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一键办 庭审搬上网(法治头条)

社会热点 2020-03-13 08:55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近日,江苏徐州市云龙区司法局邀请律师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普及与疫情有关的法律知识讲座,在线直播授课。
  郑 舟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线作战”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发运用在线“不见面”就能完成的行政审批、便民服务等各类数字化平台和工具,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数字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3月3日上午,广西南宁交管部门收到一条求助有一名山东青岛的志愿者,由于车辆挂桂A牌,在当地出入社区运送防疫物资不方便,希望通过“交管12123”平台申请机动车电子转籍业务,换成青岛本地号牌。

  接到信息后,南宁车管所网办中心立即行动,信息转递、后台审核、电子档案审核上传全流程加速,很快就完成了这项业务,整个过程还不到30分钟。

  相距2300公里,办事30分钟完成,这是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全面推行“加急办、预约办、便捷办”,群众办事“网上办、自助办、延期办”的缩影。

  租房补贴一“键”到位

  “不接触”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云服务”

  3月2日下午3时,洪丽青打开杭州政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填写资料后按下确认键。很快,她的支付宝上便收到了从“杭州市政府”账户直接汇入的500元疫情租房补贴。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杭州出台了“企业员工租房补贴”等多项惠企惠民政策,并在3月2日正式上线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符合条件的企业、员工只要一“键”点击,就能“码”上领取。洪丽青没想到,这笔“点对点”在线发放的补贴,从确认到发放,过程还不到2分钟。“过去总觉得政府部门离自己很遥远,可在数字平台上看不到层层申报审批,该享受到的政策补贴清清楚楚,感觉政府的服务就在自己身边。”洪丽青说。

  以前,大多数惠企政策兑付都是“企业申报、政府审批、层层拨付”的传统流程,可疫情期间,人员不能见面,这套流程的弊端立马显现出来。针对这一情况,杭州市上线了“亲清在线”数字平台,作为“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在线理念、大数据思维和承诺制”进行流程再造和后台数据协同,企业无需提交各种证明,即可享受在线兑付。“通过对政府部门‘轻量化’资源整合、数据协同,形成政商‘直通车式’的在线服务系统。”杭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戴建平说。

  不仅发放政府补贴搬上了网,企业申报复工也飘上了“云”。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杭州市建设了网上申报复工平台,并诞生了风靡全国的健康码管理理念。杭州健康码是市民通行电子凭证,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岗人员自行网上申报并经后台审核生成,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显示绿码者,亮码通行;显示红码和黄码者,需要自我隔离并健康打卡,满足条件后将转为绿码。而最方便的,是健康码只需一次申报,即可在生产、生活中“通用”。来自杭州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短短几天,复工平台申请企业就超过20万家,健康码申请人数突破1000万,为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和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疫情防控期间“不接触”正在催生出越来越多的“云服务”国家移民管理局上线“出入境信息一键通”查询服务,向社会提供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临时入境管制措施和我国口岸通行情况;国家税务总局集成推出24项措施,截至3月3日,依托电子税务局实现90%以上的主要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教育部推出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打烊的“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见面也能招聘,免费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服务……数字技术在加速政府服务理念转变中的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出来。

  法院庭审搬到网上

  信息化建设确保公平正义不耽搁

  日前,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二庭法官张艳为一场特殊的庭审做好了准备。她一个人对着一台架好的摄像设备,端坐在电脑屏幕前面,身后是一块约3平方米的绿色幕墙。

  “现在开庭!”随着清脆的法槌声响起,在电脑端展示庭审实况的屏幕中,张艳坐在了法庭审判台上,国徽、审判席等庭审元素一应俱全,两名陪审员出现在法官两侧的审判席上。其实,除了张艳身在法院,两名陪审员正待在各自家中。

  这一神奇的庭审效果正是通过广州互联网法院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自主研发的“YUE法庭”实现的。作为该院互联网审判创新实验室最新研发的技术成果,依托“YUE法庭”这个虚拟仿真法庭,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可实现不同场域同台开庭。

  据介绍,“YUE法庭”以视频分割技术为基础,集成虚拟直播平台系统、视频系统、音频系统、录制系统、绿箱系统等,仅需一块绿幕,即可将计算机模拟的三维法庭场景与摄像头拍摄的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实时合成,能实现全场域在线开庭,实现了实体法庭向5G虚拟智能法庭的无缝“跨越”。

  疫情当前,很多社会活动、行政活动都停止了,但司法活动不仅不能停止,还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时限,该办案办案、该开庭开庭。为了确保公平正义不耽搁,近年来,司法机关着力推进的信息化建设派上了大用场。

  日前,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就利用“最高人民法院移动微法院”实现了网络开庭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在这场物理空间“互不接触”的庭审中,不仅通过线上发送诉讼文书、开庭传票、线上庭审注意事项等文书,而且整个庭审过程也都搬到了网上。最终在庭审现场,双方当事人表示“握手”言和,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移动微法院”平台当庭签署了正式的调解协议。

  疫情期间,检察机关也开启了在线办案模式。“各位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开始。”2月25日,重庆市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常丽莎被邀请在线监督重庆市南岸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不起诉案件。视频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向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简要介绍了案情,并由各方在线上充分发表了意见。参加完这场“视频见证”,常丽莎希望检察机关以后多组织这种远程视频听证,使司法程序更加公开、透明,也促进大家了解、支持检察工作。

  化危为机打造数字政府体系

  打破数据孤岛、数据烟囱,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推动各地数字治理上的作用充分凸显。专家表示,在疫情防控中,大量政务服务、司法服务“上网”,得益于多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在推动拓展数字政府应用方面的积累,已经具备了较充分的技术和产品储备。而此次疫情突然暴发,一方面倒逼政府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创造了在线政务服务的巨大社会需求,客观上提升了在线政务服务的优先等级。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助理、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孟天广表示,疫情期间的特殊环境让人民群众对便捷、安全的在线政务服务需求更为强烈,不仅实现了数字政府从“政府建”到“群众用”的顺利转型,而且收获了空前规模的用户体量,有力推动了政务服务从窗口化到自助式、全天候、“最多跑一次”的转变,多地“网上办不见面”审批率明显提升。

  “疫情防控是在线政务服务效能的‘试金石’。”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副教授翟云表示,最近几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政务服务数量激增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级政务部门网上服务能力提升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在线政务服务水平的一次大检阅。

  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一度是数字政府建设面临的“三座大山”。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政府平台和商业平台之间、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之间的互通融合展现出积极的变化,长期制约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鸿沟也出现了消弭的迹象。

  “经过这次考验,政务云建设将会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但不能就满足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应该将推动数据开放作为数字转型的重中之重。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数据烟囱,让沉睡的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点数成金’的作用,是下一阶段需要着力破解的课题。”翟云说。

  孟天广则认为,疫情暴发带来的危机正在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机遇”,有助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政府体系,“一方面要持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服务平台、移动政务应用的渗透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和安全的在线政务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着力提升政务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基于海量政务数据研判社情民意、营商环境变化规律,评估政务服务能力和绩效,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12日 19 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