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进退 能担当城市旅游地标的菜市场在哪

社会热点 2019-08-18 14:37www.guomeikuaidi.com快递查询单号
原标题菜场进退

本报记者 耿诺

“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这句被很多文章引用的话,据说源自古龙。

贩菜易果,引壶卖浆。菜市场散发的烟火气儿和活泼劲儿,构建出一座城市的基底,莫名就能给人带来精气神儿。但伴随着城市更新和用地规范化,北京老牌菜市场越来越少。与此,便民综合体、新零售空间纷纷涌现,填补菜市场功能。

如今,北京的菜市场已站在十字路口退,有大量连锁便民商业设施补短板;进,则可升级成城市文化旅游消费新地标。存量已经不多。从经济效益角度讲,选择后者更能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但这需要政府、业主单位、运营商、规划师甚至菜贩共同努力。

退潮 菜市场时代正在远去

直到今天,家住西城官园的老范还常因忘买葱姜蒜而生闷气。“以往谁买葱啊?下楼买点儿菜,人家就‘饶了’!”面对老伴儿的唠叨,不耐烦的老范回了嘴。

老范家楼下曾是富国里菜市场。2017年,当其挂出开业15年庆典横幅时,一纸拆除通知接踵而至。

老范很怀念当初和一个湖南菜贩的互动。每到摊子前,对方只要看他一眼,就开始抓菜、称重、塞几根小葱或者一小块姜当添头、收钱,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末了,菜贩还得捎上“大火快炒”“加点儿剁椒”之类的贴心建议,让老范一天过得格外舒坦。

消失的不仅是富国里菜市场。来自市规划院的统计显示,除西单、东单、崇文门、朝内四大老牌菜市场已拆除或搬迁之外,近几年来,又有百子湾农贸市场、报国寺市场、白塔寺宫门口菜市场等十几处市场相继关停。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市场关停原因各异,虽然一部分涉及违建或者违规经营,但它们的停业还是宣告着曾以菜市场为主导的一个时代正在远去。

去年,崇文门菜市场总经理张维模正式退休。2010年5月17日,首个为北京市民空运荔枝、包车皮运菜运果的老“崇菜”正式向市民告别,启动搬迁。而今,其原址已兴建起一座商场,流连于其中的00后甚至从未听闻过“崇菜”。

面对菜市场日渐减少的现状,去年6月7日,一纸市委督办件从原市规土委转到市规划院,市领导在督办件中直接提出,请规土委邀请相关人士共同研究菜市场这一民生问题。市规划院专门组成了调研小组,对北京菜市场和便民菜站的情况进行调查。“我们要做的是摸清底数,不能影响百姓正常生活。”一位小组成员说。

下沉 便民商业织补不停步

于是,菜市场在这一刻出现分层——一部分便民商业承接了卖菜功能,维持“烟火气儿”。

凌晨3时,前门便民菜店“微风市集”的经理刘卫东和往日一样,押车出门去新发地上菜。预报有雨,爱烂的叶子菜得少上;几户邻居要的秋黄瓜得来10斤;居民罗大姐连着两天问藕带,帮她捎点儿——刘卫东一边盘算着,一边上着货。7时回店里码堆头,8时正式营业,每天供应30多种蔬菜、20种瓜果,每种10斤。这间前门东区仅存的菜店,就这样充盈了附近1000户居民的菜篮子。

微风市集去年才开张。开张前,一份由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给决策部门的《北京市社区商业现状分析》显示,截至2017年底,本市蔬菜零售网点一共有5776个,和深圳持平,不到上海的60%。“在一个极端不平衡的时间点上,北京社区商业业态呈现出‘洗头捏脚饿肚子’的特点。”城市象限创始人茅明睿认为,本市最需要补充蔬菜零售网点等便民商业。

在调查的,各区发力启动建设便民菜站、一刻钟服务圈。市商务局上月公布数据显示,过去4年,北京共建设菜店、便利店等8类基本便民网点5000个。未来3年,本市将补齐网点,使市民的基础消费尽量在社区实现。

织补后的菜价如何?昨天,记者看到,微风市集的西红柿每斤1.99元,韭菜每斤2.89元,比崇文门附近3家菜市场和朝阳门两家菜市场都便宜。尽管菜价不贵,但微风市集创始人兼CEO张泽众还是花了100多万元装修,“我就想让它好看点,菜市场的布置也应跟得上城市的发展。”

提升 菜市场可转型“地标”

围绕菜市场建设的另一面,则是将存量菜市场培育为城市地标。近几年来,菜市场正由“乱”转“治”,摊贩开始讲究摆放艺术,三源里、朝内南小街等一批菜市场正在向南方甚至国际知名菜市场看齐。市规划院也建议,鼓励各区升级改造现有运营良好的菜市场,保留升级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的大型菜市场,使其转变为城市会客厅和当地文化的展示厅,创建区域名片。

城市地标如何塑造?举办活动是最好的切入口。去年,得到APP在三源里菜市场开办“菜市场里的经济学展”,市场内的菜摊儿以经济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一时获得了巨大流量。8年前,当北冰洋汽水选择在“崇菜”重新上市,一句“北冰洋汽水给各位老邻居请好儿了!”拉开年销售量600万箱的新大幕。近几届北京设计周中,天陶、朝内南小街、宫门口等菜市场轮番登场,通过布展、文创活动提升环境和氛围。“北京菜市场也很精致”的概念,正在从惊喜转为共识。

但在参与项目创意的熊猫慢递创始人刘伟心中,这还不够。“我们想踏踏实实地做好一家菜市场,提升城市形象。”他说。这一点也得到北京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秘书长赵幸的赞同。在她提供给记者的资料中,全球能成为“地标”的菜市场,背后都有着巨大客流和营收——曾获“全球最佳食品市场”桂冠的多伦多圣劳伦斯市场,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巴塞罗那的圣卡特琳娜菜市场年客流近400万人次,全市菜市场年营业额约10亿欧元。

作为一座去年旅游总量达3.11亿人次、创收5921亿元的城市,北京有机会推出地标式菜市场。它将有机会成为向百万入境游客展示本土生活的窗口。但当记者联络了10位城市文化、旅游、社区营造专家后,他们给出了一致的观点——本市尚没有一家菜市场能上升成有京味儿的“城市符号”。

“三源里确实声名在外,却缺了老北京的烟火气儿。”张泽众说。本月初,他一个人去了杭州,就为了在中国农贸市场发展峰会上见马赛尔一面。马赛尔是荷兰鹿特丹缤纷菜市场总经理。这座5年前开业的缤纷菜市场凭着独特拱形外观和炫目通天的彩色壁画,曾被评为“全球最佳旅游景点”,年客流超过1000万。

“你知道吗?现在它和埃菲尔铁塔的游客一样多!”张泽众眼中闪着光芒。去见马赛尔,是想邀请他来北京,合作建一座属于北京的“缤纷菜市场”。“地址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得到对方积极的回应后,张泽众愈发有信心。

这种信心,仍需要多方面的支撑。“决策部门应启动考虑如何活用存量建筑提供合法经营场所。通过推出鼓励政策、理顺各部门相关制度和流程,共同推进‘城市名片’的诞生。”一位专家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guomeikuaidi.com 寄快递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