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阅美》开播 带着原野的粗粝和泥土的馨
奇闻网 品读最美文字,体味人生故事。千呼万唤始出来,大型文化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终于将在本周六(8月26日)晚2230登陆江苏卫视。
首期节目,推荐人将为大家朗读三篇美文,分享三段故事。从雪崩中死里逃生的登山队员,分享死前九秒的彻悟,展现生死一刻的刻骨深情和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女孩每年8月31日都会写一封寄不出去的信给素未谋面的放牛弟弟,并承诺带他去看更好的世界,彰显人间大爱。四位年逾85岁的中国老人,远渡重洋征战田径赛场,谱写了《353岁的世界纪录》。节目现场,直击人心的百姓故事更是让一向犀利外向的超级辩手马薇薇数次落泪。
也许它不是大家手笔,没有太多的丽藻华章,甚至还带着原野的粗粝和泥土的馨香,但它一定是我们身处的时代值得铭记的故事。《阅读·阅美》聚焦时代故事,品读百姓冷暖,以文字和语言的力量,共同诠释“人”的文学。
耄耋老人上演“狂奔吧,爷爷!”
谱写《353岁的世界纪录》
“85、87、89、92,他们的年龄加起来有353岁。”汪锦标、王志勇、孙桂本、苏朋学四位中国老人,在本该遛鸟养鱼的颐养之年,却上演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奔跑吧,爷爷”。2016年11月,四位老人踏上远渡重洋的征战之旅,参加第22届世界老将田径锦标赛,以8分35秒23的成绩打破了由芬兰人保持了8年的4400米接力世界纪录,成就了“353岁的世界纪录”。
推荐人梁植选择《353岁的世界纪录》这样一篇令人震撼的生命奇迹分享给观众,朗读的就像在解说一场分秒必争的世界大赛,很自然地让人沉浸其中。随后,四位老人身着印有“中国”字样的运动服登场,耄耋老人身板硬朗不说,更显精神矍铄。在老人们心中,奔跑不光是关于年轻人的事,更是一种信仰“每个人,都会走到暮年,都将老去。,衰老的是身体,不能是心;老去的是年华,不能是信念!”
在访谈环节,老人们透露,能够顺利参赛并破纪录,其实克服了重重困难。,年近90岁的老人进行高强度高风险的赛跑训练,家里人的担心和反对自不在话下。,伤痛对于运动员而言是绕不过的坎。孙老回忆在比赛前两次右腿拉伤,后一次就在比赛前不久。即便这样,孙老还是坚持参加比赛,并声称“就算爬也能爬到终点”,避免了中国老年接力队“三缺一”的遗憾。,是费用问题。来自不同的地方的四位老人能凑齐训练本属不易。当得知每人需承担2.6万左右费用自费到国外去参赛时,老人坦言自己有点退缩和纠结。,故事的结局告诉了我们纠结的结果。
老运动员的言谈风趣干练,他们更愿意将奥运精神融入生活中。历经一世风烟的老人们依旧能够保持初心,坚持锻炼,彰显生命活力,创造生命奇迹,这对于此时正在接受新生军训的小同学们而言,树立了及其正面向上的精神榜样。
翟天临回忆相似经历感叹敬畏自然
分享登山少年惊心动魄《死前九秒》
作为推荐人,翟天临亮相首期节目的原因之一是他本人和美文作者拥有相似的登山经历。他分享了自己在四姑娘山被困11小时的难忘经历。而美文《死前九秒》的作者王玥面临的挑战比这更加严峻。
王玥所在的登山五人队,在世界第十高峰安纳普尔纳峰山腰遭遇雪崩。印象中柔软洁净的白雪变成凌厉冰冷的杀手。被埋雪下,濒临死亡的瞬间一切归真,王玥开始后悔那次盲目的冒险,想到自己的父母“我们要死了,死在异国的除夕夜。爸妈,我真的对不起你们。死在除夕,每一年过年都是我的忌日,以后你们要怎么过年?”就在死亡倒计时九秒的时候,王玥奇迹般地被队友相救。重获生命的年轻人抱头痛哭,从患难与共的朋友变成生死之交。
