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整体脱贫

社会热点 2020-03-25 08:32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阳春三月,草木萌动。黔北大地,一派生机。

  贵州遵义老城子尹路96号,一幢两层青砖小楼临街而立,大门正中大木匾上,毛泽东同志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熠熠生辉。

  历史的回响犹在耳畔,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又刷屏网络3月3日,贵州省政府发布公告,正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遵义市实现整体脱贫。

  路畅通,复活老产业

  习水县隆兴镇淋滩村,是当年中央红军二渡和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所在地。长久以来,这里就有种植甘蔗的传统,出产的手工红糖颇有名气,老百姓曾用它给红军伤病员补身体。

  “汽车进不来,全靠背篼往外送,赶趟集要走30里山路。”交通不便,红糖卖不出也卖不起价,老乡们的日子难以如愿甜起来。同大家一样,前些年,贫困户倪升平把甘蔗地都种上苞谷,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被大山困住的,远非一个倪升平、一个淋滩村。遵义地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闭塞,产业发展因路受限。2014年,遵义14个县市区中贫困县就占8个,贫困人口达92.22万人。

  针对脱贫攻坚中的交通短板,遵义下大力气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注重提升山区和贫困地区交通运输能力。

  2015年,遵义市投入45亿元沿赤水河谷修建154公里旅游公路。路从淋滩村蜿蜒而过,手工红糖迎来出山机会。“路通了,商家游客就进来了。一年稳赚3万元。”倪升平又开始种植甘蔗,在自家院子架起8口大锅熬糖,苦日子也熬出了头。

  如今,淋滩村的甘蔗种植面积恢复到了1000亩。村里还办起红糖厂,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终于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在遵义各地,尝到交通条件改善甜头的远不止淋滩村。2014年以来,全市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14175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4万公里。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打开了特色农产品出山的致富通道。

  换种法,盘活“鸡窝地”

  站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长脚村长脚滩渡口,洪渡河碧波荡漾。走进山坡上一栋破旧木屋,房主付体徐抱出几块刻有五角星的瓦片,讲起当年红军借宿的故事。

  “山沟里种庄稼,收成不好的话,得靠红薯、洋芋来管饱。”爷爷当年接待红军的老房子,付体徐一家人仍然在住。前些年,3个孩子相继考上大学,种地和养猪的收入压根招架不住,老付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遵义境内山地丘陵多、坝区平地少,“鸡窝地”“巴掌田”破碎零散,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后劲乏力。

  2018年初,贵州省委号召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遵义闻令而动,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立足资源禀赋,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转型。大力发展茶叶、蔬菜、精品水果等优势产业,遵义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跑出加速度。

  如今的长脚村,瞄准水果产业做文章。引进了龙头企业,成立了合作社,全村柑橘种植面积扩大至6000多亩。镇里投入500多万元破解运输和灌溉难题,整合帮扶资金新建冷冻库解存储之忧。

  “农资不用愁,技术有人教,销售有人管,只要自己肯干,不怕赚不到钱。”10多亩柑橘进入盛果期,毛收入不下10万元,付体徐靠种地脱了贫,在老屋旁修了栋新房。今年,他又承包了100多亩地准备种花椒和羊肚菌,为幸福生活再添一把火。

  目前,遵义全市投产茶园200万亩,发展蔬菜270万亩,畜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产业推动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虾子辣椒、湄潭翠芽、正安白茶、赤水方竹等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不断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

  送与引,激活劳动力

  2月25日中午,一架飞机从遵义新舟机场起飞,正安县172名务工人员搭乘包机前往浙江瑞安复工。随着全国复工复产有序开展,遵义各县区市积极创造条件,全力保障劳动力安全有序转移就业。

  正安人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容量有限。1987年,正安县“三百娘子军南下广东番禺打工”,开启了遵义乃至贵州有组织、有规模向沿海地区输出劳务的历程,外出务工成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7年前,正安小伙郑传玖前往广州一家吉他厂务工,逐渐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天地。2012年,正安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0多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3,其中有5万人在制作吉他。县里敏锐地捕捉到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郑传玖第一个落户正安吉他产业园。

  “解决一个贫困户就业,政府一次性奖励2000元。”年产50多万把吉他,出口30多个国家,短短数年,郑传玖就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吉他大王”。他的企业吸纳近500人就业,其中120多名贫困户靠在此务工脱贫。

  去年,对口帮扶正安县的贵州省委宣传部发挥文化扶贫优势,出品以郑传玖为原型的电视剧《吉他兄弟》,组织撰写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让返乡创业者的故事激励更多人“回乡创业就业”。

  随着一批吉他工匠返乡,正安吉他制造基地加快发展。目前,入驻正安县吉他产业园的57家企业年产销吉他600万把,产值60亿元,解决就业1.4万人,带动近7000人稳定脱贫。

  近年来,遵义农业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累计达165.83万人,劳务经济收益750多亿元,近10万贫困劳动力通过外出就业脱贫致富。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9日 01 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