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儿子性命赫鲁晓夫向斯大林下跪 斯大林最后
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为了求得斯大林法外开恩,赫鲁晓夫被迫放弃自尊,跪求斯大林。但儿子最终仍死于斯大林之手。赫鲁晓夫上台后,立即“向死人发起了战斗,并且胜利凯旋”。每当想到这些,多库恰耶夫将军就会冒出一个念头如果不是那起意外枪杀,苏联的历史完全可能会是一个样子。
1956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当赫鲁晓夫向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发难时,所有与会代表几乎无一例外地感到十分震惊。他们中谁也没有料到,他在揭批斯大林的路上会走得那么远。
当时就有不少人暗暗猜测,赫鲁晓夫之所以这样做,可能不是在遵从“列宁遗嘱”,或者坚持某项特殊原则,而很可能是实施个人报复,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个人恩怨。人们不禁会问,到底是什么让斯大林惹恼或伤害了他的部下,才令他这般刻骨铭心,誓报此仇?
意外枪杀
在古比雪夫的时候,斯捷潘·米高扬常去一家门诊部做治疗,在那里结识了两位陆军上尉,他们也在此处进行伤后的门诊治疗。别看他们的军衔只是上尉,但都有不小的来头一个叫鲁本·伊巴露丽,是著名西班牙共产党领袖多洛雷斯·伊巴露丽的儿子;另一位叫列昂尼德·赫鲁晓夫,是尼基塔·赫鲁晓夫的儿子。斯捷潘·米高扬与列昂尼德·赫鲁晓夫交往了大约三个月,几乎每天都要见面。斯捷潘当时觉得,列昂尼德是一位好同志,而且老实忠厚。但令人遗憾的是,列昂尼德有点嗜酒如命,这才惹出杀身大祸。
恰巧在那段时间,列昂尼德·赫鲁晓夫的一个好哥们儿来此地出差,住在古比雪夫的一家旅馆里。此人可以从一家酒厂买到烈性酒。两人相见甚欢,经常从酒厂买回够喝一个星期的酒,然后躲进旅馆房间慢慢享用。米高扬虽然不喝酒,但也时常去那里串门。他在那里还见到了其他客人,包括一些年轻姑娘。赫鲁晓夫的酒量奇大,但喝完酒后从来不撒酒疯,反而变得更加憨厚,不一会儿就会安静地睡去。
据列昂尼德·赫鲁晓夫的朋友讲,在某一天,一个从前线回来的水兵也出现在他们这群人中。年轻朋友在一起自然很是热闹,大家喝得酣畅淋漓,个个早已面红耳赤。在交谈中有人说,列昂尼德的枪法十分了得,简直可以百步穿杨。那名水兵听着这种奉承话觉得刺耳,就不知深浅地与之争辩起来,并坚持要列昂尼德露一手,用手枪打掉他头上顶着的瓶子。虽然列昂尼德一再拒绝,但拗不过水兵的死硬纠缠,就拿起了手枪,打掉了酒瓶的瓶颈。但酒喝多了的水兵认为这还不够,说必须击中瓶身才算完。列昂尼德只好重新开了一枪,但却击中了水兵的眉心,顿时脑浆迸溅。
彼得罗娃的回忆
“伟大的卫国战争打响了,我当时还是一名20岁的女舞蹈演员,并随大剧院疏散到了古比雪夫。现在,这座城市已经更名为萨马拉。在1941年末或1942年初,我在那里结识了斯捷潘·米高扬和列昂尼德·赫鲁晓夫。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斯捷潘·米高扬在舞台上见到了我,大概对我一见钟情,就想和我交朋友。他便时常来看我们的戏剧演出,并对我在芭蕾舞剧《唐吉诃德》中跳的吉格舞很是欣赏。斯捷潘原来认识另一位演员奥莉加·列佩申斯卡娅,就让她从中把他介绍给我,但她始终都没有答应。
有一天,当我漫步在涅克拉索夫街头,准备去食堂就餐时,一辆汽车突然停在我的身边,从车里迅速跳出一人,用双臂把我用力一抱,然后猛地塞进了汽车。令我感到难以置信的是,被强行劫持上汽车之后,我一下子认识了两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之子,他们就是斯捷潘·米高扬和列昂尼德·赫鲁晓夫。
他们是几个挺有趣的小伙子,曾经在前线身负重伤,然后在门诊部治伤时彼此认识。就以这样的奇特方式,我们彼此也认识了。然后,我把我的女伴丽莎·奥斯特罗格拉茨卡娅介绍给了他们,并且她与列昂尼德·赫鲁晓夫开始了约会。我和斯捷潘差不多成了一对,而丽莎与列昂尼德也成了情侣。
“斯捷潘几乎不会喝酒,而列昂尼德虽然性格非常安静平和,但却喜欢饮酒。 说老实话,我没有看见他喝醉过,从未见过!但关于他经常喝酒,而且酒量很大,这个倒是听说不少。列昂尼德有一个朋友叫彼得,在旅馆开有一个房间。而这个朋友在酒厂工作,他从那里带来了陶瓷瓶装的烈性甜酒,并用它在旅馆房间里招待我们……
斯捷潘和丽莎各自先后去了莫斯科,列昂尼德有点耐不住寂寞,就又联系上了一位马戏团女演员,她是在马戏团做骑马表演的。列昂尼德有了新欢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渐渐疏远了,不再像斯捷潘和丽莎在时那样常见面了,我平常只一个人呆着。
突然有一天,列昂尼德的朋友彼得跑来找我,并对我说‘不幸! 真是不幸!真可怕,出大事了……那些马戏演员把列昂尼德围在中间,不停地给他灌酒。然后他们就争执起来,说列昂尼德不是会打枪吗,能不能用手枪打中一名同志头顶的酒瓶。列昂尼德就开枪了,但只打中了瓶嘴儿。他们就说,不算,要重来!他们又摆上一个瓶子,列昂尼德又打了一枪,但却打中了这个人。他把他打死了……’
这都是那些马戏演员造成的,但也要怪那个女驯马师,是她把他带进了他们的圈子。我记很清楚,当时的一切都发生在马戏团里。列昂尼德一个人是干不出这种事的,因为我很了解他,他是一个非常安静平和的人,而且善良厚道。
在当时,这起可怕的不幸事件传遍了全城,弄得沸沸扬扬。有人告诉我,列昂尼德后来去了莫斯科,由他父亲把他送上了前线,然后就在前线牺牲了。”
虽然两位证人的话稍有出入,但只是出事的地点有所不同,开枪误杀他人一事确定无疑。据多年后的检察官说,列昂尼德只受到“在前线干满八年”的处罚,这极其值得怀疑,背后一定有别的原因。因为那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如果闹出类似的流血事件,有过错的当事人必定会被处以极刑,被就地枪决。必定是国家头面人物进行了干预,才会出现这种姑息迁就的判决。
根据苏联解密档案显示,在古比雪夫失手杀人事发后,赫鲁晓夫的儿子的确上了前线,并被编入一个歼击机飞行大队。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列昂尼德最初真的曾被判处死刑,那么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否就是源于这起意外杀人,又是谁让他死里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