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十大民俗令人关注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
奇闻异事 2023-06-25 13:43www.guomeikuaidi.com奇闻异事
宜昌市民端午包粽子的习俗代代相传。 记者刘曙松 摄
今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期间,将展现原汁原味的十大民俗活动。
民俗 清晨祭江
背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或五月十五黎明,屈原故里的人们在龙舟下水前祭江,为“龙舟披红”,举行游江招魂,龙舟竞渡比赛。
现场6月13日清晨,秭归县茅坪镇长江边徐家冲港湾,屈子故乡的人们将身穿祭服,在独具特色的艾蒿门前,按照秭归的传统风俗进行祭江。彩门前供桌上摆猪头一个、羊头一只、供果一盘、红烛一对、香炉一个、香多束。主祭人员面向长江,先烧纸,再杀鸡,然后取血和酒,奠酒祭江、祭龙头。随后,在8个民间艺人的吹打乐声中敬香、叩首,所有人跟随主祭人员围绕供桌游三圈。祭毕,两名青年男子将龙头抬上肩膀,由主祭为龙头披上红布,送龙头下水。
民俗 女儿回娘家
背景在屈原故里,每到端午节时,接女儿回娘家团聚过节,已成为千百年来的习俗。
现场6月13日当天,在秭归县九畹溪镇九畹溪村,58位各年龄层次(20—60岁)的妇女,身着节日服饰,以各种方式(或坐轿子,或坐滑杆,或骑马,或坐船,或坐摩托车,或坐拖拉机,或坐轿车),在同一天回娘家,与家人团聚,共过端午。
民俗 驱毒?病
背景端午节前用艾叶水为孩童洗澡、为老人泡脚、泡雄黄酒、将门前屋后洒上雄黄酒或石灰、晒被褥、挂艾蒿菖蒲,避邪祛风,是屈原故里一大风俗。
现场6月14日,30个小男孩的父母和26位老人的子女,将在古色古香的屈子街摆上各式木盆,手执长布毛巾,一字儿排开。他们用煮过的艾蒿水为小孩洗澡,帮老人泡脚,展现屈原故里端午驱毒?病习俗。屈子街上到处挂有成品艾叶花环,10多名展示人员头戴艾叶花环坐在农家小靠椅上,脚边的竹筐里放有艾叶、线等材料,她们巧手编制艾叶手链、艾环,并现场邀请游客参与手编艾叶花环,纪念屈原,祛邪防病。
民俗 屈氏后裔祭祀屈原
背景从南北朝开始,屈原故里秭归就有了端午祭祀屈原的传统。在婉转凄切的鼓乐箫声之中,主祭如歌如吟地读着歌颂屈原美德的祭文,百姓则依次向屈原牌位(或塑像)叩首焚香,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场6月14日,台湾、香港友人与秭归屈原村屈姓后裔100余人将来到屈原镇屈原村,在屈原庙里举行祭祀屈原仪式。6月16日,来自归州镇万古寺村的屈姓后裔50人,也将带着果品、香等祭祀用品,祭祀屈原。
民俗 乐平里灵牛耕田
背景在屈原家乡乐平里,耕牛耕田犁地不用牛鼻绳,被称为“灵牛”。
现场6月14日,在屈原村乐平里的一片田间,10位老农将在现场驾着10头没有鼻绳的灵牛犁田,灵牛自行转弯掉头,与农夫保持着高度默契。台湾、香港友人与屈原村屈姓后裔代表将来到屈原庙外保护至今的玉米田边,听当地老人讲述乐平里灵牛耕田的传说。
民俗 包粽子、做咸蛋
现场6月13日,在归州镇屈子街、茅坪镇建东村、凤凰山上的水府庙里,100多户当地农民将围着桌子包粽子,做咸蛋,蒸馍馍,与游客一道品尝粽子等节令食品。
民俗 制作、涂抹雄黄酒
背景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现场6月14日,在秭归县凤凰山上的水府庙二楼,几十名当地农民将现场演示制作雄黄酒过程,并将雄黄酒涂抹到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头写一“王”字,游客身上蚊虫叮咬部位也可涂抹。
民俗 制作香袋
现场6月12日,在三峡库区最大的地面文物复建群凤凰山水府庙,10多名民间艺人将在现场编制艾叶手链、艾环,扎制香袋,将艾蒿、雄黄、陈大蒜梗、松、柏或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种中药材装入布中,以五彩线缠绕,送给游客,佩戴胸前,祛邪防病。
民俗 制作虎头帽、虎头鞋
现场6月15日,在秭归县城凤凰山的水府庙二楼天井正房出口门外,20多个展示人员坐在几条长板凳上,手拿绣鞋垫进行刺绣。每个人旁边都放有一个摆满绣花鞋垫、虎头帽、虎头鞋的竹篮,一边现场绣制一边向游客讲解,现场出售手绣制品。
民俗 稻场娱乐
现场6月15日,在秭归县城的凤凰山上的水府庙大门院坝里,几十位民间艺人将现场打花鼓,演出皮影戏,唱端午招魂曲和各种峡江号子,打锣鼓唱薅草歌,讲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和屈原传说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