1.04万、6333元,增幅-39%。 (注图为韵达2016年年度报告,支付职工销售、管理薪酬部分。其中2015、2016年度为2112元、2610元。按照上述薪酬/总薪酬的占比,以及相仿的单价,可粗略推算申通、圆通2015、2016年度支付给员工的平均月薪水平在1410~3680元之间。) 不知情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公司的发展出了什么麻烦。但事实上,它们活得很滋润,营收和利润每年都在扩大。 ,除了单件利润。2010年,暨南大学快递业研究中心的一名主任预测,低价竞争过去了。可是那之后,快递平均单价每年都在下降。 “不降价就没有客户,没有客户就完不成任务量。”某城市某快递总代理把总部的行为形容为压榨,“完不成任务量总部就会罚钱。反正怎么都能算进它们营收里。” 就连京东也加入了价格战。它在全国41座城市开通了上门揽收服务,同城、同省、同区、跨区的价格基本都低于顺丰和EMS。甚至包装还不收费。 关于这笔成本的来路?但愿不是从那些一线快递员身上省下来的。因为就在京东2016年末开放自建物流施行电商B2C服务后,京东个别快递员身上发生了令人郁闷的变化。一名工龄5年的京东快递员先是在去年某一天,发现刚发的工资莫名其妙少了几百块。今年,他和同事又被告知,派送单费降价。叠加单只能算一单。,主管定下一条规矩,揽不到件不许下班。这名快递员连三个轱辘都没有,使用一辆二轮推车。 京东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我们没有接到这方面通知。”一名发言人告诉记者,“京东配送员的收入水平一直稳步提高。” 现在,这名年近40的快递员决定年后离开京东。他的父母身体不好也是诱因之一。和他一起打算离开的还有5名同事。 这里还有一项规定,离职员工若复职必须得到区域经理的批准才行。他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事实上,他连降薪原因都不知道。按照他的说法,事先没有通知,事后也没人给他解释。“公司决定不会告诉你这么多。只有接受或者走人。”他说,“反正我也不回来了。” 图片来源网络 4000万设立医学基金 但快递员补助不到200万 在上市的各家快递公司的财务报告中,有一件事高度一致——持续对物流地产投入。这是因为我国物流地产的绝对规模要远逊于发达国家。考虑到这片土地的快递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人均高标仓面积只有0.015平方米的数值意味着效率的巨大潜能(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美国人均高标仓面积是我国78倍)。 在此之前,国内快递公司更多采用租赁方式。国金证券2年前的一份报告显示,顺丰、圆通、申通的租赁房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是88.24%、72.18%、62.62%,其中瑕疵房屋面积占总租赁面积的占比分别为47.58%、31.53%、20.23%。 另一家进军快递业务的京东,虽然拥有900万仓储面积,但普遍被外界认为其中大部分来自租赁。近年来,随着租金不断提升、产能掣肘、以及不确定因素,自建仓储正流行开来。苏宁就为此募集50亿元,顺丰连年增长的负债率也要归功于此。 这些占地巨大的物流地产项目,可以看做快递公司的航空母舰。如果没有这些重资产投入,那些同样烧钱的分拣装置、冷链设备、飞机、无人机就都派不上用场了。但,对这些巨无霸的投资也是一笔笔天文数字。光是建成它们,就要分为多期工程。而投资回报?“那至少是投入使用2年以后的事情了。”这是物流地产研究员徐问的结论,而这还只是针对地产商。快递公司自建仓储期待盈利可能需要更久。 ,和这些遥遥无期的投资比起来,财务报表里对每个员工的福利、补助提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不用说那些抱怨待遇下降的人了。 在申通2016年的财务报表里,还有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儿副董事长陈小英向浙江大学捐赠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陈小英医学教育教学奖励基金”。 而同期报告里,公司对内部员工的补助还不足200万。“我说就不能把这钱给员工吗?”二级市场的一位股民问记者,他也做过快递员。“捐赠物流学校也行啊。” 图片来源网络 盼望一块钱的派费上涨 在各大快递公司押注未来的投资中,有一项是时下最热门的——智能快递柜——被用于解决一公里配送难题。现在,单就快递柜的资本投入,已经快追上外界对于快递柜市场规模的预估水平了。 结果,这些耗资巨大的科技盒子(一个柜子的制造成本约等于一名快递员年薪),不仅没在商业模式上取得成功,还给快递员增添了一大堆麻烦。来自北京某快递网点的负责人,直白地告诉新手,“别用那些盒子。”他已经受够了因为快递员把包裹放进柜子后,然后客户没完没了的纠缠。这些纠缠一旦变成投诉,就会转变成罚款。唯一的区别是,投诉给谁。如果投诉到总部,总部核实后就会提供他一张100元的罚单;如果投诉到邮政局,邮政局会通过系统告知总部,那这张罚单的数额就变成了1000元。“总部说这1000元要用于公关费。” 要是一名快递员一个月内惹上几次类似麻烦,很可能半个月就白干了。就算他们不用承担全部罚款,但精神打击照样让很多人离开了这个行业。 “我就这么说吧,干这行的人从来不会嫌苦嫌累。但我们受不了侮辱。”上述负责人继续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感觉这个社会有些人心理病态,你懂吗?有的人想花路边摊价格,享受酒楼的服务品质。如果没得逞,就跟快递员来能耐。欠他?惯的,都是惯的。” 除此之外,快递柜还在一系列问题上不受快递员欢迎,包括操作复杂以及针对快递员的收费。在记者走访的大部分快递员看来,后一项是不可接受的。 ,现阶段几乎没什么事值得快递员开心。一些乐观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未来,在郊区轰隆隆拔起的新工厂里,那些默不作声却效率惊人的分拣机器人,可能是快递员真正的救星。这些人满怀期待,在未来某天,从中间环节省下的利润,能换来1快钱的派费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