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传统常用草药有哪些?黎族医药学
黄皮叶多为栽培,南方地区均有。功效及应用疏风解毒、行气止痛。用于防治流感,本品味辛,气芳香。用量为适量。兰草(山薄荷、独脚球)主要产于五指山、保亭、琼中等地,生于旱坡地,小山顶。性味苦、辛、微温。功效及应用疏风解表、用于感风寒表症、祛痰止咳、止血,常配散血冈、扎节荣等,用于外伤。用量适量。
针草(一包针、金盏银盘)主要产于东方、乐东等地,多生于草地和路边。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应用清热解毒、利湿热。用于感冒发热及防治流感、中暑、毒蛇咬伤、急性肾炎水肿。用量为适量,水煎内服。
五指柑(牡荆、埔姜)主要产于五指山等地。多生于山岗、坡地、路边。性味辛、微苦、平、气香。功效及应用解毒散热、化湿消滞、祛痰止咳、祛瘀,常用于感冒发热表症、吐泻、腹痛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还用于外伤出血、外洗可治皮炎、湿疹等。用量为适量,可内服、外用等。
伞托树(鸭脚木、鹅掌柴)主要产于五指山、琼中、保亭、白沙。多生于山沟。用树皮、叶入药。性味苦寒、气微香。功效及应用解表清热、祛风除湿。用于感冒风热表症,也可用于风湿热痹、跌伤肿痛。外用治疗皮炎、湿疹。用量为适量。
竹叶草(鸭跖草、竹叶菜)主要产于五指山等地。生长于田边、沟边等阴水湿地。性味甘、淡、寒。功效及应用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利尿等。用于各种热症、感冒,也可用于水肿、石淋、清暑热等症。用量为适量。
土牛藤根(兰草、多须公、六月雪)主要产于乐东、五指山等地。多生长于山坡、路边草丛中。性味苦、甘、寒。功效及应用清热利咽喉、泻火解毒。用于防治白喉、感冒高烧、麻疹热毒炽盛、肺热喘咳、热毒疮痈、毒蛇咬伤等症。用量为适量。
土甘草(点秤星、秤星木、假青梅)主要产于五指山、白沙的南开等地。多生长于山坡、路边、旷野、丛林中。性味甘、凉、微苦。功效及应用清热生津、利咽喉、散瘀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炎、急性单双蛾,也可用于跌打疼痛等症。用量适量。如跌打损伤可内服并外敷。
三枝枪(三桠苦、三桠虎、三叉虎)主要产于五指山、琼中、保亭等地。用枝叶、根入药。多生长于丘陵及灌木丛中。性味苦、寒、气香。功效及应用清热泻火、行气止痛、燥温止痒。用于防治流感、流脑、乙脑、跌打肿痛、胃痛、风温痹痛、腰腿痛,外用于皮肤温热疮疹、痔疮等症。用量为适量。疮、毒蛇咬伤、外伤等内服、外敷并用,外用适量或略大量。
地胆草(地胆头、土公英、苦地胆)主要产于乐东、五指山、琼中等地。多生长于山坡,旷野草地及村边。性味苦、寒。功效及应用清热泻火。应用于多种热毒症,如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痛、红眼病等病症。用量为适量。
山苍树(木姜子、豆豉姜、山鸡香)入药为枝叶及根主要产于五指山、琼中等地。性味辛、温、气香。功效及应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祛风寒温、活血祛瘀。用于胃寒、气滞、四肢麻木,外伤瘀痛等。用量为适量。
草蔻仁主要产于白沙南开、琼中。性味辛、温、气香。功效及应用祛寒、祛燥、芳香健胃。用于胃寒湿郁滞等。用量为适量。
田基黄(地耳草、雀舌草)主要产于五指山、乐东、东方等地。多生于田基、沟边潮湿处。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应用清利湿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用于肝炎、肠伤寒、热毒所致疮疡、痈肿、红眼病,外伤积瘀肿痛。用量为适量。
鸡骨草(黄食草、小叶龙鳞草)主要产于白沙南开、琼中、五指山。多生长于山坡、灌木丛中。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应用清利湿热、舒肝止痛。用于肝、胆病症。用量为适量。
