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大揭密
希特勒一个奇怪的命令,使得处在德军包围圈中的30多万英法联军得以突围。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达这样一个命令?
敦刻尔克大撤退马骏细解二战谜中谜在法国北部诺尔省濒临多佛尔海峡,有一座海港城市,名叫敦刻尔克(Dunkirk)。公元4世纪初,这里还是一个坐落在沙滩上的小渔村。7世纪时,有传教士在此建圣埃卢瓦教堂,敦刻尔克名字的来历就是比利时的佛兰芒语"沙滩"(dunk)和"教堂"(kerk)构成,意为沙滩上的教堂。1067年,这里发展成为一个小市镇,正式命名为敦刻尔克。
历史上的敦刻尔克总是遭受战火蹂躏。中世纪时,其曾经6次被围攻劫掠。16-17世纪,随着欧洲战争密度的频繁加剧,这里更是成为英国、西班牙、法国、荷兰冲突的中心,直到1662年,敦刻尔克才正式归属于法国。,在这里发生的历史所有战争,都没有1940年夏季的敦刻尔克战役更富有戏剧性--这次过去67年的作战行动,给历史留下了难解之谜。暮春开始的"镰刀收割"
1939年9月1日,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掩护着强大的装甲突击集群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波兰实施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闪电战",并迅速占领了波兰。由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波兰战役将要结束时,希特勒就已经开始考虑在西线发动攻势的问题了。希特勒认为,与英法两国长期的战争会耗尽德国的资源,并使其暴露在苏联的背面打击之下。他的畏惧心理促使他要提早发动进攻,以强迫法国求和。
进攻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作战代号叫"黄色方案"。这个方案计划将德军主要兵力集中于右翼,其主要任务是向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实施突击,并占领英吉利海峡沿岸港口。
这个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进攻西欧的"施里芬计划"比较相似。所不同的是,"黄色方案"是计划占领英吉利海峡沿岸地区,切断法国与英国的联系,不断骚扰和封锁英国本土,迫使英国求和;而"施里芬计划"则是占领英吉利海峡后,实施大迂回,在巴黎以南折向东方,以围歼法军主力,迅速摧毁法国的武装力量。
希特勒对这个方案并不满意,认为按照老路子作战,难以达成突然性。于是,他要求陆军参谋部制定新的进攻法国的作战计划,,遭到陆军参谋部的反对。正在这时,发生了"梅克林事件"。
1940年1月10日,德军空降部队司令施图登特派第7空降师参谋赖因贝格从明斯特飞往科隆,途中遇大雾,迷失方向,迫降到了比利时境内的梅克林镇。赖因贝格身上携带着一份"黄色方案"。尽管赖因贝格将方案焚烧了,比利时士兵还是将一些碎片抢了出来。希特勒闻知后大为恼火,他一连处分了空降师的几个军官后,认为原来的计划法军已经知道,责令陆军参谋部制定新的进攻法国的方案。
这时,德军中也有一个人对原来的方案不满,这就是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埃里希·曼施坦因。这个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在第2预备警卫团任副官,他曾经亲身感受过"施里芬计划"的痛苦,在那次标志着这一计划失败的马恩河作战中,他受了重伤,差一点没了命。所以,他提出了新的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
根据他的计划西线作战的目标应该寻求陆上决战,对西线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中路。
集中优势兵力于阿登山区,通过装甲摩托化部队的优势,直插索姆河,割裂联军的战略部署,并在北路德军的协同下,合围英法联军的精锐部队。
新计划与老计划相比,特点第一是奇,阿登山区是敌人想不到的地方,能在敌人想不到的地方发起进攻,容易取胜。正如孙子所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第二是狠。曼施坦因计划实施的前提是用装甲摩托化部队突破阿登山区,这就不仅大出敌人的预料,而且还能达到迅速制敌的目的。
施坦因提出的计划遭到陆军部的反对,甚至将其调离岗位,任第38军军长。不过,没想到曼施坦因因祸得福。按照德军规定,新任军长必须要接受元首希特勒的训话与勉励才能赴任履职。,曼施坦因利用希特勒接见的机会,将自己的计划提交了出来。
希特勒完全同意曼施坦因的新计划,责令陆军部必须根据这个计划蓝本制定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陆军在希特勒的压力下,只得以曼施坦因这个计划为基础,重新制定了进攻西欧的作战计划,并把这一新的计划命名为"镰刀收割"。
1940年5月10日,德军中路主攻部队以1700辆坦克作为尖刀,偷偷越过天险阿登山区,迅速突破法国人引以为荣的马奇诺防线,将战火迅速燃烧到了法国境内。
德军先头部队第19装甲集团军由纳粹德国装甲兵创始人之一、被誉为"装甲兵之父"的海因茨·古德里安上将指挥。这位精于"闪电战"的统帅,要求他的部队心中只记住一个目标突破,突破,再突破,直到用完一滴汽油!