节目现场,王玥和嘉宾们倾听当时播放在死亡边缘的尼泊尔民歌《ReshamFiriri》,谈到珠穆朗玛峰上无人掩埋的尸体,会变成后来登山者的路标,被命名为“Green Boots”。探索精神永远令人敬佩,但从安纳普尔纳归来的王玥深刻体会到“回来之后我觉得很多生活中的挫折根本不算什么……但没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世上没有非走不可的路,没有非攀不可的山峰,没有非达不可的目标。”对上次冒险心有余悸的她表示,下次出发前一定要考虑到体力、装备、必要的训练和各种突发状况,不能再盲目冒险。“不要试图征服大自然,而是敬畏它,亲近它,感激它。”相比打煽情牌,《阅读·阅美》更愿意实践这样的理性引导。在倾听嘉宾曹景行和马薇薇看来,在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的当下,《阅读·阅美》的最终意义也正在这里给予观众发自精神的愉悦充实,除了即时性的发笑,更能获得长久性的满足。
李成儒分享生命延续的奇迹
约定余生“带你去看更好的世界”
首期节目,“老戏骨”李成儒将分享一组特殊的信件——《带你去看更好的世界》。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最熟悉的陌生人,两人素未谋面却“朝夕相处”,每年的8月31日,名叫吴玥的姑娘都会写一封寄不出去的信给“放牛小弟”。
李成儒深情朗读了2014年到2016年的三封信件。2014年8月31日,是吴玥与放牛小弟共同“生活”一周年,那一天吴玥许下承诺,每年这天都给放牛小弟写一封信。2015年一切顺利,吴玥带着放牛小弟看过祖国如画的风景,写道“我想活得久一点,带你去看更好的世界。”2016年8月31日的信中,吴玥低落的情绪呼之欲出。这一年她与病魔缠斗,又丢掉工作,加之熟悉的病友一一离世,身体上心理上均备受煎熬。但在书信结尾,吴玥说“我有信心,给你写第五封、第十封信,希望时光翩跹,初心不变。”跟随娓娓道来的故事,谜底也渐渐揭开。原来,这位疲惫又坚强的女孩患有晚期肺肿瘤,而放牛小弟正是延续她生命的肺捐献者。
当生命进入倒计时,生活中很多细节都会变成神圣的仪式,无论是向每天的日出问好,对每一餐饭说谢谢,或是写这样一封封感恩重生的信。吴玥回忆去年处于昏迷中的自己不断做梦,每次遇险的时候总会回到小弟给予她新生那天的场景。两个素不相识的灵魂,在潜意识状态下一次次重逢,达到了生命最纯粹的信任。如今,吴玥已经度过了三年这个大坎,将会更乐观地活下去。
不久前吴玥去到放牛小弟生前的故乡桂林,并见到小弟的父母。在2017年的信件片段中吴玥写道“我突然很钦佩你的父母。他们也许没有机会走出大山,他们的见识和魄力,超越了地理的局限。他们选择用你的生命去换取更多人的新生。”陌生人之间的大爱,深刻到让人屏住呼吸。目前,吴玥也正在尽力做推广器官捐献的工作,让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吴玥的身体里住着两个人的梦想和希望,似乎正因为这样,她对世界的爱也是双份的。“可能,我们会失去爱,绝不能失去爱的能力。也许,我们会不快乐,绝不能失去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本雅明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感叹科技复制时代的艺术走向了大众化,却已失去独一无二的气韵。以大浪淘沙、去伪存真为初衷的《阅读·阅美》,在大数据、专业团队、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正在以能够承载生命厚度、深度、广度的文字和故事,在不丢失大众面向的,挖掘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