山芝麻(假芝麻、山油麻)主要产于乐东、东方、三亚等地。多生于坡地、丘陵等向阳干旱之地带。取根入药。性味理气止痛。用于发热、喉肿痛、肠炎、便秘。用量为适量。
黄连藤(黄藤、古山龙)主要产于五指山、琼中。多生长于山林丛中。取藤茎入药。性味苦、寒、有小毒。功效及应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腹泻、痢疾、热症头痛、胃痛、咽喉肿痛等。用量为适量。
蔬花兰(三角草)主要产于乐东、五指山。多生于潮湿的草地。全草入药。性味微苦、微寒。功效及应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毒蛇咬伤、尤以治疗眼镜蛇、竹青蛇咬伤效果极佳。也可用于跌打肿痛。用量为适量。
白云草(东风菜、仙白草、钻山沟)主要产于乐东。多生于山坡、路边、溪边潮湿之处。以根入药。性味甘、寒。功效及应用消热解毒。用于毒蛇咬伤。用量为适量。
小叶蛇总管(香茶菜、铁拳头母)主要产于五指山。多生长于山坡、旷野。性味辛、苦、微寒、有香气。功效及应用清热解毒、祛瘀止痛。用于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用量为适量。
千云竹(英雄草、察刁生、徐长草)主要产于乐东。全草入药。性味辛、温、气香。功效及应用解毒消肿、祛风止痒、行气止痛。用于多种毒蛇咬伤、多种皮炎,也可用于跌打扭伤、风湿痹痛。用量为适量。
七叶一枝花(铁灯台、蚤休、金钱重楼)主要产于五指山、保亭的南林。多生于山谷、溪边、丛林阴湿之地。以根茎入药。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效及应用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用于治疗毒蛇咬伤的重要药等。用量为适量。
半边莲(蛇利草、细来草)主要产于乐东。全草入药。性味甘、淡、微寒。功效及应用凉血解毒、清热利尿。用于毒蛇咬伤等。用量为适量。
一枝黄花(大叶七星剑、百根草、治蛇草)全草入药主要产于五指山。多生于荒山、草坡、路边。性味苦、辛、微寒。功效及应用清热解毒、疏风清热等。用于毒蛇咬伤、感冒风热、咳嗽等。用量为适量。
花生皮(花生的红外皮)各地均有种植,性味甘、涩、平。功效及应用止血。用于内、外各种出血症。用量为适量。
紫珠(大叶紫珠)取叶入药。性味微苦、微寒。功效及应用止血、消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多种内、外出血症,烧伤、宫颈炎、阴道炎、结膜炎,也可用于黄胆性肝炎等。用量为适量或按出血的情况而加药量。
鹿角胶由鹿角煎熬成胶。性味甘、微温。用于补肾壮阳、滋补精血及止血。常用量适量。
鹿角渣熬胶后所存残渣(或用鹿角烧炭)。性味甘、微温。补益精血。用于虚寒性的崩漏带下,外用并有收敛止血等。
胎胶(羔)即鹿母胎。鹿母被人捕杀后, 从腹内取出鹿胎,煎熬成胶称为鹿胎胶。性味甘、温、微咸。补肾、善补肾脉、益精血、温子宫。用于产后身体虚弱、月经不调或无孕等症。用量为适量。
骨筋胶取鹿的骨骼及筋煎熬而成。补肝、肾、壮筋骨、祛风等。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用量30~50克,一般浸酒内服。
熊胶;取熊身煎熬后就成熊胶。性味甘、温、咸。功效及应用活血祛瘀、止血、止痛。常用于胃脘病、跌打肿痛、出血、风湿关节痛等症。用量适量。
熊胆温、咸、苦。功效及应用止血、止痛、散瘀。常用于慢性肝炎、角膜炎,,凡是内伤、外伤等诸症,也可配少量白酒冲溶内服。熊毛取其毛放在瓷大碗加95%酒精烧成末,凡是外伤出血者,在伤口出血处撒上则可。疗效更佳。
猴子胶将被人杀死后的猴子(腹腔里肠胃的渣物取出洗干净)煎熬成猴子胶。性味甘、温、咸。功效及应用温运脾胃、消食滞等。用于小儿疳疾、消化不良、佝偻病等症。用量适量,可配新米饭内服。,将党参、玄参、砂仁、芡实等药水熬后倒入碗里,再把猴子羔(胶)放入药汤里溶化,内服疗效更佳。
鹿茸头上尚未骨化而带茸毛的幼角。主要产于海南琼中、乐东、白沙等地。性味甘、咸、温。功效及应用补肾壮阳、善补肾脉、益精血、强筋骨。用于肾虚精衰所致的阳痿、精滑、腰膝无力等症。用量适量。