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力施为 一步成坯(工匠绝活)
【绝活看点】
大件拉坯,一次成型,经占绍林的手,器物线条圆润、造型饱满……占绍林,42岁,江西鄱阳人,国家级技能大师,首届“赣鄱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自16岁学习拉坯起,已在行业内磨砺二十六载,他将陶瓷造型由传统三节拉法改进为一次性拉成。
“嗡嗡嗡……”机台转了起来。占绍林(见上图,本报记者王丹摄)将一块准备好的泥巴,“啪”的一声摔到台面上,找准了“中心”,只见他双手扶着泥巴,向上运力,渐渐地,泥巴被“抱”起,大拇指向中心“挖”下去,其余几根手指并齐置于外延,多余的泥巴不断地从指缝涌出,再快速地抹掉。匀速的旋转中,一只碗样的物件有了雏形,随着碗口越拉越大,边缘越拉越薄,转台的速度也逐渐放缓。不到3分钟,一只圆润、挺拔的敞口碗坯便做成了。
说起陶瓷艺术,人们想到的或许是过釉上色、工笔描绘这些工序。,作为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拉坯独具魅力,极其重要。在“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瓷都景德镇,72道工序里都有佼佼者,而占绍林无疑是拉坯工艺中最优秀的匠人之一。
取泥、压平、开口、提升、抹平……机台上,占绍林左右手的配合默契,力度与机器的惯性相协调,脚下的控速板更要时紧时松。为了提升拉坯技艺,占绍林出了五步成型法。这种方法需要匠人做到胸中有丘壑,手下有乾坤,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虽然现在的陶瓷生产基地都有自己的练泥机,拉坯师傅最开始学艺都要练习踩泥、揉泥。占绍林16岁从鄱阳湖畔的占家村来到景德镇,跟着师傅学习。冬天零下三四摄氏度的环境,占绍林光脚踩泥,反复练习。而景德镇的瓷泥,更软黏,只有用羊头揉法才更易于排出气泡。师傅为了考验徒弟揉泥的功夫是否到家,往往撒几粒米到泥里,直到徒弟把米粒一颗颗揉出,这块泥巴才算是揉到了位。“手艺人讲究的就是这些,在技艺成熟之前用的就是笨功夫,半点马虎不得。”占绍林说。
传统上,做一个陶瓷大件,需要上中下三节分开来做,再组合在一起。可是这种“拼接”而成的器物可能在烧制过程中出现问题;,陶瓷行业有一个传统叫“三分拉七分修”,即在拉坯之后还需修坯。景德镇瓷泥因其软黏的特性,坯体更厚,就更费泥料与时间,修坯成本很高。
一次成型更好,但并不容易。半根锯条,一双巧手,力度、水分、干缩比,每一部分的控制都要精细到微毫,可谓是对动力、物理、风向等多门学问的综合运用,才能造就一件线条流畅、薄厚均匀、造型完美的器物。
在拉坯练习中,占绍林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机台一旦开启,就要拉到极致,“哪怕下一秒你不做了,一定要把手里这块泥巴拉到满意为止。”占绍林所创立的拉坯一次成型技法融入了雕塑的精神,使制瓷真正做到“九分拉一分修”,甚至“不修”。
说起何为工匠精神,占绍林有自己的想法,“把手艺做到极致是首要且必须的,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并且做好传承。工匠精神意味着一个时代、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的传承。”
占绍林性格爽朗、爱好交友。自己的技法,他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他人。现在,占绍林创办的基地成为50余所大专院校、几十所民间教育机构的实训基地,自2011年开设高级研修班以来,已培训包括大学生、窑口技师及陶瓷爱好者近3万人。在拉坯的过程中,占绍林有了不少感悟,他说“我这一辈子注定要与泥共舞!”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