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冯小刚要学会等待
冯小刚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依然愤青味十足。这不,冯小刚到台湾参加座谈会,完全不把自己当客人,在东道主的场地数落起台湾演员的娘娘腔。
冯小刚发表骂台湾香港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非诚勿扰》在大陆票房超过三亿,在香港却不到三百万。为此冯小刚大批香港观众看不起大陆导演,甚至当场爆粤语粗口。
冯小刚为何频频骂台湾香港人?这其中固然有票房利益和他自身的性格因数。更大的原因却长久以来在港台与大陆因为环境差异而造成的文化隔阂和价值观的不同。
《非诚勿扰》在大陆获得票房奇迹,葛优的幽默对白让大陆观众津津乐道;但到了香港却水土不服,观众笑不起来,也不认同所谓“相亲”。即使有个舒淇力挺,票房收入也不到大陆的十分之一。同样,王晶《金钱帝国》在大陆宣传来势汹汹,在大陆观众看来却太儿戏。
大陆观众有点文化底蕴,乐意去品味台词后面的深意;港台观众喜欢热闹刺激,乐于享受感官快感;大陆观众较为保守,港台观众比较开放。
因为这些差异,也造成了观众口味、影片市场的不同。这不仅表现在电影票房上,也表现在电视节目上。港台的节目在当地大为流行,到大陆却常常被批粗俗、肤浅;央视每年的春晚在大陆都要炒上好几个月,可谓全民关注;在港台却很少人被人提到。
除了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天然隔阂,利益也是引发大陆港台口水战的原因之一。大陆有着广阔的市场,港台和导演频繁想进来分一块蛋糕;进来又不受欢迎,或者在本地的风头反而被大陆抢走,怎么办?就常常有吴君如等明星揭发大陆明星的潜规则、黑幕等等;王晶也曾批评冯小刚喜剧有先天缺陷。
而香港则有成熟的娱乐市场,每年的演唱会源源不断,八卦杂志在这里更是大为畅销。于是,大陆电影也想去当地分一杯羹,也就有大陆导演频繁启用香港演员,《夜宴》、《梅兰芳》《非诚勿扰》等前赴后继赴香港,虽然个个都是铩羽而归,却屡败屡战。没有捞到好处,就要发发牢骚,骂两句解解气。
其实,冯小刚大可不必生气,取长补短才是他需要做的。想当初,冯小刚的电影被指过不了长江以南,而现在,也变得全国风靡,票房大涨。这其中除了冯小刚自身电影风格些许改变带来的效益,也因为大陆南北文化沟通多了,南方观众也能理解那些北京话、东北话、河南话了。
如今,冯小刚想打开台湾香港市场,也需要放开眼界,学学他们的幽默、激烈;更需要等待一个时机,等待文化的交融和隔阂的渐渐缩小。至于港台明星的娘娘腔,是个人喜好不同而已,没必要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地去炮轰,不然只会适得其反。(文/ 星岛环球网 芳草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