5月14日德军占领法国色当之后,竟然以10天的行程突破数百公里,直扑英吉利海峡。短短十几天时间,英法联军几十万人就被困在法国以北的海港小城敦刻尔克附近的海岸边,在仅仅60平方公里的海滩上,英法联军三面被德军围困,背后是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看起来已经是插翅难飞。
当希特勒听说法国北部的联军都涌入敦刻尔克这个海滨城市后,高兴地欣喜若狂,他声称"现在,胜利与和平都掌握在我的手中。"在他看来,除非创造奇迹,否则敦刻尔克的几十万联军将全部进入德国的战俘营。
这真是一个全面歼灭英法联军的绝好机会,德军可以说是胜券在握。如果敦刻尔克包围圈里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德军聚而歼之,将给以后的盟军反攻造成巨大的困难,至少减少了盟军的有生力量。
,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英法联军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出30多万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有历史学家说,西欧作战开始后,英法联军节节败退,不堪一击,如果不是希特勒想放他们一条生路,英法联军做梦也别想跑出包围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
英法联军为什么不堪一击
法国与英国在这样短的时间,为什么败得如此惨?是他们的兵力不足吗?并不是!在西欧作战中,在法国的英法联军和德国军力之比是这样的英法联军147个师,3700辆坦克,3800架作战飞机,14500门火炮;德军有141个师,2445辆坦克,3100架飞机,还有7558门火炮。从陆军作战师来讲,英法联军有优势,但并不大。,如果加进了进攻与防御的兵力比,法军的优势就大了,不是多6个师的问题了。因为按照作战理论,如果是进攻一方的话,必须兵力要大于防御方三倍,就是3∶1的比例,你是防御,我进攻,你一个人要顶我三个人,这样一算,那英法联军的优势就更大了,理论上可以顶德军几百个师。
不过,分析一下法国与英国两个国家具体的情况,似乎就找到兵力并不占劣势的英法联军为什么战争初期败得一塌糊涂的原因了。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损失惨重,国民经济一路下滑,政府和老百姓不愿意再打仗,他们希望容忍一点,退让一点来换取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都伤亡惨重,一片萧条。战争的阴影还残留在人们心中,在短暂的和平时期,人们不自觉地去淡忘与回避战争。英国和其他战胜国一样坚决要裁减军备,因为他们以为再也不会有敌人出现了,发展经济才是当前的第一要事。当时流行于英国的一首诗可能最能反映民众要求享受和平与快乐生活的愿望
人民必须有强壮的体魄,
必须自给自足以维持家庭所需,
亦要住在舒适的房子,
他们必须学习欣赏大自然的美术作品,
并从书本里吸取更多知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宁静而快乐的生活,似乎使英国人忘记了结束才不久的战争,只有少数人还充满着忧虑。
而绥靖政策就是这一思潮在外交上的反映。"绥靖政策"的英文为Appeasement Policy,最初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政治家和作家的嘴里。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这个词的第一个含义是讲和、调解等等;一个含义是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英国首相艾登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他当初使用这个词,就是用《牛津英语词典》的第一个含义。直到后来,当张伯伦奉行的对德外交政策的后果越来越清楚时,人们才确定地用Policy by satisfyg demand,即"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这一含义理解这一字眼。
绥靖政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当时,战争对社会与生命财产的破坏非常严重,西方大国担心战争引起社会动荡,甚至是革命,于是在与德国外交中,推出了"绥靖政策",即对德国扩张要求给予忍让与满足,以换取和平,避免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推行最积极的是英国和法国。
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严重挑战,以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者,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求得一时苟安,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谋求同侵略者妥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1935年3月放任希特勒重整军备;
1935年10月容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3月容忍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8月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政采取"不干涉"政策;
