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思想和制度防线提升拒腐防变能力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立足于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对如何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作出研究部署,明确要求“必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这一战略部署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前提,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基本途径,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的迫切需要,为新形势下进一步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制度防线是建设廉洁政治的迫切要求
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密切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任务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管党治党力度不断加大,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心民心极大凝聚。,党员干部中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仍有滋生蔓延,一些老问题反弹回潮、一些新情况随时出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更为严峻的执政环境和条件,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紧迫。
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清正廉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一贯追求的政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回望建党95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之所以能够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之所以能够不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始终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心系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政治责任。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建设廉洁政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党仍面临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大考验”以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种危险”,要有效应对上述考验和危险,积极破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必须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意识,坚定不移地建设廉洁政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和制度防线,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反腐倡廉实践中,在正确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判断反腐形势任务基础上提出的反腐倡廉思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重拳治标,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抓了不少“大老虎”,拍了众多“小苍蝇”,践行了“不论任何人,不论其职务有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的庄严承诺。“严”字当头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取得显著成效的,也面临着能否建立长效机制,持久深入推进的阻力。面对反腐问题上的各种杂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作出有力回答“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传递了“反腐没有休止符”的坚定决心。,全会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重要抓手,要求通过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通过坚定理想严明纪律,加强制约完善监督等方式,不断消除腐败隐患和漏洞,逐步铲除腐败滋生的条件和环境,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这是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建设,坚持把思想建党这一“传家宝”作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工作,早在建党之初就明确要求“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95年的党建工作中,我们党始终把打造过硬的思想视为拒腐防变的前提,反复强调“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的基础。”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作为加强党内监督的首要内容,明确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廉洁意识,从而为如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指明了方向。
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基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综观那些大大小小的腐败案件,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在诱惑面前“把持不住”,最终沦为“阶下囚”,关键问题就在于忽视了理论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不想腐”的思想基础发生了根本动摇。可见,“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这一思想“总开关”。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用权上的清醒,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良行为。
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是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的保证。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党员、干部的首要条件。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廉洁自律,才能切实站稳政治立场,不断增强宗旨意识,真正经受住各种考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尤其是当前,各种思想理念相互激荡,对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产生了巨大冲击,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强化廉洁自律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传统美德,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认真遵从职业道德,不断强化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善于慎独、慎初、慎微,勤于自省、自警、自律,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切实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
三、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制约,筑牢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
腐败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制度上存在的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要有效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从根本上要靠完善的制度。诚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明确把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作为反腐倡廉建设重点,更加强调制度在防治腐败中的作用,通过完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筑牢拒腐防变的制度防线,消除腐败滋生蔓延的条件和机会。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坚持用完善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改革开放后,通过制度建设防治腐败,被确定为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治本之策,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密集出台各种法规政令条例,加快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体系更完善、管理更有效的法规制度体系,编织并全方位扎牢关紧权力的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在“提高制度执行力,维护制度权威性”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选人用人制度、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一套从根本层面上管权管事管人、遏制腐败滋长的制度“笼子”正在逐步建立并发挥作用。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是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在中外反腐倡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要求,“要尊重和保障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内不允许有不受制约的权力,也不允许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的制度安排”。这些思想观点丰富发展了权力监督思想,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不仅如此,党中央还更加注重加强党内监督,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聚焦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根本方式等,为筑牢拒腐防变制度防线、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向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作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内容的拒腐防变工作要取得全局性、压倒性胜利,既需要筑牢“不想腐”的思想防线,又需要筑牢“不能腐”的制度防线。在拒腐防变的思想和制度双重防线中,思想是前提,制度是保障,两者只有相互衔接,协调配合,才能切实形成“全面”合力,充分发挥“从严”作用,才能构建“不想腐”“不能腐”的长效机制,才能提升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