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敢当出头鸟的电影人,最后都成功了吗?

社会热点 2023-06-25 09:13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从曾经的大片,到如今在国产中使用的各种影像技术,几乎都离不开从业者们的思考与创新。

  正是这些电影人中的先驱者,不断尝试,成为了业界的“出头鸟”,最终才让我们的影像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01

  斯坦尼康:革新视野的滑翔者

  许多电影导演热爱挑战的一镜到底,都离不开斯坦尼康的参与。

  在电影大师库布里克的经典作品《闪灵》中,小丹尼骑着三轮自行车在酒店走廊里穿梭,超低角度的跟拍,使得观众跟随着丹尼的视角,感受酒店中幽闭又古怪的力量。

  这些令人过目不忘的经典镜头,出自一种名叫斯坦尼康的摄影机稳定器——一种可以“穿”在摄影师身上,且具有独立悬挂系统的运动长镜头设备。它的发明者名叫盖瑞特·布朗,也曾参与到了这部影片的拍摄中。在拍摄丹尼骑车时,他把斯坦尼康绑在一台轮椅上,创造出了一个充满诡异气氛的影像空间。

电影《闪灵》片场

  将一镜到底贯彻地最为成功的电影《鸟人》中,就隐藏着斯坦尼康的身影:纽约百老汇舞台后的后台通道,长镜头中虚实变换的空间感觉,让观众跟随过气演员里根·汤姆森的工作过程,体验了一把充满恐慌、绝望和孤独的心路历程。

电影《鸟人》片场

  斯坦尼康的诞生,为电影摄影开拓了新的可能性,稳定又轻盈的镜头掌控力,带来一种类似飞行、滑翔的流畅衔接效果。不仅仅改变了电影制作,也改变了为电影观众打开了观影体验新大门,人们可以借由它更加贴近角色的视角,产生身临其境的浸入式感受。

  02

  绿幕技术:让奇观变成可能

  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曾说,银幕就像是一个世界广场。让那些奇观在观众眼前变成现实,是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

《银河护卫队》的对手戏

  绿幕技术的演变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但依然离不开它的第一个尝试者:法国电影导演乔治·梅里爱通过遮罩和多次曝光技术(在一幅胶片上拍摄多个影像),用一块涂有黑色颜料的玻璃板作为遮罩,遮罩上的轮廓剪影会遮挡住底片上已感光的前景,使得一部分胶片不会感光。在电影《无头人》中,他就展现了这种惊人的魔法。

《无头人》

  这被称为绿幕技术的雏形,后来又经历了“邓宁蓝幕技术”和“黄幕技术”,随着数字拍摄占据主流,对绿色更加敏感的感光器材的运用,让绿幕技术全面崛起。

  可以说没有绿幕,就无法想象当下的电影技术还停留在哪里。

  03

  3D技术:沉浸感初体验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电影院和家中观影最大的区别,除了震撼的音效和巨大的屏幕之外,很多人还会在意另一项“影院黑科技”,那就是在影院戴上3D眼镜的时刻。

  电影《阿凡达》之所以成为国人3D电影的启蒙,正是十年前,许多影迷第一次体验了3D眼镜带来的观影体验,以至于走进影院二刷三刷,3D也自此成为很多电影影像制作的必选项。

  卡梅隆还利用3D技术,实现了当年没完成的愿望——将《泰坦尼克号》转制成3D版。

  对这部影片情有独钟的卡梅隆,经历了艰巨又耗时的转制过程:把原本的35毫米负片转成原始的4K数字版母带,清理2D素材的噪点,300名电脑艺术家花费75万个小时处理29.5万帧画面……

  而这部经典电影的号召力,一点都不逊色新电影,上映之后在全球揽下9亿美元票房。许多当年在影碟机和录像厅里看这部片子的观众走进了影院,3D的加持,更是让影片焕发全新的观感和生机。

  卡梅隆曾表示,粗制滥造的“3D”会对这种媒介造成伤害。但3D俨然成为了一代电影技术潮流的开路先锋,随着导演们不断开探3D技术,3D不仅仅只是技术手段,而是电影核心的一部分,搭乘其他的技术,真实地传达出属于电影的浪漫。

  04

  中国电影里的“出头鸟”同样精彩

  其实,中国电影也时刻不停地挑战事业高度,它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出头鸟”的历史,始终孕育着“出头鸟”的精神。

  上世纪30年代,在国仇家恨危机时刻,梅兰芳挺身而出为激发国人爱国热情而组织编写《生死恨》,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落后世界20年,影片标准缺失、颜色不准、经验不足,但它仍旧打开了中国彩色电影的大门。

梅兰芳在《生死恨》中的扮相

  1960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也是当时电影“出头鸟”们的绝世之作。在接到高层指示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电影人们开始了水墨动画实验。3个月后,《水墨动画实验》完成,描绘不同动物的多个几十秒片段组成了一个短片。后来又加入六七个环节,丰富,并加入彩色的金鱼形象。在中国这块传统水墨艺术的厚重土地上,数十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积累、沉淀,在传统美学概念的激发下,迸发出来的创作激情,凝聚成了这部跨时代的动画电影。

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到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成龙打开了华人电影功夫电影市场的大门,让全世界为之惊叹,也是从那时开始,世界电影开始有了华人电影的版图。

  同样,积极尝试新事物和技术的电影人,还有导演李安。2016年,李安拍摄了全球首部120帧、4K、3D帧规格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演员眼中的血丝,每一寸面部肌肉的抖动,观众都能敏锐地捕捉……“120帧”技术除了极致地放大了影片的浸入感,也让影片里的人性更加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不管是观影的沉浸感,还是面向未来的互动体验,一代代的电影幕后创新者们,以身体力行和孜孜追求,不断打破陈规,革新电影的样式。从胶片时代再到数码时代,就是这些“出头鸟”为电影创作带来了超乎想象的可能性。

  他们坚定目标向前飞,致力成为观众认可的电影人,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无论是正剧还是喜剧都敢于打破镜头规则。

  如演员陈坤出道二十一年,他在大银幕和小荧屏上塑造了无数的角色,让人又爱又恨的金燕西,俊美邪魅的雨化田,胡子里写满故事的胡八一,还有让人认不出的疯太医王溥,一个个形象鲜明的角色都成为了陈坤的多面相,而所有的演绎经历,也塑造了陈坤自己。

  电影人里的“出头鸟”精神随处可见。演员谢霆锋在2013年,抵押房产创立了Po朝霆,开启了华人电影后期的大旗,也开启了中国电影人不断追求更高技术标准,追平世界电影技术制作的速度。

  作为跨界“出头鸟”,在谢霆锋眼中,每一天都有一个敢为时刻,面对质疑,他选择了沉淀和积累,才得到了现在的辉煌成就。 作为马爹利品牌的代言人,谢霆锋在不同领域游刃有余,备受瞩目。在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也许你也能看到这些始终追求电影梦想,始终在电影制作前沿奋斗的“出头鸟”们。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幕后,马爹利化身出头鸟星探,直击大咖云集的台前幕后,零距离寻找那些#敢当出头鸟# 的,带领粉丝与众多大咖进行互动。(文章转载自:ELLEMEN睿士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