1937年7月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听之任之;
……
在1938年3月,希特勒兼并奥地利的时候,张伯伦甚至还向国会指出他坚决不会事而改变对德国的绥靖政策。
他们以为,忍让一些,退让一些,就可以让希特勒满意一些,推迟战争,这样的行为显然满足不了法西斯国家的巨大胃口,德国并不会真的停止扩张。在绥靖政策之下,希特勒的扩张更加肆无忌惮。
元首发来的一个奇怪的命令
1940年5月23日,德军古德里安上将的第19装甲军到达格拉夫林,这里离敦刻尔克还有16公里,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两支劲旅只需再加把劲,就可以直取敦刻尔克,而后继的几十个步兵师也正源源不断地跟进。面对联军越来越顽强的抵抗,古德里安上将加紧了向敦刻尔克海港的进攻,决心率领他的装甲部队再打一个围歼战,将英法军队的数十万人马彻底消灭在滨海地区。5月24日,古德里安上将集结好进攻用的坦克群,准备突入敦刻尔克港,给英法联军一击以结束这场战役,,中午12时37分,他突然接到了希特勒的命令就地停止前进,撤回先头部队,只准许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的部队继续前进。
当时,古德里安正在吃午饭。他接到这个命令之后大吃一惊,他第一个反应就是现在最希望得到这个命令的是英国人,而不是我们德国人!他马上询问总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可是,他得到的回答是"元首的命令不可更改。"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极其沮丧地在日记中写道"左翼,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前面没有敌人,但在元首直接命令下,将就地停止前进。"
5月25日上午,德军陆军总司令海恩里希·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元帅试图说服希特勒改变他的决定,命令德军继续收缩对敦刻尔克的包围圈。,希特勒回答"我已将西线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A集团军群,而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也不同意这样做,坚持将装甲部队随时投入下一阶段的南方作战。"
直到48小时之后,希特勒才下达了重新恢复前进的命令。而这48小时对敦刻尔克包围圈内的联军来讲,简直是开了一条生路。
48小时的时间,让几十万英法联军有了绝好的逃生机会,联军在敦刻尔克加强了防御力量,布置了3个步兵师和大量的大炮,挡住了德军的进攻。英国指定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担任"发电机计划"的总指挥,组成了一个16人的参谋班子,统筹指挥敦刻尔克的撤退。而这时,英法联军的惟一生路就是敦刻尔克40公里长的海岸线,从5月10日以来,两个星期里海岸线一直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船坞、码头全部被炸成废墟,惟一还可以供船只停泊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东堤。就是这1200米的东堤,成为了几十万联军的生命线。5月26日18时57分,拉姆齐下令实施"发电机计划",从而拉开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序幕。
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3条航线,但由于德军的炮火封锁,惟一能够使用的只有Y航线,全程近76海里,需要6小时到达英国。Y航线航程是原计划的2倍多,要想撤出同样多的人,就得需要2倍以上的船只。兵多船少,成为大撤退行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焦急的英国人顾不上保守秘密,在无线电广播里大声向全国呼吁,号召所有拥有船只的人都来加入撤运联军的舰队。数以千计的民众驾驶着各式各样的船只闻讯赶来--一支奇形怪状的舰队很快在英国东南部港口汇集起来。舰队中有政府征用的船只,但更多的则是自发前去运送部队的民众,他们没有登记过,也没有接到过任何命令。在这支"无敌舰队"中有银行家、医生、出租汽车司机、码头工人、工程师、渔民、游艇驾驶员……许多人穿着破旧的衣衫,脚蹬破口的鞋子,浑身让风雨和海水弄得湿淋淋的,饥肠辘辘地坚守在彻骨的海风中。暗夜中,他们"边靠猜测边靠上帝"地航行着。
此时,在敦刻尔克海滩,撤退进行。成千上万的士兵排成一行行,50人编为一组,他们站在沙滩上,站在没踝、没膝、齐胸的海水里,等候救援船只。
大撤退开始的当天,正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为大撤退祈祷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感动地说"我坐在唱诗班的位置上,能感觉到民众有害怕的心情,不是怕死,不是怕伤,或者怕物资损失,而是怕英国被战败和灭亡。"
大撤退的航线尽管处于德国空军的空中威胁下,却没有德军炮火的封锁,相对比较安全。敦刻尔克撤退后海滩上到处留下联军士兵的尸体和破损的装备
在英国和法国民众的支持下,联军从敦刻尔克撤退的速度越来越快
5月28日,撤走了17804人;
29日,撤走了47310人;
30日,撤走了53823人;
5月31日与6月1日,两天撤走了132000人。
