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毛主席专职摄影:国庆第一胶卷要从天安门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金水桥席地而坐与群众共观焰火
已近耄耋之年的著名摄影家钱嗣杰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七年,作为领袖的专职摄影记者,他拍摄了大量极具价值的作品,“毛主席畅游长江”、“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等。有一幅作品的内容别具一格,它真实记录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在金水桥席地而坐与群众欣赏焰火的动人场面。
国庆第一胶卷从天安门城楼上扔下
1966年国庆节,钱嗣杰从上午开始就紧随毛主席。无论是在栏杆前的检阅,还是在大厅里和民主人士握手寒暄,领袖的举手投足都一一摄入镜头。拍毛主席在城楼上挥手的正面照有一定难度,栏杆前可供记者回旋的余地很小,相机一举,镜头和领导人近在咫尺,拍出的效果很容易失真。钱嗣杰不得不仰着身子,尽量拉开距离,姿势很难拿,也很危险。怕掉下城墙,一只脚的脚尖还要死死钩住下面的一根管子。每当这时,毛主席和周总理总要关切地提醒记者小心,有几次周总理甚至亲自上前紧紧拉住了记者的衣角,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除了拍好国庆照片外,钱嗣杰还有一个“秘密”工作要做——及时“扔”出照片。按规定,新华社上午就要收到记者拍摄的“国庆第一卷”,并赶在中午前抢发出去。上午10时20分左右,国庆第一胶卷须送出天安门。钱嗣杰身处严密“封闭”的天安门城楼上,照片怎样发出去呢?方式很有趣,扔到城墙下即可。隆重的庆祝仪式,沸腾的游行人群,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天安门广场,可谁曾注意到,站在城楼上的钱嗣杰正把胶卷用黑口袋包好,向城下扔去。扔点一般选在天安门城楼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城下早有人焦急等候,送卷的汽车停在石碑胡同待发,司机拿到胶卷后以最快的车速赶回新华社。中午,盛大恢宏的国庆新闻照片准时发往世界各地。
毛主席不让搬椅子
摄影师被群众“喝令”蹲下
1966年10月1日晚上9时左右,天安门广场上空绽放出朵朵绚丽焰花,广场上成了欢乐的海洋。虽然参加了一天的活动,毛主席依然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他凭栏远眺,人群中“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老人家情绪极佳,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转身离开了城楼向电梯间走去。钱嗣杰和警卫战士很纳闷,赶忙跟在后面。毛主席到城楼上参加活动,很少坐电梯,经常背着手走楼梯。这一次老人家乘坐电梯下楼,看来心情挺急迫。电梯稳稳降到地面,毛主席健步穿过中间的城门,向金水桥桥头走去。
广场上的群众看到伟大领袖正向自己走来,个个心潮澎湃,欢声雷动。来到桥头,老人家停住脚步,远方多彩缤纷的礼花映红了伟人慈祥的面容,高大的身躯显得更加伟岸。领袖与群众离得那么近,彼此看得那么真切,中间没布防,没有警卫,没有隔阂。毛主席非常兴奋,向群众频频点头,既好像和大家打招呼,又像在示意人们安静下来观看焰火。老人家率先垂范微笑着坐在地上,双腿就势一盘,亲民形象跃出。这个时候,周总理也从天安门城楼上快步跟了下来,见毛主席席地而坐,也高兴地坐在桥头,两位伟人完全融于人民群众欢乐的海洋里。
北京的秋天夜冷风寒,警卫员担心毛主席受凉,掉头往回跑,想去搬把椅子。毛主席立即摆手制止。一直未离左右的钱嗣杰正好站在两位领导人的对面,身后的群众已经向他高喊“那位同志快坐下来,快坐下来。”钱嗣杰意识到自己挡住了大家的视线,可不能马上坐下,职业敏感告诉他,这“突发”的一切太感人了,太难得了,两位领导人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然,完全是领袖和人民心相连,意相连的真情流露,其效果不是摆拍、作秀所能达到的,一定要记录下这千载难逢的瞬间。他迅速调整焦距,按动快门,一张珍贵的摄影作品诞生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兴致很高,一边交谈一边欣赏礼花,幸福而动人的情景持续了20多分钟。这是毛主席在多次国庆活动中惟一次走下城楼,凭借过硬的职业素养,钱嗣杰为后人留下了空前绝后的经典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