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家族揭秘:鲜为人知的湖湘文化世家
奇闻异事 2023-06-25 13:43www.guomeikuaidi.com奇闻异事
毛泽东在韶山故居
倡导新学助伟人的毛麓钟
毛麓钟是毛鼎臣与成氏所生的二儿子,毛福生的弟弟、毛宇居的叔叔。他派名贻训,号云阁,别号韶山小隐人,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二十四日,卒于民国十年(1921年)六月初八。他是清长沙府庠生,是毛泽东的堂伯父,也是毛泽东在韶山求学时的一位塾师,对毛泽东成长影响很大。这位文史根底深厚、人品高尚、见多识广、思想开明的文化人,曾在云南护国军蔡锷将军部下任过军中文书之职,参加过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他因对清政府丧权辱国、腐败无能强烈不满,愤然辞职回乡,在东茅塘面山楼开办私塾。他关心时事,由主张君主立宪转而赞成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强调废科举、兴学堂,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并在韶山联系地方进步人士办新学,开启民智。
毛麓钟开办的是一所中西合璧式的新型私塾,教有10多名学生,而毛泽东这个本家侄儿却是他认定的天资职慧、记忆超群的有用之才,因而对其十分器重。他常向人说“润之有超群的领悟力和非凡的记忆力。”他精心指导毛泽东点读《史记》、《汉书》、《纲鉴类纂》和历代诗书辞赋等古籍,又读了《日知录》和许多时论新书。16岁的毛泽东读了《史记》,对司马迁的学问、道德、文章,深为佩服;《日知录》提倡实地考察,遇事探本求源,对毛泽东后来思想发展有深远影响;关心时事是新型教育的一大特点。毛泽东通过读时论知道了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国家危亡的现实。他开始对祖国前途担忧,蒙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并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毛麓钟进一步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告诉他,叫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广阔胸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挽救国家危亡努力学习。
毛泽东在这里寄宿学习了半年时间,收获颇大,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习惯。他将毛麓钟的思想、人品和学识深深地铭记在心。他曾说过在读《三国演义》等书时,“有一天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这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的不公和农民、土地问题,不能不说是毛麓钟“开启民智”教育的一个结果。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为了让毛泽东继承父业,决定派他到湘潭一家米店去学徒,而他却坚持要去湘乡县城东山新学堂读书,因而被盛怒的父亲赶出了家门。这时,毛泽东想到了一贯支持自己的毛麓钟,于是跑到东茅塘的毛麓钟家借宿。毛麓钟不仅收留了毛泽东,而且伯侄俩谈心至深夜。第二天,毛麓钟送毛泽东回家。因毛顺生较固执,毛麓钟在征得毛泽东母亲的同意后,约请了毛泽东的堂叔毛钟楚、房兄毛宇居、舅父文正兴、表兄文运昌、王季范等几位亲友一起共同说服毛顺生放弃原来的主张。
本来,毛顺生送毛泽东上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他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以后作他生意上的帮手,所以当毛泽东读了几年书后,便要他退学去当学徒。作为一家之长的毛顺生,本以为要儿子退学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没想到毛麓钟等人却众口一词,劝毛顺生说润芝聪明会读书,如果让他上洋学堂,受到先进的教育,能增强赚钱的本领,将来还有大的造化,可以光宗耀祖。毛顺生听了也只好听从大家的劝告。从此,毛泽东走出了韶山,挣脱了封建小家庭的束缚,奔向外面的世界,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
毛泽东后来到湘乡、长沙等地求学,每年寒暑假,回韶山都要毛麓钟家里拜访求教。
毛麓钟逝世后,毛泽东与夫人杨开慧受党组织委派回韶山开展农 动期间,还特地到毛麓钟家悼念恩师,看望师母张清文。
毛麓钟的次子名毛泽普。1967年,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来到长沙,还特地向湖南省当时的党政负责人黎原、华国锋等人问起毛泽普的情况。毛泽东问“戈楷(毛泽普后来的名字)现在何处?”华国锋答道“仍在省科委工作。”并介绍了戈楷工作干得好,有实绩。华国锋问“戈楷是主席的侄儿还是同一辈的?”毛泽东笑着说“不是侄儿,是同一辈的,是堂弟。他原来叫毛泽普,比我小20多岁。他父亲叫毛麓钟,是韶山唯一的府秀才。这个秀才是我小时候的塾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