至6月4日14时23分大撤退结束,联军共从敦刻尔克撤走了338226名官兵,为以后取得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巨大的有生力量。英法民众和联军共同创造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也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就这样,希特勒的一个奇怪的命令,让英国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希特勒为什么要下达这样一个奇怪的命令
希特勒为什么违反军事常识,在最为关键的时刻,下达这样一个停止前进的命令呢?他没有对自己的命令做过多的解释。于是,战后人们一直在猜想答案,或许这就是这个问题的迷人之处吧。
可能有三种因素促使希特勒下达了这个命令。
第一个是军事上的因素。西线作战开始后,德军进攻速度快到不仅打乱了英法联军作战指挥的时间表,而且打乱了德国人自己的作战指挥的时间表。德国人自己都没有想到进攻这么快,得手这么容易!A集团军群7个装甲师像一把钢刀一样,一下就推向了布列塔尼半岛,直扑英吉利海峡,将法国境内的英法联军割裂开来。这样一来,希特勒与A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施泰特特别担心部队大纵深推进后,后勤补给却没有跟上,部队的两翼可能遭到法国境内的英法联军的南北夹击。而一旦遭到夹击,德军将腹背而受敌。
战争期间,希特勒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7点钟要听听轻音乐。可是,当他听到龙德施泰特汇报后,立即中断音乐。他意识到龙德施泰特的担心的严重性。
龙德施泰特是德国军事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的全名是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他出身于世代的军人家庭,他的家族生生世世当军人,已有800年历史。龙德施泰特是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他深受德国作战思想的影响,先计算后冒险,三思而后行,作战非常稳重、沉着。希特勒对于龙德施泰特非常尊重,在德军26个元帅中,龙德施泰特是惟一敢不摘手套与希特勒握手的人。所以,希特勒很快与龙德施泰特交换了意见,下命令让古德里安的部队停止前进。
第二个因素出自戈林。赫尔曼·戈林在纳粹德军中是仅次于希特勒的一个人物。希特勒1941年6月29号曾经颁布一个指示"如果我不在的时候,由戈林承担起我对国家的责任。"
戈林出生于1893年1月12日。他自幼喜欢军事,幻想着胸前挂满军功章。1911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
1915年,他从步兵部队调入刚刚成立的德国飞行部队,成为了德国第一代飞行员。他的飞行技术非常好,凭借高超的飞行技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击落了22架敌机,成为德军王牌飞行员。如果后来没遇上希特勒并参加了纳粹党,戈林肯定会是一名出色的飞行家。
戈林还是一名艺术造诣很深的人。更为让人惊叹的是,他是在从军校毕业后休假的短短几天里,就学会了如何鉴赏艺术品。1911年4月1日,他到意大利米兰观光旅游,第一次看到了达·芬奇的原作《的晚餐》,顿时被深深地吸引。以后的几天,他一直在这个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欣赏着众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当其离开米兰时,他已经能够鉴别出真品或赝品了。如果不是后来遇上希特勒并参加了纳粹党,戈林非常有可能成为最著名的艺术收藏家之一。
从天文学的角度讲,两颗行星运行得过近,会相互影响,使其各自运行轨道发生部分偏移。有时,人也这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德国不允许拥有空军,所以戈林失业了。他十分痛恨《凡尔赛和约》中断了他的飞行事业。就在他最不得志的时候,他遇上了希特勒。1922年11月的一个星期六,他在慕尼黑参加一个集会时,顿时被正在演讲的希特勒所折服。他自己说"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能够代替德国皇帝的人,这就是我们后来的元首。"而希特勒也非常喜欢戈林,很快让戈林担任自己的冲锋队队长。从那开始,戈林就成为希特勒和纳粹运动的忠实信徒。他拿出全部能力为希特勒和纳粹运动制造罪恶。
西线战役时,戈林担任纳粹德国空军总司令。这时,他提出要求,由他率领下的德国空军解决敦刻尔克包围圈的英法联军。而希特勒也愿意让戈林露一手以巩固他在纳粹党的副领袖的地位,于是,命令陆军停止前进,而指令戈林的空军,向包围圈内的英法联军实施强大的航空火力突袭。对此,古德里安十分恼火地说"我想促使希特勒作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为了戈林的虚荣心。"
戈林的空军部队整天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空盘旋俯冲,大批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不断地骚扰,,英国皇家空军把凡是可以动用的战斗机,都投入到敦刻尔克上空,战斗机的飞行员有时一天出击4次,这使得戈林的空军不敢毫无顾忌地轰炸正在渡海的舰只。,德国空军也没有发挥全部的力量,一些德国将领说希特勒如同制止地面部队一样制止了德国空军。所以希特勒除了军事目的之外一定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他发出停止前进的命令。
