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志愿服务帮助城市内外变美
“我们不知道,烈火燃烧时他在想什么,我们知道他是一个英勇而坚定的战士,一个把救人看作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中国战士。”近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玉久村抗美援朝英雄吕玉久故居,来自荣隆镇的志愿者黄燕为村民讲述英雄吕玉久的事迹,引起了人们的回忆和思索。
吕玉久,1931年9月出生在四川省荣昌县油菜乡的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3年4月21日,在朝鲜平泉郡金刚山上,美机投下的燃烧弹引起了火灾,他为抢救朝鲜妇女而光荣牺牲。
如今,在烈士吕玉久出生的地方,荣昌“新时代党史传承志愿服务队”开设了“八角井小院讲堂”。志愿者们用舞蹈、红色歌曲和川渝非遗曲艺等创新讲述形式,从党的百年历史、英雄故事讲到家风家训,讲得生动讲出新意,受到群众欢迎。
每次讲述完英雄的故事后,黄燕都是一脸兴奋“能用我们的力量激发干部群众服务社会的热情,提高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让我们的城乡变得更好,就是我做志愿者最大的意义。”
荣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总队,建立了“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科技、讲健康、讲典型、讲变化”七支专业志愿队伍。由老干部、老教师和英雄后代组成的“新时代党史传承志愿服务队”,通过不同的“小院讲堂”,贴近群众进行系列党史微宣讲。
“我们是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更了解群众生活,从身边小事讲起,可以拉进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让文明实践成为百姓的自觉,让党的百年历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荣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王媛媛说,荣昌区依托“小院讲堂”已经开展理论宣讲5000余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4268件,覆盖群众62万余人次。
荣昌区“新时代党史传承志愿服务队”通过“小院讲堂”不断提升市民和城市的“内涵”,璧山区的一群志愿者则努力为城乡“织”出一件件“绿衣”。
3月14日8点40分,来自不同行业的11名志愿者在璧山金剑山脚下集合,他们统一身穿红马甲,拿着竹笤帚和垃圾钳,提着塑料袋。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他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山路,义务清扫市民在路途中丢下的垃圾。
2017年成立的璧山区“小城大爱志愿服务队”,汇聚了各行各业的800多名志愿者,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有70多岁,如今服务队参与的志愿活动已有上千场。
金剑山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沿途风景优美,山上的泉水澄清甘甜,是市民平日放松游玩之地。游客越多,垃圾也越多,影响环境与观感,下雨后登山路上飘散许多落叶,如果得不到及时清理还有踩滑的危险。从2019年起,清扫金剑山的垃圾就成了“小城大爱志愿服务队”的固定行动。每个星期,在金剑山的登山路上,游客们都能看到这抹“志愿红”。
在登金剑山的这抹“志愿红”中,有一名10岁的小志愿者鄢俊毅,爸爸在前面拿着竹笤帚清扫落叶,妈妈提着塑料袋,他拿着垃圾钳夹沿路的垃圾。从6岁开始,他就跟着爸爸妈妈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已经是一名“资深”志愿者。“他不仅自己爱护环境,在街上看见别人乱扔垃圾还会主动制止,也会主动去帮助他人。”鄢俊毅的妈妈骄傲地说。
“平时让我爬这样的山我肯定爬不上去,只要拿起扫把,就仿佛充满了动力,不觉得多累就到山顶了。”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张春亚一边清扫阶梯上的落叶一边说。张春亚是一位单亲母亲,从事快递行业,平时工作又忙又累,加上孩子成绩下滑,曾想过放弃志愿服务。看着这座城市在他们的努力下不断变美,又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除了到金剑山清扫垃圾,在很多地方都能看见“小城大爱志愿服务队”的红色身影。他们会在马路边维持交通秩序,对市民进行精神文明劝导,制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每月组织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帮助他们剪指甲、理头发;遇见卧床不便、没有家人照顾的老人,志愿者们还会帮助老人换洗床单被套。
“劳动之后的水总是格外清甜解渴。”每次清扫完垃圾,志愿者们都会围在山泉水旁,掬一捧泉水喝下。张春亚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相信能将这抹‘红’坚持下去,持续给这座城市穿上最美的外衣。”(记者 李宏 张国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