第三个因素来自政治方面。希特勒一直想诱降英国。在纳粹的种族理论里面,英国人是高等人种,不是希特勒征服消灭的对象。希特勒曾强烈批评威廉二世,说如果不推行"世界政策",不和英国为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失败。在希特勒看来,英国最好就呆在海岛上,别管欧洲大陆上的事儿。他直言不讳地说"英国人应该把黑暗与欧洲留给我。"
,他也考虑到登陆英伦三岛确实很困难。希特勒制订了一个代号为"海狮"的登陆英伦三岛的作战计划。,他对部下曾说"英吉利海峡毕竟不是一条河!"既然登陆困难,莫不如放英国人一马,让英国人在"体面"的情况下,同自己恢复和平。于是,他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他万万没有料到,被他骂为只知抽雪茄的乡巴佬丘吉尔,根本不买这个账。大英帝国继续坚持与纳粹帝国战斗到底。不管希特勒出于什么因素考虑下达的那个命令,对于英法联军来说,奇迹是发生了。这次大撤退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次败而不败的会战。历史学家认为"敦刻尔克英勇而成功的大撤退,犹如在希特勒圣墙上楔进了第一个钉子。"一个67岁的英国老太太站在岸边欢迎英国军人说"我的孩子们,你们安全地回来了。你们回来了,希望就回来了。感谢主,你们还会回去的。"
,对希特勒来讲,这却是一次胜而不胜的会战。希特勒的一个命令让33万8千多人在绝境中撤回了英伦三岛,进而为后来的盟军大反攻准备了有生力量。
如果说英国的软弱是由于绥靖政策引起的,那么作为德国宿敌的法国为什么也在德国的战车下如此不堪一击呢?其中两个原因非常重要一个是法国人过于迷信,过于幻想。所谓过于迷信,是说他们太迷信那条马奇诺防线了。马奇诺防线是法国为防备德国进攻而建筑的一条防御体系,位于法国边境从瑞士到比利时之间的东部国境上,1929年开始修建,以当时主持修建这条防线的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名字命名。马奇诺防线长达750公里,1940年完工,用时11年,花了2000亿法郎。里面有5600个防御工事,防线内堡垒林立,地下筑有坚固工程,还修建有地下铁道、隧道公路以及各种生活设施。法国上下一致认为,有了马奇诺防线,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当时法国总理勃伯鲁姆说"这个工事虽然不是进攻的,防御是绝对没问题的。"法军统帅甘末林也说"马奇诺防线是法国的英吉利海峡。"
法军指挥机构将大批部队配置在这条漫长的防线上,其直接后果是法军可供机动作战的部队很少,但法国人却对这种布局很满意,他们认为,北有比利时境内丛林密布的阿登山区,南有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背后驻防着几十万英法联军,德国人根本没有办法打进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军事思想落后。军事思想是有关人们对军事问题、战争问题的理性认识。通俗一点,军事思想是一切军事问题的"母"。这个东西落后了,其他的军事问题、战争问题会受很大的影响。
,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先进的军队未必取胜,会写兵法的民族,打不过不会写兵法的民族的例子非常多。匈奴人没有文字,也谈不上会写兵法,但在与汉朝265年的战争中总是占上风;宋朝最重视军事教育,有了中国第一部皇家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却亡于不会写兵法的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这种例子实在太多了!
军事思想是抽象的关于战争的原则,其特点就是不能一下子就指导具体的作战。因为,军事思想这东西,你学,人家也学,它又没有什么专利保护。所以,,要想打胜仗,光有军事思想是没有用的,关键得看战争实力和潜力(国家有没有打仗的银子)、军队的强弱(军队是不是打得赢)、武器装备(有没有克敌制胜的武器,光有烧火棍不行)、民心士气(老百姓会不会支持国家打仗)、机制(有没有把各方面的力量凝在一起的制度)等等。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中间"环节做好了,兵法这东西才会真正有用!
法国败亡的问题就出在这里!从综合国力上,法国与德国并不差许多,可以说半斤对八两。于是,就在这"半斤对八两"条件下,凸显出法国军事思想落后的致命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法国人汲取的胜利的经验是什么呢?那就是防御是比进攻更有利的作战样式。不然马奇诺防线怎么出来了?所以法国也就忽视了进攻性战法。包括进攻性武器装备的研制。当时有了坦克,有了坦克兵,但令人讽刺的是,坦克兵、装甲作战理论最早是英国人、法国人的发明,戴高乐、富勒都提出过机械化作战问题,可是都没有引起英法高层的重视,依然只是把坦克作为辅助的兵器,而这个时候德国人重视了。
西欧作战打响后,法军与英军几乎是一溃千里。几十万德军以每天进攻30-40公里的速度向法国纵深推进,直扑布列塔尼半岛,扑向了英吉利海峡。此时,几十万英法联军被包围在了敦刻尔克,除非出现奇迹,只要德军再紧缩一下兵力,敦刻尔克包围圈内的联军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幸运女神真的在此时眷顾了一下曾经不堪一击的英法联军--不可思议的奇迹真的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